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娟
【摘 要】英語教學,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課程的教學,需要學生進行相關的閱讀。作為教學,不僅僅就是某些意義上的隨大流地讓學生去閱讀,需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相關指導。指導學生閱讀好,不僅僅就利在教學課堂,而且也可以促使學生能夠終身受益。
【關鍵詞】英語教學;閱讀指導;策略思考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生所閱讀的內容大都是故事。讓學生學習英語,每一個故事都需要學生能夠理解清楚意思,知道故事的基本意思是什么。從這個意義上講,平時的課堂教學,需要我們能夠在學生閱讀故事內容上進行相關的指導,讓去讀有所益,更主要的是能夠學會閱讀。
一、以良好的開頭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學生對英語文本的閱讀是否能夠高效,從一定程度上講與學生對文本有無興趣有關。但學生沒有去讀,或者就沒有去意義性的讀,又怎可能有其興趣?但所好的是小學英語教材文本都是以故事形式去呈現(xiàn)的。故事文本相比較其他文本來說,是更加能使學生有興趣去嘗試閱讀的文章。但需要我們在課堂上首先要讓學生有一個好的興趣去閱讀,即讓學生能夠未見其文卻就是比較迫切地想讀其文。當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較為濃厚的興趣,那學生也就會比較理想而又認真地讀起來。所以課堂指導的開始就是要讓課堂有吸引力,對于有趣的故事,我們可以使用其中的人物圖片,或者使用音樂或者使用有趣的問題引入課題,這樣學生就能盡快融入課堂,盡快走進文本,在課堂上進行著比較暢快而又到位的閱讀。
二、以故事的引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
從一定意義上說,作為語言學科課程的教學,讓學生進行閱讀,就是讓學生能夠感悟文本,感悟人物,受到英語國家文化的熏陶感染。但作為比較初步涉獵英語這門第二語言學習的小學生而言,對于英語單詞、句式和語法知識都還相當貧乏的小學生而言,光去簡單的讀,還是不能獲取效果的。從平時學生閱讀的實踐看,光思考良好的開頭,不去進行相關的過程引導,學生的閱讀也還是要大打折扣的,特別是那些具有閱讀困難的學生。所以,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控制時,必須注意著故事的引入問題。因此,在教學中,都讓學生去做一些猜一猜的思維想象機會,即給出文本中的幾個人物,讓他們去猜猜這些人物之間都有什么的關系,猜一猜人物與人物之間都有什么樣的人物關系。為了讓學生能夠比較具體而又準確地猜出這些關系,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相關的畫面、圖片和文字,這樣學生便可大致了解故事。也可以給出幾個關鍵的詞語讓學生進行猜測,讓學生學會帶著問題進入故事的學習是能側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方式之一。
三、以巧妙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想象
應當說,在進行著上述的前置性鋪墊活動后,學生通過閱讀已經(jīng)得到一些比較理想的發(fā)展,但還沒有能夠達成完全有效甚至就是高效的目的。如在引導學生進入故事之后,是否學生就比較完全地讀懂著文本?還不就是完全。所以,在讓學生進行著具體的閱讀感悟時,我們別疏忽著這樣的問題,即用問題的設置給學生提供著一個個大膽想象和猜測的機會。例如在讓學生閱讀“皇帝的新衣”這個故事的時候,就設置了下面的問題:1.Why does the king like the new clothes?(為什么這個皇帝總是喜歡新衣服)2.Why does the people laughes at the king?(為什么成立的人們都在笑國王的新衣?)學生們讀著故事,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想象,頓時引發(fā)出學生許許多多的猜測,如為什么皇帝有了新衣還有人笑它?也許會……也許會……學生們會圍繞這些問題說出自己的見解。當一個個學生暢所欲言出自己的見解時,當大家都圍繞著別人的見解進行著相關的爭辯時,當學生再在自己爭辯的基礎上進行著文本的閱讀時,教學的課堂不僅僅激發(fā)起學生進一步讀故事的欲望,更起到促進課堂閱讀感悟高效的具體而又巨大的作用。
四、以故事的整合提高學生的能力
小學生閱讀英語教材文本,通過一系列的閱讀活動,對文本應當已經(jīng)產生比較大致的了解,甚至就是比較深入和深刻的感悟。但不竟然就是我們的教學目標已經(jīng)完全達成,也不竟然就是我們的教學任務即已完成。對于語言課程的教學,對于故事性很強的英語文本的教學,我們所需要去做的應當還比較多,也應當還比較踏踏實實地去做。如在帶領學生完成整篇故事的閱讀之后,別忘了幫助學生進行故事的整合。從平時的教學看,我們可以幫助學生整合的內容還比較廣泛,通過對內容的整合,促使學生進行方法的總結。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幫助學生整合著這樣的內容和方法。
1.整合故事內容:和學生一起完成對文章內容的填空或者對故事更改的介紹。
2.整合閱讀方法:和學生一起總結在剛才的閱讀中使用了什么方法完成了閱讀練習。可以是猜測法,定位法等等。
3.整合閱讀正確率:對學生的完成題目的正確率進行統(tǒng)計,從統(tǒng)計中知道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好與差,知道哪些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
提高課堂閱讀效果,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完成故事的學習,也能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英語教學業(yè)已在我們的義務教育階段比較普遍地實施起來,作為第二語言的教育和教學,應當完全等同于對學生進行母語教育。作為英語教師,需要看到英語教學的美麗前景,但也需要看到其挑戰(zhàn)的因素,其挑戰(zhàn)如同攀登科學高峰,需要人們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M].岳麓書社,2003
[3]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