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萍
摘要:語文教學在小學和高中的語文教學中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初中語文教學處于學生小學語文與高中語文的銜接階段,其作用不容忽視。本文著重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的方法研究及長遠意義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
G633.3
引言:為了不斷提高學生對初中語文的興趣,教師提高教學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的學習要求,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與變革,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習熱情、改進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顯得尤為重要。
一、 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 的概述
(一)初中語文多元教學方法的含義
對于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理解,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多元化,多元化主要指教師的教學性質以及教學思維的多樣性。因此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師在實施語文教學中,采取多種渠道或方式圍繞學生進行系統(tǒng)性教學的方法。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在學生完成小學學科以后,進入初中以后,語文學科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已經不是小學語文簡單的讀寫結合,而是增加了知識內容、情感熏陶、能力培養(yǎng)和深度理解等一系列知識體系。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都以教師為主導核心,其注重應試,忽略了其真實的初衷。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實施就顯得極其重要了,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實施,可以讓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從而有助于促使學生語文分析、判斷以及概括等能力實現提升??偟膩碚f,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與成績的全面提升,更有力的推動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 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
(一)教學方式多元化
語文教學的多元化,對老師的要求較高,需要老師不斷開拓教學方式,并把其運用到學生的多元化學習當中來意義重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較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主要是寫作能力,而多元化教學更注重開拓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對莫泊桑小說《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學以前,為了充分完成教學前的準備工作,教師在對教案進行設置以及備課的過程中,可把下列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查:查閱有關資料,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情景化教學,讓學生對文章的故事背景以及大致情節(jié)進行了解;采用何種方式幫助學生根據對小說語言的揣摩以及小說人物形象充分分析,對作品的主題進行深入探究;根據小說情節(jié)以及作者心理活動角度著手,由正面與反面指引學生正確看待問題,對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間的赤裸裸金錢關系進行充分的認識,作者對主人公的同情態(tài)度給予充分的了解,促使學生的道德觀念的不斷提高;并鼓勵學生采用現代化的思維方式對文中一家人對于勒叔叔的態(tài)度以及于勒叔叔窮困潦倒也沒有去求助兄長的行為進行充分的評價。上述教學方案的制定,由于考慮得較為全面,角度多元化,同時具備問題的分析、指導以及講解等多種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必定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思維方式多元化
思維方式是多語文教學多元化的一個延伸,需要教師開拓思維,丟掉單一的思維方式,衍生出多方面的思維方式,為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方面進行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知識,掌握知識,例如:對《唐雎不辱使命》一文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指引學生根據唐雎的智勇超群以及秦王的驕橫跋扈進行鮮明的對比,同時與“藺相如使秦”等弱國能人外交故事進行有效的結合,鼓勵學生根據強權政治以及國家利益進行充分的討論。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全面思考,還能夠將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有效激發(fā),語文教學知識的重點問題也得到有效的解決。
(三)教學手段多元化
要把現代教育教學技能運用到語文的多元化教學當中,比如,使用多媒體在語文中教學,利用現代化手段對科學、合理的進行信息資源的搜集整合,將其以課件形式為學生展現出來,這樣使學生有了視覺、聽覺方面的新鮮感,充分調動了課堂的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例如在對《智取生辰綱》一文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電視劇《水滸傳》中的“智取生辰綱”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情景教學,將各個好漢截取生辰綱的過程進行充分的展現,對被壓迫者的機智以及反抗行動給予肯定與鼓勵,使學生對本課文中的主要內容的認識與理解有所加深。
三、 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探究
(一)表演教學方法的實施
中國的語文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從不缺乏經典的文學作品,因此教師可以在課本中的文章教學結束后,把課文改變成劇本形式,令學生表演出來,把學生以扮演角色的形式展現出來。而后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對其歸納總結,這樣就可以令學生更深刻的掌握課文所學知識內容,并且通過表演和改變可以提高學生的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及理解和創(chuàng)作能力。
(二)主題式教學方法的實施
主題式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師在實施教學前,根據教學內容在備課階段構建一個中心主題實施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有利于學生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主題,同時更利于他們語文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雷雨》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先將文章的中心主題拋出,緊接著提出幾個圍繞主題的問題,隨后讓學生接下來的學習中自行尋找答案來回答教師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在有效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程度的情況下,實現學生教學主題的準確把握以及分析能力的良好培養(yǎng)。
(三)小組討論教學方法實施
小組討論教學法在語文多元化教學法中占據主導地位,其高效性和靈活性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好評,其內容是將學生分組,對課文中的具體各項內容進行討論分析和總結,最后得出最終的結論達成共識交由老師進行點評。通過小組討論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激烈的討論,從而加深了學生的知識印象,更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文理解、分析和總結概括的能力。
四、總結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多元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通過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可以不斷的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愛好,更不斷的提高了學生的理解、掌握課文的能力,達到多元化教學的目的。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提高自我的綜合素質,成為新一代的多元化人才。相信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初中語文教學效果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參考文獻:
[1]徐獨佳.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探究[J].文學教育(中),2014(10):117.
[2]錢英.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課外語文(下),2015(04):43.
[3]楊雯雯.淺談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旬,2014,(1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