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軍
[摘要]近幾年江蘇高考生物試題呈現信息多樣化;注重能力考查,凸顯能力立意的特點;設問有層次、有深度等命題特點,依據這些命題特點,提出了研究《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夯實基礎,強化核心知識;重視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等備考策略。
[關鍵詞]近幾年 江蘇高考生物 命題特點 備考策略
一、近幾年江蘇高考生物命題特點
1.信息呈現形式多樣化。近幾年來,江蘇高考生物不再是單一的文本呈現形式,有圖表,有現實情景圖片,等等。其中,圖表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如有曲線圖、柱形圖、扇形圖、表格等,這就需要考生具有較強的獲取信息和轉換信息的能力。
2.注重能力考查,凸顯能力立意的特點。近幾年江蘇高考生物試題非常注重能力考查,凸顯能力立意的特點,有的側重于知識方面的能力,有的側重于生物學科素養(yǎng)方面的能力。例如,2016年第18題關注科學新進展——“上帝的剪刀”——CRISPR/Cas9系統(tǒng)建立起的基因編輯新技術。在這樣一個學科前沿的新情境下,設置了與主干知識點“基因的表達”“核酸中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中心法則”等相關的考點,考查學生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設問有層次、有深度,考點挖掘深入。近幾年江蘇高考生物卷以科研為素材,試題靈活,設問有層次,有深度,給人一種比較新穎的感覺。(1)考點很基礎,但偽裝很巧妙。如2014年第2題:發(fā)育過程中蛙胚從環(huán)境中獲得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的量怎么變化?2015年第9題:五點取樣法到底適不適合調查灌木類行道樹上蜘蛛的種群密度?(2)考點的挖掘比較深入。如2016年第6題考到了“易化擴散與簡單擴散相比,速度較快”。這個考點在浙科版上倒是提到了一句“易化擴散是一種擴散運動,但擴散速率要大得多”,但在人教版、蘇教版教材中并沒有提到,學生需結合題目中的圖解釋出易化擴散因為有載體協(xié)助,所以速度比較快。
4.重視實驗的考查。近幾年江蘇高考生物對實驗能力考查的比重依然較大,其中涉及的主要實驗有質壁分離、色素的提取和分離、腐乳的制作、固定化酶與細胞、血細胞計數板計數等。其次,近幾年江蘇高考生物試題更加重視以教材實驗作為背景資料,但是考得非常有技巧,實際做過實驗并留心觀察的學生會有較好的表現,如2015年第17題,只有認真做過實驗的學生才會發(fā)現如果勤向腐乳坯表面噴水,并不利于毛霉菌絲的生長,因為豆腐含水量過高,腐乳不易成形。此題考查實驗相關內容與生活常識的緊密聯(lián)系。又如2014年第30題以及2015年第19題考查高壓蒸汽滅菌鍋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能根據滅菌鍋以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圖來識別壓力表、放氣閥、安全閥等以及高壓滅菌加熱結束時,是不是應該打開放氣閥使壓力表指針回到零后,然后開啟鍋蓋等。由此看來,我們的實驗教學一定要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注重對學生實驗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江蘇高考生物備考策略
1.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高考題目始終圍繞《課程標準》中的主干內容進行命制。因此,在復習過程中要始終以《課程標準》為主要依據,結合《考試說明》,靈活運用教材,多層次、多角度地解讀每個知識點;要熟悉考試范圍和內容,理解高考能力要求,從而提高復習教學的效率。
2.夯實基礎,強化核心知識。一輪復習非常關鍵,要從基本概念、原理等著手,以教材為主,爭取不放過書上的任何有效信息。在夯實基礎的同時,更要強化核心知識。例如,關于“染色體組”的核心知識,教師要從染色體組的定義、染色體組數的判定方法、細胞有絲分裂以及減數分裂圖像中染色體組數的識別、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概念及其判斷技巧、不同生物單倍體基因組的特點等方面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點融會貫通。事實上,學生考試時所謂的“靈感”是對核心知識深化理解與掌握后的運用。
3.重視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是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在解題過程中,學生常因審題不清而造成失分過多。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并從審題中獲取足夠的解題信息,并給予處理,是提高得分率的有效手段。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審題時圈劃重點詞、句,抓住解題的關鍵點。我們在平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多開展訓練,提高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做到課上精講,習題精選、精練、精評。課上精講,一是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精講;二是針對高考的重點、難點、熱點以及學生的易錯點進行詳講,其他略講。教師要合理篩選各地的模擬題,精練高考題,把握高考的脈搏,這樣才能增強復習的針對性、指導性和有效性。重點內容要重復練,高考熱點突出練,解題規(guī)范嚴格練。評講試題時,重在講解題思路和解題過程。另外,講評并非教師唱獨角戲,可以教師評,也可以學生評,還可以師生互評。
總之,在高三生物復習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的研讀,要轉變教學觀念,潛心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與考試心理,正確認識學生、相信學生,在復習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真正實現高效備考。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