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希飛
摘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的最基本的課程,在新課程改革潮流的推動下,改革小學語文的教育方法既是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根本途徑。將語文教學與生活進行緊密的結合,不僅可以豐富語文教學的形式,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幫助學生進行更高效的學習。本文主要提出了將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聯(lián)系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方法;生活
G623.2
小學語文走進生活主要是指將語文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語文活動,使其在自主學習與愉快學習的基礎上收獲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將他們熟悉的日常生活與語文教學進行巧妙地結合,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下面我就簡單談談我的教學看法。
一、挖掘教材內容,設計生活化的情境
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十分豐富,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充分運用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設計出生活化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懷著親切感與熟悉感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在生活實際中應用語文的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與閱歷都不足,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從而設計出合理恰當?shù)慕虒W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教學課文《我不能失信》時,我就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段短片:小華和小明是好朋友,他們倆約好周日10點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小華到了影院等了一段時間,卻遲遲不見小明。大約到了11點,小明才出現(xiàn)在影院門口,解釋說是自己看電視忘記時間了。小華與小明便不歡而散了。視頻播放到這里,我就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這個短片的看法,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說做人要守時、講信用等,然后我問學生有沒有類似的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有些學生便低下了頭,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這樣的情境下,我接著引出了本文的教學內容,學生都十分佩服宋慶齡,并下定決定自己也要做一個守信的人。
二、結合教學內容,鼓勵學生觀察生活
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樣重要。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往往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忽視對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造成高分低能的出現(xiàn),而在課程改革的潮流中,教師轉變了自己的教學觀念與形式,不斷提升了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開始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在教學時要結合教學內容,鼓勵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總結經(jīng)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課文《荷花》時,學生都被課文中生動細致的描寫所打動,在無盡的想象中學生的腦海中都出現(xiàn)了一幅幅美麗的荷花圖。為了讓學生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作者的筆觸細膩,我便讓學生在課下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花,并將其描述出來。有的學生在課下觀察了校園里的杏花,有的學生觀察了紫丁香,還有的學生寫了自己家里的郁金香。雖然大部分學生的寫作內容都很一般,但是他們認真觀察的過程也是他們能力提高的過程,也是將語文學習與生活相聯(lián)系的主要渠道。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我一直積極地鼓勵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春風的和煦、夏雨的清涼、秋葉的靜美、冬雪的純潔,從而啟迪學生內心的美好情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三、組織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進生活
實踐出真知,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會得到發(fā)散,他們對于所學知識的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也會有所提升。為了讓學生真正收獲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合作,從而使得語文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為了檢驗學生的成語積累情況,我曾經(jīng)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生活中搜集成語,并將這些成員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類。在學生整理完畢后,我讓學生小組以比賽的方式進行成果檢驗,即我說出某個類型的成語,每個小組都可以在紙上寫出來,寫出一個即可加一分,最后得分最多的小組獲勝。如,帶動物的成語有:雞飛狗跳、對牛彈琴、守株待兔、一馬當先等;帶數(shù)字的成語有:一呼百應、百里挑一、三心二意、十全十美等;帶顏色的成語有:一清二白、萬紫千紅、心灰意冷、四季常青等。這樣的語文活動不僅讓學生深入生活,還使其體會到了合作的重要性,競賽性質的活動也激發(fā)出了學生的好勝心,從而起到了一定的激勵作用,更有助于學生今后更好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使得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提升。
四、總結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也要改革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將小學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聯(lián)系,帶領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與應用意識,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芳.實現(xiàn)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01)
[2]張雪榮.家庭閱讀氛圍對小學生語文閱讀習慣的輔助培育作用分析[J].學周刊.2016(33)
[3]廖維芬.淺析“生活”與小學語文教學的關系[J].文理導航(下旬).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