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葉
摘要:學生學習數(shù)學是有一點艱苦性的,但是當他們對數(shù)學產生興趣時就會感到“樂在其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增進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保證。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數(shù)學,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趣味教學;小學數(shù)學;構建策略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們對事物的選擇態(tài)度,是積極認識事物或參加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動力?!苯逃移喗苤赋觯骸八兄橇Ψ矫娴墓ぷ鞫家蕾囉谂d趣?!睌?shù)學學科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邏輯性讓很多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shù)學的生動有趣和無限魅力,強化數(shù)學趣味性教學十分重要。
一、以情待人,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由于其所處的年齡階段,心智還不成熟,心靈脆弱,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態(tài)度,采取鼓勵的方式,多激勵學生,使其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這樣的方式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常親近學生,真正走進學生的學習,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要成為學生的導師,不斷引領者學生的發(fā)展。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敝挥薪處熀吞@,親近學生,學生才會真正愿意學習,而不是對教師敬而遠之。對于需要特殊照顧的學生,教師要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去指導學生,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強的科目,教師要及時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加以解決。另外,教師也要給學生輕松、愉快的感覺,減少學生的壓力,教師可以與學生家長常聯(lián)系,共同促進學生學習。
二、設計教學與小學生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使他們有親切感,由于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而要努力學習數(shù)學
比如,在學習“時、分的認識”的內容時,老師可以從家里帶來一個鐘表,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觀察,問學生:“今天老師從家里帶來一件東西,同學們看這是什么呢?你們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然后老師可以邊放映幻燈片邊發(fā)問:“上面有三幅圖,看起來一樣嗎?他們都有三根指針,為什么他們長短都不一樣呢?還有,指針的指向每幅圖都不一樣,有不同的寓意嗎?是不是指不同的時間?學了本堂課,我們就能解決上面的問題,同學們有信心學會看時間嗎?”用生活中的實物引入新課,既貼近生活,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此外,還可以用些其他方法,不管是好奇心、求知欲,還是情感,關注的需要,都使學生形成一種努力去發(fā)展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對學生本身來講,就是一種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滿足。因此,老師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三、設疑引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耙伞笔菍W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中啟動思維的起點。在數(shù)學教學中,作為教師要善于提出具有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使學生見疑生趣,產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比如“三角形內角和”在新授結束后
師:(出示一個大三角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師:(出示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師: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兩份。它的(指均分后的一個小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有的180°。)
師:哪個對?為什么?
生:180°,因為它還是一個三角形。
師:每個小三角形的度數(shù)是180°,那么這樣的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
這時學生的答案又出現(xiàn)了180°和360°兩種。
師:究竟誰對呢?
學生個個臉上露出疑問,經過一翻激烈的討論探究后,學生開始舉手回答。
生1:180°,因為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三角形了,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總是180°。
生2:我發(fā)現(xiàn)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兩條邊上的兩個角沒有了,就比原來兩個三角形少180°,所以大三角形的內角和還是180°,不是360°。
師:表揚:你真聰明。演示:
這里教師通過提出兩個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層層設疑,使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波瀾起伏,時刻處在緊張而又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中。
四、練中有趣?
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徑,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境。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練習形式、乏味的練習內容,把在學習新知識中激發(fā)出來的學習興趣,而無情淹沒,使學生愉快的心情、振奮的精神受到嚴重的扼殺和抑制。因此課堂練習要設計得精彩有趣,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所學內容,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
1、練習形式要注意層次性。設計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從模仿性的基礎練習到提示的變式練習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練習,降低習題的坡度,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比如“三角形內角和”中在運用規(guī)律解題時,先已知兩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銳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兩銳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兩角相等,求另兩角的度數(shù),或已知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shù)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度數(shù)。以上設計,通過有層次的練習,不斷掀起學生認知活動的高潮,學生學起來饒有興趣,沒有枯燥乏味之感。
2、練習形式要注意科學性和趣味性。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苯虒W時可適當選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有點情節(jié)又貼進學生生活經驗以及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的題目,通過少量的趣題和多種形式的題目,使學生變知之為樂知。比如,本課在完成基本題后,讓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畫出一個三角形,要求其中兩個內角都是直角。在學生畫來畫去都無從下手時,個個手抓腦袋,冥思苦想。這時教師說出“畫不出來”的理由,學生們恍然大悟。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 在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考慮到兒童階段的心理特征,在課內外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趣味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shù)學、研究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使數(shù)學學習成為孩子們生活學習中的一件快樂的事情。
參考文獻
[1] 楊紅梅.運用趣味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1(09).
[2] 張穎,王志平.高等數(shù)學的趣味教學法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