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秀環(huán)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大量的外來文化、娛樂信息等使初中生的課外活動變得十分豐富多彩,但初中生花費在名著閱讀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如何在名著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變得至關重要。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教學;小組合作;實施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重要學習方法。在名著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讓初中生獲得必要的語文知識,還能夠使其掌握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與團隊寫作技巧。下面,筆者從構建科學的合作小組、展開合作小組學習活動、注重小組活動總結、以小組為主評價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討論在初中語文名著教學課堂中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
一、組建科學小組
顯而易見,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的教學活動,因此,展開小組合作教學的第一步便是以科學、合理的方式構建合作小組。小組合作教學是能夠兼顧所有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讓初中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小組成員的帶領下主動學習,還能夠降低教師的管理難度,使名著教學課堂保持高效、有序進行,實現共性與個性的統一發(fā)展。然而,要想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就必須要將學生以科學的方式分成小組,這是小組合作教學的前提與基礎。在組建合作小組的時候,我先對學生進行了摸底測試,了解學生對我國名著的理解程度。根據這個測試的反饋結果,我簡單按照成績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即傳統的尖子生、中等生、后進生。然后,我讓每個層次的學生自由分組,兩個人為一個單位,組成AA、BB、CC的結構。然后讓一組AA學生來選擇一組BB學生,一組BB學生選擇一組CC學生。在選擇結束之后,CC、BB層次的學生需要進行反選,保證每個小組內部既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也能兼顧學生的興趣、愛好等。讓每個層次的學生自由分組,并且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的小組成員,是為了保證學生之間能夠友好相處、和諧發(fā)展。同時,我還重新進行了座位排序,讓同一組的學生盡可能地坐在一起。
二、展開小組合作學習
在組建科學合作學習小組之后,教師要做的便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這是決定小組教學模式是否能夠真正發(fā)揮教育功效的最關鍵步驟。實際上,現在大多數的初中生過于崇尚外來文化,對語文學科的重視力度不夠,尤其是經典的名著讀起來十分生澀,且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他們總是對名著提不起學習興趣。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基本方式,充分體現了初中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大大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初中生正處于渴望成為探究主體的階段,對任何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只要老師善加引導,使初中生樹立主人翁的意識與責任感,他們便會積極探索名著知識。在《魯濱遜漂流記》一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們在課前收集《魯濱遜漂流記》、笛福的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以及本書的創(chuàng)作背景,了解魯濱遜這個人物所代表的勇敢、智慧、獨立等特點,同時體會作者在文本中賦予的情感。然后,在語文課堂伊始,我先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分享他們的調查結果以及課前自學的心得,交流彼此的信息。然后,學生們要在小組內依次輪讀本文片段,一名同學在朗讀的時候,其余學生要認真聆聽這個同學的發(fā)音。朗讀結束之后,學生依次總結自己所負責朗讀的段落的大意,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總結出教材中的文本片段主旨。然后,學生要在小組內推選出一名同學,代表本小組進行發(fā)言,將小組的自學成果進行展示。一個小組講完之后,其余小組需要進行補充或反駁。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扮演參與者的角色,走進學生中,在班級內進行巡視,觀察學生的交流情況,切忌完全放手,以免學生遇到一些難以突破的難題阻礙小組合作的進程,或者是部分同學利用小組合作交流之便展開與名著學習無關的活動。
三、注重小組合作教學小結
小結是每一堂課必備的步驟,在名著教學中的小組合作教學中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更加重要。然而,很多教師都忽視了課堂小結的重要性,認為小結沒有必要,且浪費時間,還不如將時間花費在新知識的傳授中。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因為小結是及時發(fā)現教學問題的重要步驟。尤其是在小組合作教學中,主要是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這就更需要教師在小結中總結初中生在探究名著知識時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及時糾正探究思路、學習方法等問題,使學生及時認清自身在學習中的問題,自覺改正,并在下一輪小組合作學習中避免出現同樣或者類似的錯誤。同時,在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這可以保證教師所設計的下一輪教學活動的教學難度依然處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即名著教學的任務難度一直高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但是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能夠完成教學目標,解決具體問題,使初中生對于名著教學保持持久的探究熱情。如果老師從不進行課堂小結,總是按照教學步驟展開名著教學,從不主動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無法掌控教學難度,自然也就無法真正展開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名著教學活動。在《水滸傳》一課的名著教學結束之前,我留出了5-10分鐘的課堂小結時間,讓學生總結《水滸傳》這本名著的主要思想內容以及它的藝術成就,并且能夠在經過小組合作學習之后準確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點,梳理教材中的故事情節(jié)。在總結完《水滸傳》的名著基本信息之后,我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彼此的學習心得,談談他們在讀書時的體會與感悟。每個學生都可以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以及他們在閱讀中使用的方法,提高他們的名著閱讀水平。在交流中,有的同學會主動提出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尋求其他同學的幫助,從而實現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四、以小組評價為主
很多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中,依然無法擺脫“個人”評價,即教師在評價學生的時候,總是以“你說得很棒”“你做得很對”等語言進行評價,讓很多初中生依然是以個人思維為主,無法樹立集體意識,導致很多學生只注重自己是否能夠完成學習任務,不主動與小組成員交流、合作,使得小組合作形同虛設。因此,在名著教學中,教師要以小組評價為主,幫助初中生樹立合作意識。每次小組合作教學中,我都會根據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比如,我們班有一個學生的閱讀水平較高,學習能力較好,所以他總是能夠迅速抓取文本的關鍵信息,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對作者的情感把握也比較準確。但是,在小組合作教學中,這個同學過于自我,幾乎很少與其他同學參與討論,習慣按照自己的步調學習名著知識。在《朝花夕拾》這本名著的教學中,雖然魯迅先生的文章閱讀、理解難度很大,但是這個同學的表現比較優(yōu)異,準確理解了《狗·貓·鼠》中作者對貓的厭惡與仇恨,在《二十四孝圖》中作者對封建孝道中的虛偽與殘酷的批判等感情。但是,他在小組內幾乎很少發(fā)言。我讓學生們分析《朝花夕拾》的文體特點,全書的內容、語言的特點、文章的表現手法等知識時,這個學生主動舉手回答。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保持了暫時的沉默。但是在評價之時,我對這個同學以及他所在的小組提出了批評:“雖然你個人的閱讀、學習能力很好,但是你從沒有想過主動幫助其他同學。雖然你的觀點十分準確,但是你們小組的學習效率卻很低。所以,老師不能將你們評為優(yōu)秀小組。你們每個人都要知道,雖然你們各有不同,但是在小組合作中,你們就是一個整體,你們的整體水平才是決定你們是否成功的關鍵?!辈粌H如此,我還將一組交流良好,全體成員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的小組評為“優(yōu)秀小組”。經此一事,學生們也了解了我的評價標準,于是,尖子生開始主動幫助后進生進步,后進生為了不拖小組后腿,也主動展開了名著學習。
總而言之,我國初中語文課堂一直處于“大班額”狀態(tài)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能夠解決大班額問題,使每個初中生都能在語文名著教學課堂中有所得。在名著教學中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做的便是科學組建學習小組,為小組合作教學做好準備;教師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展開探究活動;教師要注重課堂小結,及時總結小組合作教學的經驗與教訓;教師要以小組評價為主,綜合提高初中生的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
參考文獻:
[1]楊艷.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實施小組合作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3).
[2]張麗麗.在閱讀課的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