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俠
摘 要 數(shù)學是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的一門學科,將數(shù)學課堂上的知識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外實際更有利于其理解和記憶,因此將所學引向課外對于知識的實際運用非常有效,本文主要從進行課堂引問的原因、特點入手,深入研究將所學引向課外的提問策略。
關鍵詞 課外 提問策略 研究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數(shù)學課堂也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著改變,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與方式將學生禁錮在課本、板書、教師之間而言,新型教學課堂強調將學生作為主體,教師在其中起到引導和輔助學習的作用。在數(shù)學課堂中,有效的提問能夠促進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形成,增強學生在課堂之中的主動性參與行為,因此作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數(shù)學而言,利用提問的形式將所學引向課外,從而加強課內與課外的聯(lián)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知識,并將之順利運用到生活中去。
1課堂引問的背景及原因
在學生對新事物的學習過程中,并不是簡單地由教師將知識以某一種方式傳輸給學生,學生就能夠順利理解記憶并合理利用,在教與學的過程之中,必然會產生學生對某一知識點難以領會透徹而產生了疑問,正是學生發(fā)現(xiàn)了問題想要去尋找且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才促進了其完成知識的融會貫通。當然,教學課堂不僅是學生發(fā)問和質疑,教師在課堂中適時地進行引問能夠進一步加快學生思維速度,并促使學生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從教學行為上而言,引問是教師教學行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強調和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給予學生在學習上的發(fā)言權,促使學生去自主學習、思維,并在交流中找到答案和學習的樂趣,而且從思維層面上可以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邏輯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幫助學生擴大學習范圍,開闊視野。因此,課堂引問是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對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有著重要意義。
2數(shù)學課堂引問行為的主要特點
引問屬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方式,在推動教學進程和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有其獨特的作用,相比較其他的提問方式,數(shù)學課堂上的引問并不是要求學生對課本上的固定知識進行回答并由教師判斷對錯,而是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思考去聯(lián)想去引用課外的內容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綜合而言,數(shù)學課堂引問行為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2.1引導性
無論是引問的過程還是結果,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而不是在座位上被動接受老師對某一個具體問題或某一道題目的問題,教師的提問可以是針對個體,也可以是針對全體,相對來說針對全體學生的引問更能激發(fā)學生群體的自主探索行為,從心理學上來說,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比心態(tài)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他們更積極地探索問題答案。
2.2開放性
開放性是指教師的引問方式和問題內容雖然和數(shù)學相關,但并沒有具體的針對某一個單一的問題,這種開放性的問題利于形成一個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效互動的動態(tài)性課堂,但教師必須把握“開放”的度,讓問題在開放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2.3層次性
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層次和能力不一樣,因此教師的引問也要根據(jù)不同性格、能力的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同時,在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引問方式也應當不同,根據(jù)同一個對象也當注意提問的層次性,逐級遞進。
3將所學引向課外的提問策略
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開闊學生視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將其應用到生活、工作等實際情況中去,因此數(shù)學課堂上將所學用提問的方式引向課外具有其獨特的現(xiàn)實意義。針對這個目的,提問應當遵循以下幾點策略:
3.1針對課堂內容相關性提問
無論引問如何具有開放性,其最根本目的是為了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因此引問必須圍繞所學的數(shù)學相關知識進行,尤其是針對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列舉生活實例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塑造知識的"親民性",將看似難懂的問題普通化。且引問時要抓住時機,在學生普遍難以理解或者兩個知識點之間間隔較大時采取引問較為合適。
3.2選取學生思維關鍵點提問
不同的學生可能性格不同,但對于絕大部分學生而言,其思維邏輯性是統(tǒng)一的,這是人與人之間能夠進行正常交流的前提,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思維慣性,采取換位思考的模式,在學生可能思維受阻的地方進行引問,多提出帶有鋪墊式、輔助式、引導式的問題,幫助學生打開思路。
3.3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
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僅靠學生主導顯然不現(xiàn)實,因此教師可以用豐富的社會經驗和課外知識打動學生,用和藹可親的教學態(tài)度、趣味性的課外實例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和情境,從而讓學生逐漸發(fā)現(xiàn)思維的樂趣點,實現(xiàn)多角度、發(fā)散性的思維慣性。
4結語
將所學引向課外是新課標教學的基本導向之一,但由于學生接觸社會較少,一些思維觀念可能不夠成熟,這時候就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利用符合其語言習慣、便于其理解的提問方式,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對于錯誤的觀念要及時糾偏,保持教師“育人”的基本方針不動搖。
參考文獻
[1] 魯翠仙. 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的方法與技巧[J].臨滄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02).
[2] 金倩穎. 小學數(shù)學初任教師課堂提問決策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