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元吉
【摘要】識字教學具有其特殊性,識字是小學階段的孩子最先接觸到的語文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诖耍疚囊缘湍昙壵Z文識字教學為例,通過遵循直觀形象的原則,以演示法、猜謎法與歌訣法,激起小學生語文識字的興趣,并提出了在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以此希望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老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 趣味性 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182-01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很大,并且漢字長時間的學習免不了枯燥乏味,學生會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低年級語文教師的任務繁重,不僅需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還要使學習更有效率。所以,筆者通過幾種趣味性的方式,對低年級的語文識字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體內(nèi)容為如下所述:
一、遵循直觀形象的原則
低年級的學生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他們的思維和認識活動往往憑借直覺來決定,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又比較容易分散,因此維持的時間不長,注意的能力和意識還相對比較薄弱。所以,在識字教學中,就需要通過直觀形象的手段,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刺激,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做到愛學,樂學,會學。在識字中,我們要憑借課文的情境,充分利用課本上的插圖,使抽象的漢字符號形象化,生動化。如在教學《口、耳、目》這一課時,我們可以根據(jù)這些漢字的構字原理,字形結構進行教學。如,教學“目”字,可以先畫一幅眼睛的圖,告訴學生,古人根據(jù)眼睛的形狀,創(chuàng)造出了”目”的古體字,板書這個字,后來,就慢慢地演變成了現(xiàn)在的”目”字,由于學生已經(jīng)看過圖,通過圖文對照,學生很形象地認識到:“目”里面的兩橫就是眼球的輪廓,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就不會再把它與“日”搞錯了。
二、激起小學生語文識字的興趣
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使其對某些事情非常投入,記憶深刻,興趣可以吸引小學生注意力,引導小學生自主去識字。因此,老師想要讓低年級的學生學好識字,最重要的便是要有興趣。小學初階段,小學生年齡小,常出現(xiàn)易動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而普通的識字教學又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沒有規(guī)律可循,自然小學生內(nèi)心是抗拒的,所以老師就要寓教于樂,可以在教學中多采取游戲教學的方式。比如以下的方法:
1.演示法
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單憑教師的講述很難對某個字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們要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shù)剡\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如教學“大、亻”,教學時擺出造型就能直接展示出字形義,在教學中還可以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錯的地方用紅色粉筆標出,再配上多媒體的演示,以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動聽的聲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以此提高識字的效率。
2.猜謎法
猜謎法指師生運用猜謎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它可以運用字理,也可以運用奇特聯(lián)想或其它方法,但由于孩子年齡小,謎語要難易適度,啟發(fā)性強。比如在班上掛很多猜字謎的小動物燈籠,小學生對哪個燈籠感興趣便猜哪個,比如說:“粗看一個口,細看四個口,其實有十口,農(nóng)村到處有。(打一字)—謎底:田。”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老師出字謎讓學生猜,還可以引導學生與學生間也可以自己出字謎來猜,在這樣有趣的環(huán)境中,必定會激起小學生語文識字的興趣。
3.歌訣法
在識字教學中還可以運用歌訣來幫助學習識記漢字,歌訣的要求是簡易上口,既表示字形結構,又指字義,可以繼承前人或他人的歌訣,也可以師生自編自用。如“土里埋,木帛棉,日月明。合手拿,分手掰。手遮目,看得清。人失足,跌下臺”。學生讀著朗朗上口,饒有趣味,記起來也就輕松多了。通過老師有設計和目的地去教小學生識字,不但會使小學生喜歡上識字,而且還達到了識字教學的目標。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1.利用生活經(jīng)驗來提高識字能力
漢字來源于生活,那么作為識字的教學也應該回到生活,而這就是要鼓勵學生留意身邊的字,通過積累、收集來提高識字量。我們在識字教學開始時,就要求家長配合,如:在家具上貼上其名稱標簽,孩子在家中接觸家具時,通過這些標簽很快認識了名稱,增加了識字量,此外,一個班級幾十個不同的名字,可以讓學生互相叫叫名字,識識名字。在學的過程,學生有發(fā)現(xiàn)識字的快樂,便可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比如“拼—畫—說”的識字游戲,老師可以根據(jù)課本中的漢字進行教學設計,利用有趣的生字卡片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該教學方法的效果明顯,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在漢字重組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一方面鞏固已學的漢字,另一方面可以掌握新的漢字,可以說是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傳授識字方法
(1)比較識字法。這是一種識別形近字的特例。在教學形近字時,可采用比較法將它們區(qū)分開來,例如“大”、“太”、“犬”,“乞”、“氣”,等,都可以根據(jù)各字的意義給予一個生動形象的解釋,使學生牢牢記住,不再混淆。(2)口訣識字法。童年時期曾聽那些上過學的村民這樣考小孩子漢字,問“亡口月貝凡是什么字”、“一點一橫長……”等,其實這就是口訣識字法,利用這種方法也能夠很好地把漢字記牢,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可以適當采用,起初可以教師編口訣,等學生熟悉后再引導學生自己編,這樣有利于學生認識漢字,還有利于他們形成發(fā)散思維,可謂一舉多得。(3)生活識字法。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向課外延伸,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例如小學生喜歡動畫節(jié)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收集各類印有動畫人物的畫片,并以此來認識漢字,再如小學生喜歡吃零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收集食品商標,如此孩子們的興趣必定非常濃厚,他們覺得認識漢字同看動畫、吃美食一樣讓非常有趣,此外讀廣告招牌、站牌、路牌、宣傳標語等時,可以有意識的去記生字,以上都是很好的識字途徑。
四、總結
綜上所述,低年級小學生識字教學法是多樣的,只要老師善于去引導小學生學習,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識字的興趣,引導小學生掌握識字的方法,最終便能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達到創(chuàng)新識字的效果。當然識字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希望所有小學語文老師在小學生剛接觸識字的時候,能夠以適當?shù)姆椒ㄒ龑?,以達到在愉悅的氛圍中學會識字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姜黎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探析[J].揚州大學,2012(01).
[2]王瑞.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云南師范大學,2015(04).
[3]韓玲.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