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曉瓊
摘 要: 中職學校學生普遍存在不愛聽課的問題,較大面積的遲到、曠課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不同的學校對這種現(xiàn)象處理的方式各異,但與成績、處分等相掛鉤仍是主要的懲處手段。筆者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現(xiàn)況,讓學生真正愿意走進課堂,關鍵在于教師要改進課程設置,活用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中職學校 學生 厭學 樂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235-01
前言
中職學校學生普遍存在不愛聽課的問題,較大面積的遲到、曠課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即使人在教室,也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在課堂上玩手機、睡覺的人為數(shù)不少。根據(jù)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規(guī)定,學生一學期曠課累計達90課時以上的可以做退學處理。我校彈性教學制度試行條例也規(guī)定,缺課超過1/4總課時,不能參加課程考試,需要直接重修。同時,學校學生紀律處分試行辦法中也采取缺課量化處分:一學期累計曠課80節(jié)留校察看;累計曠課50節(jié)給予記過處分;累計曠課30節(jié)給予警告處分。但是即使這樣,也是“治標不治本”,學生不愛聽課的現(xiàn)狀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改變,部分學生依然我行我素,大有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之勢。
針對這樣的現(xiàn)狀,筆者認為,作為教師首先要了解剖析學生不愛聽課的原因,從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轉變觀念,改進課程設置,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盡量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互動起來,使學生由“厭學”變成“樂學”。
一、中職學生不愿聽課的主要原因
1.被動的選擇。中職學生大多是無法升入高中,不得已才進入職業(yè)學校,也有一部分是在父母的逼迫或勸說下才勉為其難地繼續(xù)學業(yè)的。他們當中絕大部分學習基礎差,缺乏主動性,行為習慣和自控能力差,因此對于中職的學習毫無興趣,得過且過,整日無精打采,認為聽老師講課還不如打游戲、上網(wǎng)聊天來得輕松自在。
2.就業(yè)壓力和讀書無用論使然。現(xiàn)在就業(yè)形勢嚴峻,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要求相應提高,許多學生就認為讀中職沒有用,學歷低,將來難找工作,所以生活態(tài)度消極,缺乏自信心,學習缺乏動力,有些甚至自暴自棄,無心向?qū)W。
3.課程陳舊和教法單一。部分中職學校課程設置過于陳舊呆板,加上有些老師古板簡單的講課方式,學生感覺味同嚼蠟,許多學生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無用武之地,因而寧愿睡覺或上網(wǎng),也不愿聽老師講授空洞的理論。
二、教師扭轉學生“厭學”為“樂學”的舉措
1.情感滲透,以“人格魅力”促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要有耐心、愛心,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善于與學生溝通,尊重學生的人格,時刻掌握學生的心態(tài),用他們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使他們提高自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確立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多組織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活動,和學生打好關系,這樣既融入他們的生活,同時又能樹立威信。學生只有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與尊重,才會反過來尊重你,愛戴你?!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增長,而且還影響學生身心的發(fā)展、人格的形成和人生道路的選擇。和學生的每一次談話、每一次活動,甚至教師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種發(fā)型、一身穿著、一種嗜好,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因此教師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博聞強識,愛好廣泛,注意言行舉止,通過自身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來引導學生,吸引學生,進而對你的講課感興趣。
2.準備充分,創(chuàng)新教法
講臺就是教師的舞臺,主角就是課堂中的老師,“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熟練掌握授課內(nèi)容,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明確教學目標,了解學生學情、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流于形式的備課和簡單的說教,難以得到學生的喜愛和認同。中職學校教學應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增強課程內(nèi)容的實效性、可操作性,讓學生每上一次課都有所收獲。如:新生入學第一學期,我校將《社交禮儀》改為“情景劇”禮儀課堂,按“人生之路”將課本枯燥零散禮儀知識分為上篇《選讀職?!ぐ輲煂W藝》、中篇《搏殺職場·擇業(yè)創(chuàng)業(yè)》、下篇《談婚論嫁·成家立業(yè)》三段不同階段劇情施教,以學生校園實際生活為施教素材,貼近學生,貼近生活,以新生或?qū)W校每一項主題競賽活動場景滲透對接學習相應的課本禮儀知識。如學校每學期舉行學生工作總結表彰大會時,結合站姿、走姿、坐姿等禮儀知識點進行觀摩學習,分辯“美”與“丑”,體會個人形象在社交場合中的重要性,通過教師示范,學生個人實踐,邊看邊練邊議,讓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學有所得。
3.激發(fā)興趣,學有所成
興趣是求知的內(nèi)在動力。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他們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松而有成效。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還得依靠教師結合實際去引導學生,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能創(chuàng)造性地學,最終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如禮儀課堂上,上新課前播放學生在校內(nèi)參加升旗、集會時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找出其中不文明的現(xiàn)象,讓學生各抒己見,使課堂教學成為歡樂看圖認知活動,再順勢引導學生去思考該如何做才符合禮儀規(guī)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的知識領域,進而對課本枯燥的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由“要我做”變?yōu)椤拔乙觥?,“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并逐步提升主動學習的能力,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善用技巧,促使學生“樂學”
方法一:善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果。對中職學生來說,學習最重要的是能夠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而這些能力和技巧也需要學習和訓練。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不能僅專注于系統(tǒng)知識的講授,還要尋找實際問題,指導學生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并注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實踐促使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主動創(chuàng)造,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學的最優(yōu)化。
方法二:廣泛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為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借助故事、游戲、表演等形式,運用圖片、視頻、音樂、課件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興趣盎然、樂在其中,讓學生不再把聽課當作是一件枯燥無味的苦差事,而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方法三: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技巧。授課是一門藝術,它不僅需要有完備的知識體系,還需要有充分的表達技巧。因此教師在授課中語言要通俗易懂,條理清晰,風趣幽默,富有激情,使學生愿意聽,喜歡聽。
方法四:重視學生的進步,分享成功。十次說教不如給學生一次表揚,十次表揚不如分享學生的一次成功。每個學生都希望學有進步和獲得成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之處,少說教多鼓勵,在課堂上要給予他們表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自我的平臺,使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學習的動力。
結語
總之,要想讓學生愿意走進課堂,喜歡聽課,由“厭學”變?yōu)椤皹穼W”,關鍵在于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法藝術,教之有法、教之得法, 使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思、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1]蔣國平 花其珍.廣西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廣西教育.2011(33)
[2]胡天衛(wèi).如何讓學生喜歡聽課.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