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
本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感恩教育內(nèi)容進行剖析的基礎上,結(jié)合本人在歷史教學中的實踐和體會,提出一些教學方法,為高中中歷史教學滲透感恩教育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感恩教育;歷史教學;滲透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xiàn)出來且回饋他人。”中國的感恩教育思想源遠流長,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美德,也有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良訓。綜觀歷史的長河,感恩思想貫穿中國古代傳統(tǒng)思想的始終。
感恩教育也是現(xiàn)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內(nèi)涵,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人格健全的人。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受種種因素的影響,我們?nèi)蕴幱谏鐣D(zhuǎn)型期,感恩情感的欠缺已成為學生的共性問題,也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熱點。高中歷史教學就是要在課堂上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感恩的教育,實現(xiàn)新課改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1 在歷史課堂教學要滲透哪些感恩教育呢?
1.1 感恩祖國
感恩祖國是愛國主義教育一項永恒的教育主題。國破則家亡,國興則家昌,祖國的命運、未來和個人的命運、未來密切相關,這是中華幾千年歷史昭示的一個深刻道理,尤其是中國近代史更是我國屈辱的百年史,涌現(xiàn)出愛國、感恩祖國的榜樣數(shù)不勝數(shù)。通過這段史實的學習要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中國人民唯有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進行艱苦的斗爭,才能洗刷了近代以來國家和民族的恥辱,才能擺脫帝國主義的剝削和壓迫,才能有個人的生存發(fā)展和幸福的機會。通過眾多的歷史事實的學習,激發(fā)了學生感謝中國共產(chǎn)黨的熱情、激發(fā)學生感恩祖國、報效祖國之心。
1.2 感恩社會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感恩社會傳統(tǒng)的國家,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就提出了“仁愛”思想。“仁”者,愛人也;孟子更深刻地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當代中學生更應懂得“飲水思源”、“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些經(jīng)典詩句的涵義。中學生只有學會感恩社會,才會多些寬厚、友善和快樂,少些抱怨、仇恨和對抗,在社會中與人和諧相處;才會對工作報以敬意、對社會予以回報。
1.3 感恩父母
早在3000多年前先人們就留下這樣動人的詩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鬃釉唬骸靶ⅲ轮疽病?。 我們每個人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就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父母的愛。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們愛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中學生對父母的養(yǎng)育應懷有感恩之心,懂得如何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高尚的、有責任心的人。
1.4 感恩師長
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在人類文化的繼承發(fā)展中起著橋梁紐帶作用。學生的成長,無不凝結(jié)著教師的辛勤勞動,感恩師長,理所當然。《呂氏春秋.勸學》有云:“事師之猶事父也”。 《荀子》 寫道“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 1937年,毛澤東特意給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寫賀信祝壽,寫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xiàn)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彼€號召全黨向徐老學習。
2 如何進行感恩教育?
2.1 利用網(wǎng)絡資源為感恩教育創(chuàng)造環(huán)境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們應將互聯(lián)網(wǎng)絡技術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歷史學習中,讓網(wǎng)絡成為學生歷史學習、教師歷史教學的重要手段與途徑。例如,筆者曾經(jīng)利用網(wǎng)絡資源,在網(wǎng)上搜羅到中國在歷屆奧運會上的獎牌榜和曾經(jīng)參加過三屆奧運會、最后終于奪得金牌的運動員熊倪感人事跡等資料,通過介紹使學生們由衷地感受到體育健兒們?yōu)楦卸髯鎳床珚^斗的精神。筆者還利用網(wǎng)絡搜集到李四光、竺可楨、茅以升、侯德榜等科學家感恩祖國、報效國家的事跡,引導學生分析整理,然后在課堂上進行生動的講述,使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受到深刻的感恩教育,課堂效率也得到極大的提升。
2.2 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在歷史學習中潛移默化接受感恩教育。
在教學中,教師開展靈活多樣的活動,調(diào)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fā)感恩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歷史故事感恩專題演講比賽,把班級分組,學生分工協(xié)作,搜集并精選出不同時期感染力強的感恩故事,讓各組參加演講比賽,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搜集和甄別資料的能力,又使學生在搜集資料和演講比賽中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又如,在活動與探究課中,組織學生進行歷史劇編排演出,讓學生在表演中學會合作、寬容,感謝他人的勞動與付出。再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歷史人物名言記誦比賽,記誦歷史人物感恩祖國的名言,如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實踐證明,這些都是潛移默化地接受感恩教育的好方法。
2.3 布置歷史感恩教育作業(yè) 把感恩教育延伸到現(xiàn)實生活中
假期是學生離開學校與家長相處時間較長的一段時期,也是感恩教育、回報家長的最好時機。作為歷史教師,在寒暑假前可布置一道作業(yè):與父母交流,了解自己的成長史或家長的創(chuàng)業(yè)史,回校后做家史匯報。當學生在班級活動中講到自己小時候體弱多病,父母為給自己治病而抱著自己奔走各家醫(yī)院之間時;當學生講到父母親為改善家里狀況做生意一次次遭受挫折、不辭勞苦、不懈努力的時候,臺上的同學已經(jīng)哽咽,而臺下的同學們也已淚眼盈盈了。這是感恩的眼淚,這是知恩圖報的眼淚。筆者及時地加以引導:“對父母我們要心存感恩,父母為我們做了這么多,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報答自己的父母呢?”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好好學習,讓父母放心!”這樣的活動既讓學生與長期忙碌的家長進行了深入交流、溝通,又讓學生更深地了解了自己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愛,讓學生心中時常裝有家長的愛、父母的情。知道感恩,他們學習的動力會更足!
心理學家認為:從成長的角度來看,心理改變態(tài)度,態(tài)度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nèi)松?。歷史教育的起點和歸宿都是學生,讓正在成長的學生學習歷史上的道德模范和各類感恩典型,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實踐,就完全可以使學生改變?nèi)松鷳B(tài)度、改變行為習慣。感恩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學會知恩、報恩,增強感恩意識,長做感恩之事,學會正確地做人和處世,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朱煜.走進高中新課改——歷史教師必讀[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04).
[2]戴智明,戴利民.關于新時期加強對青少年實施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6(03).
[3][美]A·馬洛斯(徐金聲譯).讓我們恢復感激意識[J].北京成人教育,1999(01).
作者單位
合肥商貿(mào)科技學校 安徽省廬江縣 2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