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員
【摘要】提到農村便會想到諸多問題,思想、文化、交通、信息等等都相對落后。目前,農村小學的教育水平和師資力量有待提高,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完善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首先強化學校德育教育水平,并將德育教育作為核心,為培養(yǎng)出品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而發(fā)展。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縮短農村與城市教育的差距,將道德教育推進到教育改革的突出位置。
【關鍵詞】農村小學 德育管理 展望未來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082-01
現(xiàn)如今,科技產品層出不窮,對孩子們的誘惑力也隨之增大,有些不法分子借機散布不良信息影響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農村教育資源短缺,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導致孩子們從小學就開始厭學逃學,甚至犯下令人惋惜的錯誤。所以,德育管理在農村的小學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加強小學生的德育管理,為以后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娜瞬抛龌A。
一、農村小學教育現(xiàn)狀
雖然國家對中小學教育的改革已經加大力度,但實際上弊端仍然捉襟見肘。絕大多數農村學校以及家庭仍然處于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中,注重智育教育的發(fā)展而忽視了學生的德育教育,對于思想品德方面管理得還不到位。
(一)學校傳統(tǒng)式教學
每個學校都設有思想品德這門課程,但實際上不是被其他課程頂替,就是以傳統(tǒng)的方式傳授給小學生。在學校的教育中,大多只強調要求學生遵守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學生相關守則。思想品德的好壞拿到書面上去評分,自然不是十分準確了。一個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并不能用一張紙和分數取評價,這樣便顯得德育教育膚淺化,學校不應只注重德育的結果卻忽視了德育教育的過程[1]。
(二)家庭教育的影響
社會經濟不斷進步,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守舊思想不斷遞減讓村里的家長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家長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的成績上。他們認為孩子的成績好代表了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換句話說,他們認為,正是因為孩子全面發(fā)展得好才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所以,家長往往在乎的是分數而不是孩子的身心、品德的涵養(yǎng)。新聞上經常會報道一些青少年在公共場合打架斗毆、吸食毒品的新聞,而令人吃驚的是,這些孩子大多都是父母眼中成績優(yōu)異的“好孩子”。父母太過于望子成龍,導致從小學開始就給孩子造成了壓力,導致嚴重后果的根本正是由于他們不懂得全面發(fā)展的道理。
(三)社會文化垃圾的危害
學生在校園里學到的東西都是為了以后到社會中去實踐的,社會的一些不良行為會給學校德育管理增加難題。科技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一些不良信息侵蝕了孩子幼小的心靈。農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家里的科技產品也隨之增加,加之家長放縱孩子無限制使用那些產品,導致孩子沉迷于網絡,污穢文化趁機影響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孩子自制能力不成熟,家長過度放縱,致使學生思想和行為的早熟,對今后的發(fā)展極其不利。
二、學校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德育管理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校德育在小學范圍指思想品德教育。通過學校的德育管理,對學生品德言行進行約束,實現(xiàn)真正的教育目的。讓學生了解到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德育工作致力于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教育是目前教育重點的實踐方案,其中德育作為領頭羊帶領著整個學校教育,它是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順利進行的動力和向導。
三、如何加強小學生的德育教育
首先,對農村小學的德育教學方法進行改良。結合我國小學德育教育的教學改革方案,對農村小學的教育工作找出一項合理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新的教學體系的不斷實踐,慢慢的培養(yǎng)出與新時代發(fā)展接軌的學生。其次,作為培養(yǎng)祖國花朵的園丁,教師們應以身作則做好自己的傳道授業(yè)的工作,不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將良好的道德思想灌輸給學生。做到以人為本的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2]。同時,作為孩子的第一監(jiān)護人,不應該把責任轉交給別人。作為家長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發(fā)展狀況,并且認識到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經常與孩子互相溝通,遇到棘手的問題可以與老師進行交流,盡早發(fā)現(xiàn)并及時處理問題。父母要盡早從自身上發(fā)生改變,作為孩子的榜樣,要知道如何做好一個“人”再去培養(yǎng)孩子的人格。加強自身修養(yǎng),真心為培養(yǎng)出人才兼?zhèn)涞膶W生作出貢獻,將德育工作定為首位,農村小學教育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所好轉。
四、結語
德育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靈魂,其目標是為培養(yǎng)出國家培養(yǎng)出高素質、高教養(yǎng)的公民奠定了重要基石。分數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才是關鍵。改善農村小學教育的弊端,把注意力轉移到農村小學德育教育方面,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有必要擔起這份使命。不斷探索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農村小學的德育教育將會明顯改善,學生也會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并向著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前進!
參考文獻:
[1]王國君.淺談農村牧區(qū)小學的德育工作[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6(z1):113-113.
[2]易波濤.農村小學生誠信養(yǎng)成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導學,201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