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蕾
摘 要:在幼兒教育中,將游戲精神與課堂實際教學相結合,可以完善幼兒教育,提高幼兒的基本素質。將游戲精神融入幼兒教育過程中的措施主要包括:擷取生活片段,適當裁剪;整合藝術元素,發(fā)展思維;捕捉隨機生成,補充預設。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精神;結合;完善;基本素質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0-0073-01
幼兒階段的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重要的影響。在幼兒教育中,將游戲精神與課堂實際教學相結合,可以完善幼兒教育,提高幼兒的基本素質。在游戲精神的背景下開展幼兒教育,可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蹲穼び變航逃挠螒蚓瘛芬粫赋觯處熜枰獙⒂螒蚓裰饾u融入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樹立尊重幼兒的自由、引導幼兒進行體驗和鼓勵幼兒積極探索的觀念,遵循游戲精神,完善幼兒教育,讓幼兒的精神得到成長。
一、擷取生活片段,適當裁剪
生活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生活教育提倡用生活來進行教育,并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為了有效開展生活教育,教師可以擷取幼兒在生活中易于理解的片段,并進行裁剪作為教學素材,以培養(yǎng)幼兒的游戲精神和基本素質。例如,教師可帶領幼兒開展“大家一起逛超市”游戲,模擬生活中購物的情境。首先,引導幼兒利用現有的玩具、模型等物件在教室中構建一個“簡易超市”。然后,教師給幼兒們分配角色,讓他們分別扮演“顧客”“導購員”“收銀員”等。分配好角色之后,游戲正式開始。先出場的是導購員,導購員將商品擺放整齊。然后,顧客們陸續(xù)登場,挑選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并禮貌地向導購員詢問商品功能、價格,導購員則對顧客耐心地進行介紹。顧客挑選好商品之后,走到出口處找收銀員結賬,收銀員則認真地幫助顧客結賬。在游戲中,教師要做好觀察及引導工作。當幼兒將商品亂擺亂放、或找不到結賬處時,教師要及時進行引導,幫助幼兒順利、快樂地完成游戲。
利用生活中逛超市的場景設計游戲,能讓幼兒學會作為顧客、導購員、收銀員等應有的一些禮儀和基本常識??梢?,將生活情境與游戲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教師再給予適當引導,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幼兒的基本素質,還能讓幼兒體會到游戲精神的內涵。
二、整合藝術元素,發(fā)展思維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可將舞蹈、戲曲、美術等各種藝術形式整合起來進行教學。將不同的藝術元素綜合起來轉換為教學素材,可以讓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都產生直接的體驗,可以充分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的思維得到發(fā)展。例如,在一次“圣誕大聯(lián)歡”活動中,教師帶領學生布置教室。有同學在前黑板上畫畫,有同學在后黑板上寫字,有同學吹氣球,大家都在忙著自己的事。隨著“叮叮當,叮叮當,鈴兒響叮當……”的旋律響起,聯(lián)歡活動開始了。每位同學都準備了節(jié)目,節(jié)目種類異常豐富:有歌唱類,有舞蹈類,有詩歌朗誦類,還有即興繪畫節(jié)目、戲曲節(jié)目等。最后,教師和幼兒們一起跳起歡快的舞蹈。聯(lián)歡會結束時,教師問幼兒:“小朋友們高興不高興呀?你們今天學到了什么?”幼兒們紛紛回答:“高興,欣賞了小伙伴的歌曲、舞蹈、朗誦表演,我應該多向他們學習?!?/p>
“圣誕大聯(lián)歡”這一整合演唱、朗誦、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活動,將視覺藝術、聽覺藝術成功地融合起來,讓學生有了非常充分的直觀體驗。幼兒在活動中載歌載舞,在吹拉彈唱中品味游戲精神。
三、捕捉隨機生成,補充預設
在幼兒教育中,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通常是教師提前設計好的,但課堂教學是動態(tài)化的,在課堂上經常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這時,教師就需要隨機生成新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如果教師仍然按照設計好的內容進行教學,無視課堂上出現的意外情況,就會使課堂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師要善于捕捉課堂的意外情況而隨機生成、補充預設。例如,為迎接“歡慶六一”活動,教師動員學生準備舞蹈或歌曲節(jié)目,大部分學生聽了之后都很開心??山處煱l(fā)現有少部分學生不是很開心,不積極。于是教師問道:“有些同學好像不太開心呀,為什么呢?”有學生回答道:“老師,我不擅長唱歌跳舞,我擅長的是朗誦?!苯處熉牶螅l(fā)覺自己對活動內容的安排有局限性,于是對大家說道:“同學們,節(jié)目并不局限于唱歌、跳舞,其他的方式如詩歌朗誦、畫畫、戲曲等都是可以的?!蓖瑢W們都開心地笑了。
根據一部分學生的反常表現,教師發(fā)現了問題,然后自然而然地生成了新的內容,最后迎來了皆大歡喜。如果教師沒有觀察到這部分學生的情緒,或者無視這部分學生的反常表現,那么這部分學生對活動的積極性就不會高,不能愉快地度過六一兒童節(jié)。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觀察學生,做到隨機生成、因勢利導,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結束語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Frobel)曾經說過,游戲是兒童內心活動的自身表現,是兒童最純潔、最神圣的心靈活動的產物。由此可見,游戲是幼兒與生俱來的一種需求,幼兒教育需要游戲精神。幼兒教師需要將游戲精神與課堂實際教學相結合,遵循游戲精神,完善幼兒教育,提高幼兒的基本素質。
參考文獻:
[1]任春茂.幼兒教育實踐中游戲精神的缺失與重塑[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2).
[2]林忠章.游戲精神是提升幼兒園教育質量水平的重要基石[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