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在高職院校中,出現(xiàn)了一些不良的網絡借貸現(xiàn)象,借貸的機構不斷地在高職院校里發(fā)展業(yè)務,應用虛假宣傳、將實際收費隱瞞、將貸款條件降低等方式,使得學生消費過度,校園貸的陷阱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益。所以,高職院校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校園貸的風險以及潛在的隱患,使得學生能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以及自我防范意識,要讓學生能夠培養(yǎng)理性的消費觀,將學習網絡知識以及金融的能力提升。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園貸;存在問題
在校園里出現(xiàn)的一些信貸服務以及信貸平臺,本來是有好的出發(fā)動機,是為了能讓學生解燃眉之急。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服務和平臺出現(xiàn),也發(fā)生了很多的惡性事件,比如虛假惡意注冊,高額的利息罰款,然后再到學生還不上債務選擇輕生。一次次觸碰著廣大群眾的道德底線,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高職院校中“校園貸”存在的問題
(一)院校學生自身的問題
高考結束了,對于廣大的高職學生來說,也意味著奮斗的日子告一段落了,但這些只是表面的。在高職院校將要面對的是身邊一切重新洗牌,那個在高中階段樹立的世界價值觀將不適用于這個社會縮影的小社會。相對于初高中階段,高職院校的學生有很大的消費需求,所以整個校園的市場也很大,很多的機構、單位都比較看好高職院校這塊處女地,對于貸款者,沒有任何資質上的要求,而且也不需要任何人來抵押,進行擔保。貸款者只要在網上填一下表格,就可以從平臺里貸出幾千幾萬的錢來,這樣快速得到錢的方式使得學生獲得了一定的快感,也催生了學生一定的虛榮心,以為不需要踏實的付出、辛苦的勞動,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精神上和物質上的享受,使得最后被誘導成過度消費,而由于學生又沒有償還的經濟來源,從而掉入了巨大的陷阱當中[1]。
(二)“校園貸”門檻低的問題
很多的商家都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有非常旺盛的消費需求,所以高職院校是一份值得去挖掘的“寶藏”。由于大學生要學習,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基本上都是由家里提供資金支持。要想進行消費,就得采取分期付款以及其他的一些形式,而這也給一些想牟利的商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商家宣稱,要用明天的錢來圓今日的夢,作為沒有什么經濟來源的高職院校學生怎能不動心。目前,有很多的學生都開始在網絡平臺上貸款,從而使得日常的需求得到滿足,而且也有很多的網絡上的金融平臺也看好這塊處女地,試圖搶占校園貸市場的大蛋糕,由于校園貸款的手續(xù)非常簡單,門檻也比較低,這為學生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卻不知,這其中也潛藏著巨大的風險。前一段時間,有一所高職院校的學生用自己的身份以及冒用其他人的身份,在網絡貸款的平臺上,輕輕松松,無抵押無擔保,就得到了將近十萬元的貸款,但是由于數(shù)額太高,學生又沒有能力償還,使得最后走上的輕生的道路,無論是給家人、朋友、還是愛他的人,帶去了難以承受的打擊[2]。
(三)“校園貸”平臺沒有嚴格進行審查
在梳理校園貸平臺時發(fā)現(xiàn),校園貸平臺的審查同風險的控制有一定的差異,有一些平臺會發(fā)生院校學生身份被其他人冒用以及惡意貸款的現(xiàn)象,在填寫所貸資金的用途這一塊,難以做到嚴格審查,而提供給學生的貸款也難以掌控它的流向。這樣就非常有可能使得學生消費過度,有些學生在貸了足夠的款之后,就不能夠再進行貸款,但是學生為了得到錢,不惜冒用其他人的身份,但是平臺沒有嚴格審查,使得學生一樣能進行貸款。使得這些情況發(fā)生的原因,就是平臺沒有嚴格地履行自己的職責[3]。
二、高職院校中“校園貸”應對策略分析
(一)大學生要學會選擇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進行貸款時,要選擇一些合法經營的平臺,要盡可能地了解借貸平臺公司的背景以及管理人,要善于管理自己,拒絕投機取巧,要有一定的自制力,能夠及時地調控自己。要理性的選擇、理性的消費,從正規(guī)渠道尋找他人的幫助,不要有任何僥幸的心理,要激勵自己,懂得得與失。年輕人有想法有上進心,思維敏捷是好事,想要創(chuàng)業(yè)也應當鼓勵。但是要知道,創(chuàng)業(yè)不是玩玩而已,能夠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畢竟是少數(shù),在成功之后還能堅持初心的也是少數(shù),所以,院校學生在貸款時要考慮自己和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及貸款風險的承受能力。
(二)多開展一些財商教育活動
高職院校應設立一些關于理財?shù)闹R課程,使得學生的金融基礎知識的教育得到強化,讓學生能夠將風險意識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將學生“財商”培養(yǎng)起來。此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識別和判斷的能力,避免學生落入非法貸款以及過度消費的陷阱當中。院校的學生只有將一些基礎的金融知識掌握,消除盲目的借貸心理,并將健康、理性的理財觀和消費觀樹立起來,才能不被眼前的享樂所蒙蔽。
(三)院校要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高職院校要承擔起一定的教育責任,轉變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大學生已經長大成人,也有一定的獨立能力,所以要給予他們一定尊重。與此同時,院校要自覺地擔負起使得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的培育責任。要進行全方位的教育,也要進行干預,而不是不管不顧讓他們自由地成長。要重視起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工作,讓大學生能夠形成理性的對待金錢的觀念,并能夠清醒地認知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家長也要多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的給孩子提供幫助,此外,家長還可以從教師那里多了解自己孩子的一些情況,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上的麻煩,引導孩子科學的消費。
(四)進行專項打擊
工商、公安、工信等相關的部門要聯(lián)合組織開展打擊校園貸平臺違法、違規(guī)的專項活動,將健全的非工作長效機制建立起來。要對涉嫌非法經營、涉嫌暴力逼債、以及強迫交易的行為進行嚴厲地打擊。有關部門要為維護校園和社會的安全穩(wěn)定做出實質性的努力。
三、結束語
當前,很多的院校沒有對大學生進行理財教育,致使大學生盲目消費,掉入校園貸的陷阱當中,所以院校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并教育,讓學生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風險意識。
參考文獻:
[1]黎博,徐加宇.論校園貸風險防范[J].西部皮革,2016,38(20):121.
[2]葉巖.校園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6):116-117.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6.079.
[3]顧海亮.杜絕“校園貸”陷阱構建高校和諧校園[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6,15(19):264-265.
作者簡介:
王賢綱(1973.1—),男,漢族,遼寧大連,碩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高職教育。
(烏海職業(yè)技術學院 內蒙古 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