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冬梅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學的方法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的時代,一種新型的教與學的資源誕生了,它就是微課,隨之出現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本文以教學的角度,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初次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與實踐為例,通過實踐的操作來探討微課在小學數學中的實際應用,反思微課應如何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制作應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模式;小學數學課堂;教育實踐
案例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填鴨子”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強,課堂效率低?!胺D課堂”模式,知識的獲得過程與習得過程發(fā)生在課外,知識內化與悟得過程發(fā)生在課堂,先學后教,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課堂效率高。“翻轉課堂”這樣不僅讓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讓學習變得輕松高效?!胺D課堂”模式已經成為當今的教育行業(yè)的主要趨勢,但這種模式否適合于我們的,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知識的掌握呢?本文通過實驗來進行探索,談談我的一些見解。
二、制定計劃方案
1.目的探究
對比“翻轉課堂”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效果。
2.探究內容
以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比例的基本性質》一課為例,實驗班級為六(3)班、六(4)班。
3.探究方法
六(3)和六(4)班兩個教學班是我上課的教學班,兩個班的男女生都為22男、23女,兩個教學班的平常成績都基本平衡。在六(3)班實驗班我采用傳統教學的課堂模式,當堂講授新內容;六(4)班采用“翻轉課堂”的模式,提前準備微課視頻,并分發(fā)學習任務卡:比例的各部分名稱、基本性質及其作用、字母表示比例?待解決的問題?
4.實驗時間:一節(jié)常規(guī)課
5.探究結果
六(3)學生在教師講授完新課后進行練習鞏固測試,正確率為78%。六(4)班先是課前檢測,正確率為63%,通過課堂對學習任務卡上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講解后,最后的利用同一份練習鞏固,最后的正確率為84%。
三、得出探究結論
(1)應用微課進行的“翻轉課堂”,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比較透徹。學生可反復觀看微課,對遇到的問題進行反復的研究,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效率高。
(2)傳統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對知識的掌握不夠透徹。
四、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應用與實踐
通過兩個實驗的對比,可以看出應用微課的“翻轉課堂”不僅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也把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化難為易、針對性學習。由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抽象理解能力還不強,對于有些數學知識的認識也是十分抽象和表面的,特別是一些重點要掌握的知識。微課程的出現使這些問題得到了解決。
(一)微課能突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微課,它短、小、精,非常適合接受能力不是很強又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學生,而且像這種分知識點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被孩子們所接受。在本次的微教育實驗中,以這一課為例,作為高年段的學生,個性乍現,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喜歡接觸新事物,利用學生這年齡特點,我們制作了《比例的基本性質》的微課。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任務卡和微課開展了自主學習,從六(4)班的反饋情況可以知道大部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探討,基本上了解了比例的基本性質,對比有了新的認識。小部分學生對如何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的方法不是很理解,而且他們在判斷時也沒有注意書寫的格式。這些問題出現得非常好,不要怕學生會犯錯,犯錯反而能更好地反映問題的所在。翻轉課堂在學生的知識的探索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學習的小主人。
(二)微課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fā)達,微課已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微課的內容與形式很靈活,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作。微課中的知識有主次、詳略之分,思路清晰、語言精練,語速形式多樣,很適合小學生。實驗中的兩個班級,一個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效果不明顯;一個利用微視頻,完成了相對應的學習任務卡上的內容,學生感興趣、表現積極,思維活躍,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們形成了初步的知識框架,在快樂中學習,學習的效果更佳。實驗中的六(4)班課堂效果明顯比六(3)班好。
微課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它既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又給教師的備課帶來便利。如果把各科的知識點做成微課上傳到固定的網站,供所有群體下載使用,教師可以用來備課、學生可以用來自主學習、查漏補缺。微課還能幫助學生靈活地處理學習與生活。假如學生生病在家,卻依然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做到學習休養(yǎng)兩不誤。
從微課的提出、成長到最后的普及,不過短短數年時間。發(fā)展之迅速歸根到底是微課的到來是時代趨勢、大眾所需。它的到來說明我們的教學觀念在不斷轉變,教學方式在不斷創(chuàng)新。利用微課教學,改變了他們以前對數學的認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生動、有趣的一面,推動了數學課堂的高效改革,使學生們對數學更加有興趣。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有效資源,豐富數學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主能動性。使數學課堂變得簡單有趣,進而提高小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喜愛。
參考文獻:
[1]胡鐵生,詹春青.中小學優(yōu)質“微課”資源開發(fā)的區(qū)域實踐與啟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22):65-69.
[2]吳軍其,張純,劉治強.微課件的交互學習策略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