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詩南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網絡和新媒體的飛速發(fā)展,電商、網絡購物平臺等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智能手機成為促成電商高速發(fā)展的媒介,一些網絡借貸平臺便利用大學生單純、善良、容易相信他人的特點,將“高利息借貸”業(yè)務轉向高校,更有部分不良網絡借貸平臺利用虛假宣傳、降低借貸門檻、隱瞞實際收費標準等非法手段,誘導學生提前消費、過度消費,甚至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產生嚴重影響,在學校和社會中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關鍵詞:校園貸;高校;當代大學生
“校園貸”成為2016年最受關注的校園輿論話題之一?!靶@貸”通常分為三種:一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如分期購、花兒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xiàn)金提現(xiàn);二是p2p貸款平臺,如拍拍貸、你我貸等;三是阿里巴巴、京東商城、支付寶等知名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
因為“校園貸”的“暴力催收”涉及面較廣,除了對借款人本人實施暴力催收,甚至對借款人宿舍成員、同學、老師等人員施壓,嚴重擾亂了學校正常的秩序,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靶@貸”引起國家高度重視,高校應全力配合,作出正確的應對機制,將非法“校園貸”抑制在萌芽狀態(tài)。
一、當今高?!靶@貸”的現(xiàn)況
“校園貸”在極短的時間在高校中快速蔓延,經筆者調查(參與調查學生1000人,共收調查問卷987份),調查問卷分別針對學生對“校園貸”的知曉情況、使用情況、是否愿意使用、通過何種平臺進行使用、貸款用途、貸款金額和是否具有償還能力等問題進行提問。
問卷數(shù)據(jù)顯示,在被調查學生中,學生或多或少對線上貸款平臺具有一定的知曉度,但對于其合法性和還款利息等并不了解,甚至有不少學生表示愿意使用貸款平臺進行交易,更有五成以上的學生表示曾經通過“京東白條”、“支付寶花唄”、“支付寶借唄”等平臺進行借貸,其中女同學占到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他們大多用來消費(包括化妝品、衣服、零食等),大部分學生表示具有償還能力,也有部分學生會因為自制力較弱、貸款數(shù)額較大,導致無力償還。
二、當代大學生“校園貸”使用的現(xiàn)實問題
1、大學生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但是消費能力較弱。大部分在校大學生的經濟收入都來源于家庭的支持,作為借款人,他們并不具備獨立的的還款能力,并且他們的自控能力較弱,契約意識不強。以上特點很有可能誘發(fā)貸款平臺的“暴力催收”,繼而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造成巨大影響。
2、“校園貸”貸款平臺對貸款者身份確認的缺失,容易造成冒用他人身份進行貸款的現(xiàn)象。
3、“校園貸”具有低門檻,高利率的特點,大學生沉溺“校園貸”,不但給家庭經濟帶來巨大負擔,也讓自身心理承受著巨大的折磨。嚴重者可能會患上心理疾病,甚至選擇結束生命等極端方式來面對巨額的貸款。
4、近年來,各個平臺紛紛推出快速無抵押借款,在一定程度上確實為消費者提供了便利,并推動了經濟的發(fā)展;但目前貸款平臺和管理措施還不健全,學生分辨力和自制力相對較弱,很容易陷入非法網貸的陷阱。
三、高校針對“校園貸”的應對措施
來勢洶洶的“校園貸”,高校出臺應對措施勢在必行。
普及“校園貸”的相關知識。大部分學生對“校園貸”是一種無知的表現(xiàn),并不清楚其根本屬性和危害。涉及“校園貸”的學生甚至表現(xiàn)出僥幸或“天上掉餡餅”的態(tài)度,等到“暴力催收”時才認清“校園貸”的真面目已經為時已晚。所以,讓學生充分了解“校園貸”的性質、種類和還貸情況,是讓學生遠離“校園貸”最直接的途徑。
建立學生良好的消費觀,掌握學生的消費情況。高校應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觀,關注學生的消費心理,及時糾正超前消費、過度消費觀念,避免出現(xiàn)從眾消費心理,不攀比、不炫耀,盡量做到理性消費,結合實際量入為出。走入學生當中,對學生的消費情況進行摸底排查,提煉重點關注學生,并持續(xù)關注。
建立學生良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高校在對學生實施安全教育時應將“校園貸”列入重點,應教會學生如何避免高利率的貸款給自身造成傷害以及如何保證自身重要的信息安全。
重點關注產生網絡貸款的學生,做好提前預防等工作。針對已經涉及“校園貸”的學生,要做好正確的疏導工作,引導學生正確還款,并及時與家長溝通告知,對于沒有還款能力的學生,并對學生進行密切關注,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四、總結
整治“校園貸”,高校治理僅為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好的規(guī)范“校園貸”需要國家及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監(jiān)管機制和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加強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以加強網絡貸款平臺的行業(yè)自律,使其做到合法經營,促進網絡金融健康有序發(fā)展,為大學生在校園學習提供一個健康有序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顧海亮.杜絕“校園貸”陷阱,構建高效和諧校園[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6(19):264.
[2]黃志敏.“校園貸”累P2P平臺面臨的風險隱患及監(jiān)管對策[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16(3):17.
[3]張吉利.論我國“校園消費信貸”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J].商,2016(4):203.
[4]葉巖.校園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6):116.
[5]陳威中.校園貸的發(fā)展與影響討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