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鋒翔
摘 要:探究式學習模式是在新課改背景下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可以有效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這種教學模式已被廣泛運用到各大高校課堂中,就探究式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做了探討。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初中數學;課堂;具體應用
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入改革,人們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重視,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應用探究式學習模式不僅是積極踐行新課改理念的表現(xiàn),也是為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得到更加完善的發(fā)展。但是目前在很多初中數學課堂中采用探究性學習方式時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情境設計不合理
合理的情境設置是讓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的基礎,在相應的情境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得更為透徹,而且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自主地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思考,但是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很多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時沒有注重對數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大多創(chuàng)設的情境較為簡單或是根本忽略了這一環(huán)節(jié),這無法有效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數學知識,也無法達到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目的。
2.探究方式不合理
小組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是目前學生在學習中最常使用的兩種探究方式,但是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采用探究式學習方法時,經常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達不到高效教學。一部分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時就是完全的放手,一切由學生做主,結果導致在數學課堂中很多學生借著合作學習探究的機會在課堂上開小差、玩鬧嬉戲,課堂秩序混亂,無法實現(xiàn)探究式學習的目的。另一方面有部分教師在教學時仍沒有跳出傳統(tǒng)教學的框架,教師始終在課堂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有效發(fā)揮,無法讓學生實現(xiàn)有效的交流和探討,自然也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3.時間安排不合理
將探究式學習應用到初中數學課堂中,需要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才能有效發(fā)揮探究式學習的功效,但是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很多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時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經常只留出一點時間給學生,還沒有等學生完全消化掌握教師就跳到了另一章節(jié)的內容?;蚴墙處熆磳W生想不出答案,就立馬將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告訴給學生,這樣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根本沒有有效開啟自己的大腦智慧,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也不深刻,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應用探究式學習的策略
1.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
在數學教學時,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對于數學問題探究的積極性、主動性往往就來自于這個問題情境。通過問題情境可以有效將學生引入數學情境中,使得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得學生自主對數學問題進行學習、思考。
例如在學習“旋轉”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當中的一些事例列舉出生活、生產當中旋轉的實例,比如風車、時鐘的指針、游樂園的大轉盤等,通過這些現(xiàn)實當中的情境可以讓學生對旋轉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一下通過旋轉可以得出哪些美麗圖案,比如先畫出一個花心和花瓣,然后圍繞花心對花瓣進行一定角度的旋轉,可以畫出一朵美麗的花朵;用一個等腰三角形,可以通過一定角度的旋轉制作出一個五角星圖案。通過多媒體形象生動的教學讓學生融入相應情境當中,有效了解旋轉的性質,然后教師再因勢利導讓學生畫出一些圖形的對稱圖形和對稱中心,因為前面學生已經感受到了學習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樂趣,所以學生就會積極投入到教師所布置的任務當中,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自主對數學內容進行探究學習,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帶領學生掌握基本探究方法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應用探究式學習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營造一種良好的探究式學習氛圍,使得學生能夠爭先恐后地對數學內容進行探究學習,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激起學生的斗志,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成果。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為了給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探究學習氛圍,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中“我說你聽”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多和學生互動交流,使得師生關系更為融洽,讓數學課堂處于一種平等、民主的環(huán)境,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為教師的威嚴形象而不敢發(fā)言、提問,促使學生在課堂中勇于質疑、大膽提問,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當然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讓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探究方法。比如當學生自己對一個有關勾股定理的問題進行探究時,學生解題解到一半找不到思路,那么教師就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鼓勵,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得學生擁有動力繼續(xù)探究下去,教師也可以有效給予學生提點,打開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豁然開朗。這樣不僅能讓學生保持一種愉快的心情進行數學的探究性學習,也能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習更
高效。
3.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采用探究式學習進行數學教學時,學生成了課堂的主角,
很多數學難題都需要學生依靠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學會適當地放手,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對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使得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能有足夠的時間將數學問題全部弄懂。
比如在學習“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有效解決實際數學應用題,教師在課堂中就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使得學生能有效理解題意、找出題目當中的關鍵數字、列出二次方程式、接觸二次方程答案等。這一系列的過程不是短短幾分鐘就可以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地開啟自己的大腦思維,不斷地動筆計算,還要和學生進行溝通探討,這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在探究性學習時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必不可少。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時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引導,在學生思維被局限的時候給予指點,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能對學生起到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投入到對數學問題的探究當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使得學生發(fā)展更為完善,為以后打下良好基礎。
4.重視學生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效率
合作學習是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時經常采用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時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加強交流與合作,使得學生之間能夠有效對數學問題進行探討分析,發(fā)揮自己的智慧來解決數學難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有效對文中的數學問題進行探究,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學習,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在小組內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積極地對問題展開探討,這樣通過知識的互換、思想的碰撞,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快速解決數學問題。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得到更加完善的發(fā)展。
總之,將探究性學習模式應用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初中數學教學成果更為顯著。
參考文獻:
[1]朱榮民.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學習,2011(7).
[2]張秀杰.高中數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式教學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