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虎
摘要:群文閱讀是在普通閱讀基礎上的新型的閱讀方式,群文閱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能夠更快地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已經比較常見,但在其具體運用過程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下面筆者將分析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現(xiàn)狀及其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群文閱讀
一般而言,閱讀分為兩種形式,即對一篇文章進行閱讀,通常叫單篇閱讀,另外還有對整本書的閱讀。而在這兩者之間,還有一種閱讀方式,即是對某一類文章或是有某個相同點的文章進行多篇閱讀,通常叫群文閱讀。群文閱讀的意義就在于,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可以掌握這一類文章的特點,可以同時把握多篇文章的內容,對于閱讀速度較慢、閱讀量少的學生而言,群文閱讀是一個比較可取的閱讀方式。但僅僅向學生推薦這個閱讀方法還遠遠不夠,還需要老師能夠在教學中充分運用這個閱讀方式,由老師來帶動群文閱讀的節(jié)奏,老師來把握群文閱讀所選的篇目。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的運用已經比較常見,但效果往往不明顯。很多老師認為是該閱讀方法不適用于教學課堂,但實際上是部分老師將這一方法運用不當。下文將分析當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總結其中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現(xiàn)狀
(一)對于群文閱讀運用不當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已經運用了群文閱讀,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此同時,很多老師卻覺得群文閱讀沒有效果,甚至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事實上,針對這部分老師,不應該在群文閱讀這一方法上尋找原因,而應適當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很多老師在群文閱讀具體運用過程中,對于篇目設置幾乎沒有考慮到,這就導致了學生在進行群文閱讀時有時候遇上兩、三篇文章,讀起來很輕松,有時候老師卻選取了七、八篇文章,學生學起來也就相對比較吃力。而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和所選文章的不同,進行群文閱讀時的文章數量也應該有所區(qū)別,這就需要老師自己去了解具體情況再進行篇目設置。而在主題的選取方面,針對小學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識字能力和閱讀能力有限,老師選取的文章的主題如果太過深奧,學生難以理解,而選取的主題過于枯燥,學生也缺乏興趣。
(二)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無法做到平衡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他們認識的漢字數量不多,閱讀中也就會出現(xiàn)許多障礙,他們的閱讀速度就會較低。群文閱讀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都有一定的幫助,但由于老師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或者是老師刻意去培養(yǎng)學生的某一個閱讀能力,卻忽視了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舉個例子,某老師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于是在群文閱讀方法的運用過程中,選取了很多篇幅較長且比較簡單的文章。學生長時間閱讀這類篇幅長、字面意思簡單的文章,并且老師一味強調閱讀速度,到了學生真正去閱讀字面意思較深的文章時,往往就讀不懂了,那么縱然閱讀速度提升了,閱讀質量卻得不到提升。其實,速度和效率難以同時提高,老師如果刻意去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那么學生閱讀時將一篇文章讀得比較透徹就會花費較多的時間,學生的閱讀速度也就難以得到保證。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要能夠合理調節(jié)速度和效率的關系,保證兩者可以達到一個平衡。
(三)群文閱讀過程中缺乏互動,學生沒有閱讀興趣
群文閱讀的特點是文章數量較多,往往是三篇以上,一次性閱讀這么多的文章,對于部分學生而言是個難點,他們感受到了閱讀壓力,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對閱讀也就失去了興趣。另外,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與學生的接觸,僅僅是布置了閱讀任務,要么是讓學生寫讀后感,要么是讓學生解答習題,卻沒有了解學生閱讀后真實的感受,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就會受到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大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與認可,如果老師能夠口頭上對某位學生予以表揚,那么這位學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對這門課程保持較高的熱情。但在當下的群文閱讀教學中,老師沒有和學生互動,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就會逐漸喪失。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建議
(一)科學合理運用多篇主題文章進行閱讀教學
群文閱讀的運用中,較為關鍵的就是文章篇數的設置和主題的選定。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和所選文章的不同,進行群文閱讀時的文章數量也應該有所區(qū)別,比如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較差,那么開始時選擇的文章篇數就應該較少。而如果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強,那么篇數就該多一些。對于主題而言,最好選擇教材中涉及的,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整體而言,篇數和主題都需要老師靈活選取。舉個例子,以“季節(jié)”為主題,老師就可以選擇四篇文章,即四個季節(jié),可以是《春雨》《所見》《秋天》《看雪》,分別在人教版教材的第四冊和第三冊,適用于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學生。
(二)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均衡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
群文閱讀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那么如何在速度和質量之間尋求均衡,老師可以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合理的設置。比如班級學生閱讀速度較低,那么就以閱讀速度的培養(yǎng)為重心,如果學生的閱讀質量較差,那么就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為主。但需要注意的是,二者需要兼?zhèn)?,不能只提升閱讀速度和只培養(yǎng)閱讀質量。針對速度和質量的不同,老師選取的文章也應該有所差距,提升閱讀速度的文章篇幅較長,內容簡單,而培養(yǎng)閱讀質量的文章篇幅不應過長,內容則要較為深奧。
(三)增加群文閱讀的提問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興趣
根據學生缺乏閱讀興趣而言,需要老師增加課堂互動,主要做法包括兩個,其一是老師的提問環(huán)節(jié),即學生閱讀之后,老師提出幾個問題,對于學生不能回答的問題,老師要要求學生再進行閱讀,直到找出答案。第二則是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互問互答,主要目的是考察學生的閱讀情況和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總結
群文閱讀有著重要的意義,只要老師在教學中運用得當,群文閱讀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現(xiàn)狀,總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總結的問題,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傮w而言,群文閱讀的運用需要老師能夠采取比較靈活的方法和態(tài)度,要在對學生充分了解的情況下,根據學生的具體閱讀情況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