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世界上的愛多種多樣,而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卻是最偉大而無私的,它是一種復雜而高尚的教育情操。主要體現(xiàn)在班主任在學習、生活、心理上的關愛和呵護。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主心骨,而在學校里,班主任是學生的頂梁柱,要想讓每個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離不開家長,更離不開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作為班主任要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密切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充滿光明,讓他們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關鍵詞:班主任;開展;以生為本;德育工作
教育家魏書生說過:“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人,是學生,是有思想,有語言,有感情的學生?!边@就明確告訴班主任的職責不僅是教會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因此育人是各項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中心工作。這必然要求作為德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學生時必須用完美的人格給學生做好榜樣,以真誠的人性關懷來呵護幫助學生,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成長,人性的關懷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平等的對待。而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所謂“以生為本”,就是把學生的世界與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還給學生。作為班主任,為使“以生為本”理念順利開展提出以下三個建議:
一、平等對待,尊重學生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的,沒有平等和尊重就沒有真正教育,“以人為本”更妄逞論。尊重學生的人格,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就是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班主任要把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進行情感教育,知識教學。尊重學生,班主任就應該對班級實行民主管理,把評選班干部,評選優(yōu)秀,推選照顧貧困生等事情的權力下放給學生,讓學生民主討論決定?,F(xiàn)在的學生由于大多是獨生子女,自尊心特強,加以正處于人格形成的階段,所以把人格看的尤為重要。而事實上尊重學生的人格確實是任何一位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為一個班主任、一個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循循善誘,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教師不能高高在上,不作深入的了解,而主觀地責備有錯誤或失誤的學生,一味的訓斥,只能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諷刺的話語傷學生的心。教師尊重學生,學生也會尊重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會使師生關系更為融洽。
二、換位思考,理解學生
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的關鍵。教師能理解學生,這就更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這基本原則。而中學生正處于心理和思想極不成熟的青春期,容易出現(xiàn)情緒的躁動、偏激,行為上粗暴、叛逆等不良現(xiàn)象,這些都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jīng)歷的現(xiàn)象,是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班主任就要理解學生的思想、心理特征和生活實際情況,要因勢利導,正確對待,不必視為洪水猛獸,也不必哀嘆世風不古,不能全盤否定和抹殺學生的成績、優(yōu)點。例如上學期時,我班的吳錫波同學,由于家庭的矛盾和學習的困難,變得憂郁孤僻。有一天,他在學校的操場里用一把砍刀瘋狂地亂砍樹木,情緒非常激動。學生告訴我后,我跑到操場,沒有大聲的訓斥他,而是輕輕地對他說:“如果你覺得砍樹能夠發(fā)泄你的情緒,你就再砍幾下吧?!眳清a波聽后,慢慢停了下來。這時候,我才慢慢地詢問他的情況,教育他要愛護公物,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通過引導,他后來變得開朗了,成為我的工作好助手,生活的好朋友。理解學生,班主任還要對班級實施量化管理,不能要求學生做超出生理和心理能力的事。量化管理是以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為出發(fā)點,以《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基礎,通過從整體著眼,從細處著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達到開展班級德育工作,提高學生德育素質為最終目的。葉圣陶說:“無論是改掉學生身上哪一個壞習慣,在一開始都要以一定的壓力來強制?!比缫髮W生做到不遲到、不早退,班級就是經(jīng)過點名、登記以及相應的處罰,慢慢培養(yǎng)學生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
三、善于寬容,關愛學生
不同時代人生的閱歷不同,這是造成我們與學生之間產生代溝的原因之一?,F(xiàn)代的中學生的生活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本身,在信息社會的今天,他們的生活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已經(jīng)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同時也遭遇了很多成長中困惑的問題。對于成人,這些問題也許是幼稚可笑的,也許是不屑一顧的,但對于那些成長中的孩子,確是他們無法面對和解決的。比如現(xiàn)代的中學生愛逃課去上網(wǎng)聊天、打游戲,容易早戀,拉幫結伙的到同學家玩等。作為班主任,要理解這些青春期學生的正常表現(xiàn),必須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解決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去熱愛每一個學生,去包容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做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當然,這種愛不是溺愛,更不能一味的縱容他們,而是要委婉的、正確的引導他們。這種寬容,不僅要體現(xiàn)在所謂的“好學生”身上,也要體現(xiàn)在所謂“壞學生”身上。其實,每一個學生在班主任的眼里應當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有出色之處的。當然,一個班的學生存在差異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在整體上,還是在個別方面,中學生的發(fā)展必然因人而異。作為班主任,我們要以博大的胸懷去包容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無論他們的優(yōu)點,或所謂的缺點。讓他們在老師的正確的引導下慢慢改正缺點,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
總之,班主任每天接觸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想要做好德育工作,管理好班集體,就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理解、關愛學生,要以人性關懷的魅力來感召、幫助、指導學生,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只有師生互信互敬,才能使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挖掘潛能,全方位提高素質,使他們的個體人格、道德完善,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健康、快樂地發(fā)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