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衛(wèi)清
【摘要】小學學生要進行高效、高質的數(shù)學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是重要內容之一,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且對學生的成長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當前新課改教學形式下,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合作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基于“研學后教”的教學理念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合作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
【正文】
“研學后教”是一種以研究教案及書本作為媒介,通過研究問題作為線索,將發(fā)展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教學效率作為目標的研學形式,其核心思想是為了促進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及探究創(chuàng)新學習,幫助學生學習思想及方式的改變,營造具有教學特色、教學活力及教學效率的優(yōu)質課堂教學氛圍。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或日常學習中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學習和討論,實現(xiàn)學生之間優(yōu)劣互補、共同解決問題、共同進步,讓學生由被動學習逐漸轉向主動學習,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課堂效率,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那么,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怎樣才能在“研學后教”的理念下加強學生之間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呢?
一、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
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必要條件是學生之間必須要有互相溝通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教師則需要通過指導、協(xié)調和組織,讓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小組討論,進而分享小組之間的討論成果[1]。合作學習是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而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模式的局限性,增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讓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提高了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還可以進行自由的討論,讓學生可以擁有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有利于學生個性和品質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雖然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一直都是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強調的問題,但是長期以來,許多教師仍舊未正確認識到團隊協(xié)作精神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在教學中依然忽視了對學生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時缺乏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仍舊采取傳統(tǒng)“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的學習,造成學生自主性及合作意識的喪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2]。
二、基于“研學后教”理念下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四個注重點
(一)注重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課前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的重要過程。對于一至三年級的小學生,雖說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明辨、認知能力,但受其生理及心理生長發(fā)育特征的影響,仍舊缺乏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為了降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難度,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只有在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找準自己預習中的問題所在,帶著問題去上課,這樣,在上課時便更夠更加集中注意力,在開展小組學習中才能夠更加主動的進行探究和討論,從而促進學生小組合作效率的提高。筆者在教學中,新授課的預習就是家庭作業(yè),把新課知識滲透到作業(yè)(預習)中,讓孩子想辦法解決。新授課時,小組合作學習中孩子們就有了交流的資本,在交流中產生“真理”——對的、不對的;好的、更好的。在交流中知道了個人的缺失;在交流中不斷地鞏固了知識點; “在你幫我,我扶你,我們大家一起來教你”的合作學習中課堂的效率、課堂的質量也隨之提升,難點、重點、學困生問題迎刃而解;在交流中更是培養(yǎng)了合作的能力。
(二)注重問題設計的拓展性
低年級學生通常都渴望受到教師或家長的關注,愛表現(xiàn)自己,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問題設計上需注重其拓展性?!把袑W”的重要思想便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利用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有淺至深的進行自主合作探究[3]。教師在教學方案問題的設計上不能因顧慮學生的年紀而設置得過于膚淺、簡單化,必須要有一定的深度及拓展性,既要源于課本,又要高于課本,依照不同類型學生設置高低不等的問題,充分照顧到各層次學生,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提升,更加利于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開展。
(三)注重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培養(yǎng)小學生從小樹立團隊合作意識是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及要求,新課程標準曾指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記憶知識。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提升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首先在分組上要合理組建合作小組,這是提高合作學習效率的基礎;其次,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分工明確,分配好每位學生的具體任務,保障合作學習活動的有序開展;最后是要開展多種多樣的合作學習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四)注重教師評價的積極性
小組學習的評價應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以評團體和評個人相結合的形式展開。首先,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盡量客觀、積極。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善于發(fā)掘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學生積極客觀的評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教師在評價語言的運用上要盡量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話語,倘若教師總是采用“放之四海皆準”的空洞、普遍的語言來評價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容易感到麻痹,不僅無法起到激勵的作用,還會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比如在數(shù)學小組討論時,教師可以采用“你們小組的思考非常有深度哦?!?、“這位同學觀察的很仔細,真是不容易”、“這個小組討論得很熱烈,把你們的方法告訴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吧”等等,這樣的評價能夠讓學生實在的體驗到被表揚的樂趣,真正發(fā)揮出評價的激勵作用。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shù)學中開展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對學生人際溝通、應變處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上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合作學習是學生在進行教學內容學習中的重要能力,教師必須正確把握新課改的發(fā)展趨勢及發(fā)展特點,順應時代的變化和需求,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的新時期人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是一項需長期堅持、不斷順應時代的重要工作,需要我們教學工作者不斷的研究總結,探索出有效的培養(yǎng)方法和措施,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不斷調整。
參考文獻
[1]虞江峰.充滿活力的小學數(shù)學合作課堂[J].新課程(上),2014,(07):57-58.
[2]楊曉梅.試論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35):88.
[3]許正晴.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探究[J].教師,2014,(36):78.
[4]賀銀花.在高效互動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J].考試周刊,2015,(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