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國祥
摘 要:小學是教育的起始階段,學生大多在課堂上有極強的好奇心,可是由于年齡和心理原因,往往注意力容易分散。順應新課改的潮流,結合小學生特點,大多老師提倡語文課堂上采用游戲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結合教育現(xiàn)狀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提出了個人看法和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游戲本質
小學語文游戲化是適應新課改潮流的一種教學方式,是老師利用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參與到游戲情境中,增強了課堂趣味性的同時又能夠把教育融入教學中的一種教學方式。往往小學語文老師擔負著兩個重任,一是文化知識的傳授,一是學生人格的塑造。本文就結合游戲化教學的運用與當前語文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
一、游戲教學的盲目使課堂氣氛與教學效果往往不成正比
葉瀾教授曾說過:“讓課堂煥發(fā)出它的生命活力?!蓖ǔPW語文的教育不是純粹的知識教學,而是要研究它的教法,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生動有活力的課堂,才能把語文教育熏陶學生情操的作用展現(xiàn)出來,從而真正提高小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這樣的課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興趣,充分發(fā)揮了游戲教學的作用,達到了教學目標。
但目前的現(xiàn)狀是游戲并沒有完全符合教學目的,有的語文教師在設計游戲時過于盲目,而忽略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其他教學要求。教師只是一味注重游戲的輸贏,而忽略了過程中學生是否真正能用語言進行交流。這樣的教學活動,只是純粹的游戲,雖然有很活躍的課堂氣氛,卻與課堂教學脫軌。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行為要與教學目的相關,如果只是盲目行動,那么結果往往也是徒勞的。
我們在教學觀察中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語文課有趣,能做游戲所以喜歡上語文課。具體問游戲的內容卻說不出來,學生大概只喜歡游戲這種形式。學生能在游戲過程中獲得一種愉悅的情感體驗,能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但是游戲目的性不明確,學生縱使有再高的興致也會行之不遠。所以任何游戲教學必須做到為教學目標服務。
二、游戲教學的設計可操作性低造成學生的情景帶入感不高
有的老師在設計教學游戲時,對游戲的目的和價值的理性思考不是很全面,導致在課堂上出現(xiàn)“為游戲而游戲”的現(xiàn)象。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考慮小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是否達到游戲的要求。最好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稍微增加點難度即可,使學生感覺不小兒科,也不覺得太難。游戲難易程度要適當,學生才能對游戲產生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其中,并能獲得成功。游戲過易或者過難,都可能使學生輕視或者畏難而不愿參與其中,導致我們語文教學失敗。
游戲在課堂上能夠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真正參與到游戲中的學生并不多。我們調查發(fā)現(xiàn),像語文知識競猜游戲,答對的同學以星星作為獎勵?;卮鸬耐瑢W來回就那幾個,其他同學要么是沒搶到機會,要么就是不會,甚至有些同學就是旁觀者。課堂上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但參與進來的人數(shù)太少?;拥氖冀K是老師和一部分同學。
“一切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這是新課程教育的理念。所有學生都是我們老師關注的對象,游戲化教學要面向全班所有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游戲的主體,沒有參與進來就不會產生成就感,也不會有學習的動力。
三、不忘游戲化教學的初衷,方得始終
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玩中學、學會學。所以,我們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慎重,要把知識與游戲融合在一起,把握好時間和分寸,在恰當?shù)臅r機能把學生帶入學習中。這一過程的實施檢驗教師是否有極高的課堂掌控能力,而且教師對游戲內容也要做好分析和總結,讓學生能理解教師的真正教學目的,從而學到知識。
不管是哪種教學模式,都要牢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做到公平對待每個學生,讓他們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點,一定要調動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游戲活動中。
游戲化教學要以學生所具備的知識基礎為前提,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外界的接受能力會不斷提高,自我感知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會提高。
總之,游戲化教學是符合當前小學生特點的一種教學方式,是比較方便的教學形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知識,也拉近了師生距離,使學生的負擔減輕了,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其他有興趣的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會把游戲化教學充分調動起來,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從而得到了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賀小捷.淺談游戲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J].課改聚焦,2011(11).
[2]劉霞.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引發(fā)的思考[J].安徽文學,2007(12).
[3]杜娟.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1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