秦繼紅
摘 要:改善學困生的學習狀況在學校各科教學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在農村小學中這種情況更加突出,與小學教育一起至今是無法根本解決的難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逐漸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就農村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原因和激發(fā)他們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進行了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興趣
學困生是指學習上有障礙,進步比較慢,學習水平比較低的人或群體。數(shù)學學困生是指在正常的教學要求下,對數(shù)學學習感到困難,演算較慢,正確率低,記憶力較弱,成績較差的學生,較為嚴重的是連續(xù)得低分的學生。他們對學習缺乏信心,既自尊又自卑。學習習慣差,缺乏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有的孤僻而離群索居,不善與人交流。有的自我管理能力差,行事粗魯,通過打架、起哄、罵人來吸引人們的關注。
一、學困生原因分析
1.自身原因
(1)數(shù)學理解能力差
經過調查,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數(shù)學學不好的原因是自己不聰明,這其實是他們數(shù)學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的表現(xiàn)。
(2)學習方法不正確
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學習方法則能使事情事倍功半。學習數(shù)學更需要講究方法。由于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這些學困生經常開小差、懶于思考問題。對于新知識,他們往往死記硬背,生搬硬套,不能靈活運用,而不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規(guī)律,記得慢,忘記得也快。此外,學困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他們需在教師、家長的監(jiān)督下才能學習。
2.家庭原因
農村小學生家長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正確。有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學生從小嬌生慣養(yǎng),缺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有些家長野蠻粗暴,對孩子非打即罵,導致孩子膽小怕事,沒有上進心;還有些家長常年外出打工,對孩子的學習缺乏監(jiān)督和教育,導致孩子行為懶散,無心學習。一些學生因為家庭的貧困或者父母從事艱苦勞累的工作,在與其他學生的比較中產生自卑心理,缺乏上進心。
3.學校教師原因
農村小學中,一些教師教學觀念陳舊、落后,不能公正地對待全體學生。尤其對待學困生態(tài)度冷漠,缺乏愛心。為了教師考核,許多教師采用了“重抓優(yōu)秀學生、強抓中游學生、放棄學困生”的策略,學困生得不到教師的重視,成績自然不會理想。此外,為了體現(xiàn)新課改的理念,許多教師紛紛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但一般代表小組匯報的都是成績好的學生,這自然加重了學困生的失落感。
二、提高學困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1.尊重和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心
(1)要分析了解學困生的自卑心理
大多數(shù)學困生都有一個共性:成績較差,受到教師表揚少、批評多。他們內心充滿著深深的自卑心理:要么缺乏自信,整天垂頭喪氣,沉默不語;要么整天惹是生非,打架斗毆,尋釁滋事。但是不管何種表現(xiàn),因為成績差而導致的自卑一直纏繞在學生的心頭。因此,了解這些學生的心病,是幫助這些學生的前提和突破口。
(2)對學生的批評要適可而止,切莫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教師大都不喜歡學習成績不好、在班上調皮搗蛋的學生,但是教師應該做到不歧視他們,不對他們進行人身和言語的攻擊,應該懷著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yè)精神用愛去感化他們,讓其他學生看到學困生身上的優(yōu)點,愿意和他們交朋友。
2.提高學困生學習興趣,增強信心
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動都要依賴于興趣。大部分學困生對學習數(shù)學沒有興趣,在課堂上無精打采,拙于思考,課下不做作業(yè)。因此,要想改變學困生的學習狀況,提高他們的數(shù)學成績,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1)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喜歡自己
學生如果喜歡某一個老師,那么他也會喜歡這個老師教的科目。相反,如果學生不喜歡某個老師,那么即使這個老師的課講得再好,學生也沒有興趣。所以,教師一方面要把課講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參與其中;另一方面要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修養(yǎng)爭取學生的喜歡,要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取得學生的信賴。
(2)將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生對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知識才會有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從生活中提取數(shù)學問題,多布置一些與生活有關的數(shù)學作業(yè),拉近學生與數(shù)學的關系。
3.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lián)系,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孩子影響較深的老師。學困生的家長對待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學校教師要經常和家長保持聯(lián)系,將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及時反映給家長,讓家長督促和監(jiān)督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學困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一個艱難而長期的工作,需要學校、家長、學生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參考文獻:
[1]羅少成,景敏.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學習情感心理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11(4).
[2]高炳杰.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調查研究[D].魯東大學,2013(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