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良東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平海中學)
摘 要:體育課堂教學向生活化、社會化方向發(fā)展是社會和教育的需要,它有利于健康體育和終身體育的實現(xiàn)。理論教學生活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訓練教學生活化緩解學生訓練疲勞,器材場地生活化最大地優(yōu)化學生體育課程空間,課外拓展生活化使得體育教育更具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初中;體育;生活化教學
新課程標準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打破傳統(tǒng)的學校教學的局限,將生活化教學引入實際教學中,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堂互動。筆者從教于鄉(xiāng)鎮(zhèn)初中,鄉(xiāng)鎮(zhèn)初中在教學條件上有所不足,雖然學生有一些自己的體育游戲方式,但缺乏引導,難以將之與體育課堂聯(lián)系在一起。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嘗試將生活化教學的理念運用到實際的體育教學中,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獲得體育學習的快樂,而且拓展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空間,使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體育鍛煉,最終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健康理念。本文將從理論教學生活化、訓練教學生活化、器材場地生活化、課外拓展生活化四個方面談一談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的一些嘗試。
一、理論教學生活化
在初中階段,體育理論知識教學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地將理論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開闊學生視野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有“追星”意識,對于體育明星他們也如數(shù)家珍。在關于運動自我保護章節(jié)的理論層面講解中,筆者就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將學生耳熟能詳?shù)捏w育健將們引入了課堂教學中。體育熱身運動是學生運動自我保護的必修課程,學生忽視了簡單重復的頭部、頸部等部位運動的重要性,在理論講解過程中,就可以通過觀看他們熟知的體育明星的訓練視頻以及介紹運動明星們運動傷病的痛苦,在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達到強化學生對運動自我保護意識的目的,減少實際訓練中的運動傷害,保護學生身體。與此同時,還可以塑造學生正確的追星觀念,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意志。
二、訓練教學生活化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經(jīng)過教師的講解、學生觀察后,學生要習得技術動作就要通過反復的體育訓練?;诔踔卸螌W生的年齡特點和身體特點,訓練教學對學生的體力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與此同時,機械化的動作訓練會磨損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些對教師預設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造成了比較大的障礙。
以健美操教學為例,健美操教學之前的熱身準備工作,可以采用反口令游戲方式。教師口令和學生動作相反,可以讓學生的各個身體部位得到舒張、運動,這個過程中,許多學生動作不一致,學生在口令和動作不一致的滑稽中,消除了運動的單調,消解了運動的疲勞,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達到了熱身運動的目的。在健美操訓練教學中,可以分解動作,將動作設計為一系列的小游戲,在游戲中學習,學生教學任務的意識變淡,機械的訓練就變成了充滿愉悅的游戲,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教學訓練的目的自然也就達成了。另外,在教學訓練之余,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小游戲,警察與小偷、士兵突擊、動物模仿等,這些游戲充滿趣味,讓體育訓練教學趣味濃厚。
三、器材場地生活化
教學場地的優(yōu)化利用、教學器材的靈活開發(fā),可以豐富教學的媒介,對體育教學起到很好的相輔相成的作用。然而,鄉(xiāng)鎮(zhèn)初中的場地條件和器材條件有限,教師和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生活場景和生活物品,將教學器材、教學場地生活化,既可以解決物質條件的局限,又可以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能環(huán)保觀點。
對現(xiàn)實生活稍微仔細觀察,體育教學器材就能信手拈來。廢棄的舊衣物可以做成各類球類器材,用于學生進行投擲類運動的訓練之中;廢舊報紙可以用于學生小組合作體育鍛煉之中;廢棄的圓形物件,如車輪胎、自行車輪轂、水管等,可以作為跳躍訓練的輔助器材……雖然學校沒有標準化的足球場、設施完備的投擲場地、塑膠跑道,但是只要稍加設計和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處處都是運動訓練的天地。比如跑道,一條黃泥路和一跟粉筆就能讓學生酣暢淋漓地奔跑;一片學校的矮墻,就可以成為學生投擲練習的天地;幾條線條和幾根尼龍繩就可以為學生建起一個標準羽毛球場……生活的智慧無處不在,教師加以挖掘,使學生的活動空間更廣闊,讓活動器材更豐富多彩。
四、課外拓展生活化
體育教學在學校教學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以及學生應對危機的能力,使體育成為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滲透這些知識,并且通過課外拓展來實現(xiàn)這一目的。
加強初中生的自衛(wèi)能力是體育教學中的必備內(nèi)容,筆者設計了一些課外拓展活動,力求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比如被他人困住的掙脫方法、如何攻擊對方的薄弱部位、常用的反擊技巧等,還應該根據(jù)初中生男女性別差異,教導學生利用身形優(yōu)勢擺脫危機。安全知識的教育對初中生而言也很重要,急救知識、傷口處理、觸電應對、溺水自救、扭傷骨折處理等等,都是體育教學課外拓展的表現(xiàn)。將體育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讓學生學會化解困境,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意義非凡。
總之,作為初中體育老師,應該充分利用生活化的資源,將之應用到體育教學的實踐中,從而打造一堂堂精彩的體育課,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陶漢軍.初中體育教學生活化的嘗試[J].教師,2014(30):90-91.
[2]陸素珍.貫徹生活化原則 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成效[J].文理導航,2012(12):7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