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敏
摘 要:寫作能力對小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非常重要,它是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寫作能力學生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并和他人進行交流,因此它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學生寫作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它是循序漸進,慢慢積累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寫作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對小學語文中的寫作教學也提出了相應的新要求,不再局限于讓學生寫兩篇日記和流水賬似的文章,而是讓學生寫一些能表達自己真實情感并且具有一定深意的佳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寫作的教學方法,幫助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寫作能力,讓學生能在規(guī)定的題目下寫出與自己生活相關的文章,但是想要達到這個要求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對當下的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改善,要求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寫作教學的優(yōu)化之上,以更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使得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得到本質(zhì)上的提升。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概述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內(nèi)涵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寫作作為語言、文字運用的一個重要方式,以及進行表達與交流,在其基礎上,能夠認識世界、自我、以及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述。寫作能力體現(xiàn)了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對于寫作教學,往往要與學生實際貼近,促進學生積極寫作,積極表達,同時,促進學生對現(xiàn)實積極關注,對生活熱愛,以及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
(二)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目標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關于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其總體目標為:一個學生在表述自己的意思時,要具體、明確,另外,結(jié)合學生生活的需要而寫作,所運用的是最常見的方式來表達。根據(jù)目標分析,對于習作教學,要強調(diào)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
(1)重視學生“獨特感受”,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對于《語文課程標準》,其中,在階段目標中指出,“自由表達”“樂于表達”,即對學生給予一定的關注,包括:知識、心理等狀態(tài)。
(2)在“過程和方法”中,對學生的寫作、合作與交流給予重視在進行習作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應及早組織與交流,促進學生互動學習,其中,當習作成功時,讓其感受、分享其樂趣。而《語文課程標準》,在這一階段的目標是在具體的習作教學中得到貫徹與實施。
二、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
首先,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有話可以說、有內(nèi)容可以寫。在寫作教學中,老師一定要重視鼓勵、表揚等手段的運用,讓學生認為寫作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這樣才可以展開主動學習,并且對身邊的素材進行積累,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老師一定要重視寫作情境的創(chuàng)設,設計一些符合學生心理特點與個性發(fā)展的寫作題目,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進而展開相應的寫作,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最后,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讓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共鳴,這樣才可以進行有效的寫作,并且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實現(xiàn)了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二)強化“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落實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實施,一定要及時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設新的教學理念,破除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內(nèi)容的全面展開,因此,“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應運而生。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老師一定要重視“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實施,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不要因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不理解,就對學生失去耐心與信心。在寫作教學中,老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與指導,不要一味地灌輸給學生一些寫作技巧,讓學生只是刻板地寫作。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進而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三)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寫作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表現(xiàn)。”這告訴我們,寫作能力不僅是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而且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體現(xiàn),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表現(xiàn)。因此,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能就寫作論寫作,而應既立足于大語文教育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又要遵循寫作教學的規(guī)律,使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寫作能力的發(fā)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增加閱讀量是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關鍵。小學生年齡太小,閱歷自然不夠,對外界的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有限,這時候要想充實頭腦,必須借助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來完成。比如,教師在指導寫作“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時,很多小學生沒有去過太多的地方,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閱讀相關的作品,或是在課堂上放映一些紀錄片,甚至是一些圖片,讓學生尋找自己的興趣點,用豐富的知識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最終寫出一篇好作文。例如:在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一組基礎訓練中,聽話說話訓練的題目是《聽廣播,說要點》,在進行教學時我就要求學生聽廣播,要邊聽邊記住要點;說要點時,要把故事的題目,故事里主要人物的姓名,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扼要地說出來。說的時候,要把消息的內(nèi)容說清楚,還要談談自己的看法或感想。當學生基本上能將內(nèi)容敘述清楚時,我便讓學生模仿著曾經(jīng)在廣播、電視或報紙上經(jīng)常聽到或看到一些新鮮有趣的消息,選擇一條最近聽到或看到的消息,向同學介紹。這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說話能力,同時也為學生的習作打下基礎。
(四)通過評價引導學生擴展思路
教師對學生作文的修改和評價,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對作文的評價,一方面指出了學生作文中的缺點;另一方面,教師的鼓勵和褒獎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寫作的信心。學生還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擴展思路,例如,作文題目是“我喜歡的一個人”,教師就可以當堂對學生的作文做出評價,讓學生重新思考這個作文的寫作內(nèi)容。學生認真聽取教師評價的過程,本身就是作文水平提升的一個過程。在教師長期的引導和指正下,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會提升,長此以往,寫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將來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積累生活素材,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靈活利用多媒體,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教學水平。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非常沉重,因此我們要不斷學習充電,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掌握小學生的認知心理,找到他們最適當?shù)膶懽鹘虒W方式,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