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宏蔚
摘 要:在我國教學改革過程中對學生的關懷越來越重要,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其更加享受課堂是對初中生物教師提出的新的挑戰(zhàn)。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遵循教育規(guī)律,增強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生;興趣
新課改以來,初中生物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在教學設計上也越來越加強教學的互動性。初中生物這一學科是學生了解所處的環(huán)境,積累生物學知識的主要途徑。為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做到以下
幾點:
一、增強教學的互動性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傳授過程往往只是由老師傳授知識,學生機械背誦,學生往往會感到很大的學業(yè)壓力而無法享受生物學習的樂趣。要想使學生對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內容更感興趣,作為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因為如果只是老師講、學生聽,完全無法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也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不僅是由知識本身性質決定的,同時更應該是由學生需求決定的。因此筆者認為教師要想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應以學生需求為主,增強教學的互動性,有必要時教師可以適當應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改良,使課堂教學具有更多的趣味性。筆者就實行了“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方式。
如,在教授初中生物《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生物圈》這一部分知識時,首先結合課程內容制作了相應的教學視頻,并在視頻介紹中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去思考。這樣在上課的過程中他們的互動性與學習興趣都得到了極大提高,同時學生也會樂于上課,將自己的學習過程轉化為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這樣在教學時通過翻轉課堂就能有效實現(xiàn)教學互動,同時在教學互動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
二、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要想使學生對初中生物課堂更感興趣,教學過程的設計就應該更貼近學生的天性,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富趣味性。這樣讓學生在參與教學時更能享受教學過程,這樣就能有效消除學生對學習的抵觸心理,從而對學習充滿興趣,自主投入學習的過程中。如,筆者在教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和應用》這一部分的知識以后,就會組織知識競賽使學生能夠當堂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六名學生一起去背誦、理解知識點。然后等學生準備完畢,再讓各組同學分別展示出自己所準備的,最后對各組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投票,看哪一組表現(xiàn)得最好,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既增加了知識傳授的趣味性,也增加了學習過程上的互動性,更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富有動力。
三、增強教學的時代感
在初中生物課堂上,通過其他教學途徑也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興趣?,F(xiàn)在是信息時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潮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使課堂內容變得更富有新穎性,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初中生物教學與時代的關聯(lián)性,減少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感。例如,教師在課下可以通過新媒體設備(如手機QQ等APP)與學生進行互動,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課下的學習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搞明白的問題,就可以借助網(wǎng)絡隨時地與同學和教師交流,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就能有效解決問題,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師授課的效率,從而讓教師在課上能夠拿出更多時間來輔導那些更需要幫助的學生。與此同時,現(xiàn)代化教學手法也加強了教師與家長的互動,這樣有條件的家長就可以知道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是什么,并針對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指導,協(xié)助教師的教學,從而使家長也能參與學生的成長過程,另外,對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家長也可更好地與教師溝通,從而從各個方面促進學生的進步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切實學到東西,他們本身也會獲得成就感,這種成就感的獲得能夠維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其對學習的熱情始終維持在一定的熱度。
四、使教學評價更具鼓勵性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建立一定的標準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一定的評價,教師在制定教學評價標準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使教學評價體系更具鼓勵性:當學生取得成績時給予學生及時的認可,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當學生學習不順利的時候,給予其更多的關懷,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具有學習的勇氣。這樣的評價體系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的建立更加穩(wěn)固,更加具有持久性。
新時期的生物教學要想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要求教師要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針對課程內容選取更加符合學生天性、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增加教學互動的有效性,尊重學生的意見,做好相應的教學反思,從而,真正為學生的發(fā)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如密.教學使用藝術的手段與藝術地使用教學的手段:教學手段審美化的兩大策略探討[J].教育視界,2015(Z1).
[2]劉瑛.淺談中師生物和初中生物教學的銜接[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