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燕
摘 要:將剪紙藝術融入美術課堂,是對民間剪紙藝術的繼承與發(fā)展,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文章從激發(fā)興趣是關鍵,階段教學是根本,品質教育是升華三方面對剪紙藝術融入美術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剪紙藝術;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G6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1-0086-01
剪紙藝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進入美術課堂已達十年之久,它以獨特的鏤空藝術特點,生動形象的表現力而深受學生的喜愛。剪紙藝術不僅豐富了校園生活,而且陶冶了學生的藝術情操,學生在剪紙教學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使他們的心靈得到凈化。本文對剪紙藝術融入美術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一、激發(fā)興趣是關鍵
培養(yǎng)學生對剪紙藝術的興趣,是長期開展剪紙藝術教學的關鍵所在。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弱,但也最容易被新鮮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剪紙藝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兼具動手特點,其本身的天然屬性能夠吸引學生。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和教學過程中,營造學習氛圍,開展有益的比賽活動,使剪紙藝術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并在潛移默化中傳承下去。在上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行搜集有關剪紙的資料,讓學生了解剪紙,知道剪紙是什么,有什么歷史淵源,有哪些技巧等。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網上搜集或自己制作剪紙微課,以多媒體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對剪紙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在教授剪紙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整體與局部的分別講解。在給學生做示范時,要先從整體上講解,比如要教學生如何剪蝴蝶,就先從頭到尾流暢地剪一遍,再進行分步驟講解,即讓學生跟著教師一步一步地完成剪紙任務。如此的循環(huán)往復,學生對某一剪紙技巧就會有所體會和掌握。另外,營造剪紙藝術學習氛圍也是剪紙課堂不可或缺的。剪紙教學除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外,還能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可以開展剪紙比賽活動,將優(yōu)秀的剪紙作品予以展示,鼓勵學生進行剪紙活動。
二、階段教學是根本
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作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不同的年齡階段,找到適合這個年齡階段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一二年級,第二階段是三四年級,第三階段是五六年級。第一階段的剪紙課程主要以“模仿”為主,這一階段的教學在于讓學生熟悉剪紙工具,訓練學生的眼睛、大腦以及手的協調能力,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剪紙技術,完成簡單的剪紙圖形。第二階段的剪紙課程主要是教授學生剪復雜的圖形。三四年級的學生隨著身體的不斷發(fā)育,對自身行為也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手的靈活程度以及想象力也比一二年級有了顯著提升。因此,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示范一個圖形,接著讓學生自己根據已展示的圖案進行再創(chuàng)作。學生通過對圖案的重新組合、添加減少等操作使得剪紙內容更加充實,更加豐富多彩。第三階段的剪紙課程重點在于創(chuàng)新。五六年級的學生經過之前的一系列培訓,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剪紙技術,能夠自主創(chuàng)作剪紙作品。這時,教師就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剪紙創(chuàng)作。在學生進行剪紙創(chuàng)作時,教師要及時對他們進行輔導與評價。教師的輔導與評價對學生的剪紙創(chuàng)作非常重要,特別是評價尤為重要。學生在進行剪紙創(chuàng)作時,往往會和同學進行比較,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客觀公正地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陀^公正的評價會讓學生們在實際動手中收獲更多,印象也更為深刻。比如王倩和李偉兩位同學在向老師展示他們的作品時,作為教師要客觀地指出兩幅作品好在哪兒,還有待改進的地方在哪兒。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措辭,既不能打消學生們的積極性,又要讓他們意識到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品質教育是升華
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源遠流長,不論是文化課程還是藝術課程,讓學生體味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意識是每一名教師應盡的責任。剪紙藝術是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精髓,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許許多多的人工智能技術讓學生們的心時時隨科技而動,對傳統(tǒng)民間手工藝術的興趣愈發(fā)冷淡。因此,教師在剪紙教學中,應該利用一定的時間講講剪紙藝術的輝煌歷史,培養(yǎng)學生熱愛剪紙藝術的思想感情。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請民間剪紙藝術大師為學生進行講解,如果當地有剪紙藝術展館,也可以安排學生去那里進行參觀,親身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在剪紙文化的熏陶下,學生們的愛國熱情會油然而生,將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的意識會更加強烈。如此一來,他們的作品也更加有思想性和藝術性,這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結束語
總之,將剪紙藝術融入美術教學中,無論是在美術課堂內容的豐富上,還是在民間剪紙藝術的繼承與發(fā)展上,抑或是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愛國情操上,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剪紙藝術的學習,學生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都得到了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成長和成才。
參考文獻:
[1]申曉彤,劉玉杰,李民.剪紙藝術走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47).
[2]李文貞.小學美術教育中民間剪紙藝術教學的重要性[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1).
[3]高曉燕.剪紙藝術在美術課堂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