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貞
[摘 要]課外的英語社團能夠改正學生“讀死書”、“死讀書”的缺點,彌補課堂教學時間緊、任務重以致課堂教學方法稍顯機械、不夠靈活多變的不足,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鞏固課內知識,豐富課外知識,是學生課本知識延伸和技能提高的主陣地。
[關鍵詞]英語社團 課外知識 拓展 學以致用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10041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國學生“讀死書”、“死讀書”的現象特別嚴重。經過多年的學校教育,孩子儼然成了讀書機器,不會變通,學法死板,陷入了機械接受知識、被動學習文化的怪圈而不能自拔。這是一個極其嚴重而又亟待解決的教育問題。實際上無論什么時候,學生都不應該死讀書、死學習!除了課本知識,學生更應該開闊視野,通過各種途徑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而英語社團作為學生課本知識延伸的主陣地,或聽,或說,或讀,或寫,或練,或討論,通過各種活動形式,不僅能讓學生放松緊繃的神經,還可以及時鞏固課上所學知識,拓展課外知識,讓學生活學活用,從而達到課內課外的完美統(tǒng)一,最終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習成績。
如果說英語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大本營,那么,課外的英語社團便是學生補充知識和積累智慧的驛站,輕松、快樂且益智!通過幾年的實踐與摸索,筆者利用課外的英語社團,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鞏固了課內知識,豐富了課外知識,使之成為學生課本知識延伸和技能提高的主陣地。
一、形式多樣,不拘一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英語社實際上包含許多子社團,如:英語語法社、聽力社、口語社和寫作社。各社團之間相互協(xié)作,共同配合,以達成對學生英語學習的促進與提高。
英語語法社不僅局限于語法,而是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綜合素質。如,鑒于聽力和寫作在高考試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學生又正好在這兩方面很弱,英語語法社、聽力社和寫作社聯合舉行了“英語聽說譯活動”,其中采用語法學習與聽寫結合的方式,進行了聽后填詞——語法填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法意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聽力水平。聽后學生還寫了聽后感?;顒铀x的材料是著名的英文讀物《心靈雞湯》里的美文。杰克·坎菲爾、馬克·漢森創(chuàng)作的《心靈雞湯》講述了一個個充滿哲理的小故事,滿滿的都是正能量。 許多學生在不開心的時候,總會消沉沮喪,但是聽了一些引導內心積極向上的東西之后,人就會變得豁然開朗,積極向上。因此,這既是一次對學生聽寫能力的訓練與提高,也是一次對學生精神上的熏陶與洗禮。正如文章里所說的那樣:Dream what you want to dream; go where you want to go; be what you want to be, because you have only one life and one chance to do all the things you want to do.(做你想做的夢,去你想去的地方,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因為你只有一次生命和一次機會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二、視頻音頻相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寓教于樂是英語社活動的指導思想,因此,英語社在每次活動時,都會給學生播放一些輕松搞笑的視頻,給學生繁忙枯燥的學習增添一點樂趣,并讓學生放松身心,緩解疲憊,輕松地進入后一階段的學習。
語言的學習總會涉及發(fā)音、文化差異等方方面面,為了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英語的歷史,即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后同)模塊三第三單元English and its history的相關知識,英語社播放了與古英語相關的英文詩歌How do I Love Thee。另外,針對學生發(fā)音不準這一現象,播放了《英語南腔北調集》,讓學生聆聽和欣賞了東北小伙搞怪的日式英語、韓式英語、法式英語以及標準的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模塊六第三單元話題Cultural differences。發(fā)音直接影響著學生單詞的學習,而且學生錯誤的發(fā)音一旦形成就很難再糾正。通過這段視頻,讓學生明白標準英語發(fā)音的重要性:語音語調的偏差和不到位是很容易引起日常交際的失敗的。因此,對學生的錯誤語音進行糾正,讓學生多聽標準地道的語音材料,多模仿標準語音,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很必要的。
作為模塊六第三單元話題Cultural differences的補充,英語社播放了原汁原味的英語視頻,如《用中文能跟洋美眉交流嗎?》的視頻,既讓學生在欣賞一個人的母語與另一個人的母語不斷沖突的過程中爆笑不止,愉悅了心情,又突出了英語語言學習對語言交際的重要性。英語社還針對課內所學內容,補充了模塊六第一單元話題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相關視頻——馬三立的單口相聲《逗你玩》,引得學生們不時爆笑如雷,既放松了身心,也為接下來的針對性訓練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在活動中滲透思想教育
針對模塊六第二單元話題The search for happiness,英語社舉行了主題為“What is happiness?”的話題探討活動,讓學生們進一步探討幸福對于學生、老師、父母、農民、工人等的真正意義是什么,以及怎樣才能保有幸福的心態(tài)。學生們還觀看了有關尋找幸福的視頻,欣賞了有關如何保有幸福心態(tài)的圖片。妙趣橫生且寓意深刻的圖片看得學生們情緒激動,感慨頗深,不時地發(fā)出會心的微笑。這也讓學生對今后的學習、為人處世和未來的生活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
英語社還組織學生觀看了奧運400米冠軍雷德蒙的勵志視頻,使學生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我們永遠無法預知,在命運的十字路口,會發(fā)生些什么,但我們可以選擇是就此放棄,還是艱難前行,奔向夢想的終點!即便沒有勝利的獎牌,尊嚴和驕傲將與我們一路同行。通往成功的跑道上,只有快慢之別,并無勝負之分。戰(zhàn)勝對手,只是人生的贏家;戰(zhàn)勝自己,才是命運的強者!
四、觀看電影,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在學了模塊八第二單元The universal language的Reading歌劇Turandot in Beijing之后,我利用英語社課外活動時間,帶領學生欣賞了音樂劇電影The Sound of Music,使學生們在影視中感受了原汁原味的英語,欣賞和切身感受了英語戲劇語言的魅力,還受到了不畏強權、追求自由與和平的愛國主義教育。另外,劇中的插曲,如《哆來咪》、《雪絨花》等深受大家的喜愛,激發(fā)了學生們學習英文歌的興趣。
五、學以致用,展示才華
英語語言學習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會讀文章,會說幾句英語,會做幾道語法小題,會寫幾個英語句子,而在于會用英語進行交際。模塊六第一單元的Project里面有兩個課本劇,學生在課內已經積極表演過了。為了拓展與提升他們的戲劇知識與表演能力,英語寫作社聯合英語語法社共同舉辦了一次英語情景劇表演活動,使學生的能力提升了一個臺階,學生的才華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語言的學習最終是為交際服務的,檢驗一個學生對于某一語言掌握的程度可以看他能否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熟練自如地運用它。而情景劇表演正好能檢測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經過英語寫作社成員寫稿、英語語法社成員檢查語法錯誤和拼寫以及兩組成員的最終定稿和排練、預演,題為《新版荊軻刺秦王》的情景劇終于正式上演了。在正式表演前,學生們先觀看了兩段搞笑視頻及憨豆先生經典片段,揣摩人物神態(tài)、形態(tài)及搞笑劇的語言特色,吸取營養(yǎng),學習表演技巧。表演共分為高一組和高二組。高二組的學生表演詼諧、搞笑,英漢雙語結合,不時地引發(fā)觀眾的開懷大笑,尤其是自稱“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帥得一塌糊涂”的太子丹的表演,更是奪人眼球,讓人忍俊不禁。高一組的學生落落大方、應對自如的全英文表演,精彩而不稚嫩,幽默而又不失風趣,居然跟高二組學生的表演不相上下,也讓在場的各位觀眾著實開了眼界。這次活動中,兩個社團成員的表演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演員們配合默契,臺詞與動作自然流暢,真正做到了表演的出神入化,語言應用與交際達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
總之,英語社團活動能夠彌補課內知識的不足,充分拓展課外知識,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玩中輕輕松松地掌握英語知識,了解歐美文化,鍛煉英語技能,提高英語水平,最終把英語社團作為課本知識延伸主陣地的功能發(fā)揮到極致,使英語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達到完美的統(tǒng)一,使學生由被動地學英語轉變?yōu)檎嬲貝塾⒄Z。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