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張博
摘要:本文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學英語教學部為例,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提出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英語教學模式來強化以就業(yè)為核心的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英語教學;就業(yè)導向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taking HlAU(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as an example,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displayed based on employment orientation.Meanwhile, English teaching model and vocational capability cultivating are studied .
Keywords: internet +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employment orientation
H319.3
隨著現代企業(yè)需求的不斷變化,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培養(yǎng)高素質國際化人才成為高校教育的重點。就業(yè)問題是民生之本,關系到學生個體的謀生和發(fā)展,關系到家庭和社會的穩(wěn)定以及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所謂就業(yè)導向是指“教育發(fā)展關于支持什么限制什么的明確方向,即職業(yè)崗位需求旺盛的教育類型,層次及其專業(yè)加快發(fā)展;否則,不予發(fā)展,或加以限制或調整。”
在就業(yè)導向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存在很多不足,很難適應企業(yè)用人需求。因此,高校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英語教學需不斷改革。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學英語教學部的具體措施如下: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還要對其他專業(yè)做大致了解,這樣才可以指導學生學生進行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因此,師資隊伍的建設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不容疏忽的。
首先,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學外語教學部創(chuàng)造機會進行學術科研活動,培養(yǎng)骨干教師,形成穩(wěn)定的教師團隊;其次,為教師提供培訓進修的機會,使教師有針對性的學習專業(yè)方面的知識;并且在教師的引進上要做合理調整,做到教師整體知識結構合理。
除此之外,還可以與相關企業(yè)單位建立合作關系,聘請在相關行業(yè)有工作經歷的人員和專家擔任兼職教師,以保障人才培養(yǎng)的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二、調整課程設置
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在設置英語專業(yè)的課程時都是把基礎課程安排在前四個學期,而把培養(yǎng)職業(yè)技能的課程安排在后四個學期。這樣的安排存在諸多不合理的因素。在設置課程時,可以適當將基礎課學時進行壓縮,并且在前四個學期盡量多安排一些就業(yè)方向性較強的專業(yè)課程,使學生盡早完成職業(yè)規(guī)劃,掌握職業(yè)技能。即課程置換,頂崗實習模式。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人文學院英語系已與大慶多家外包企業(yè)簽訂該合同,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實地培訓基地。。如大慶普通軟件平臺有限公司。派學生到上海浦東大慶分公司進行培訓。培訓主要包括公司的流程管理和人才標準等。為期一個月。學生在浙江、寧波、義烏、哈爾濱等地多家外貿公司就職。
三、改革評價體系
1.評價與測試
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業(yè),思維,性格和行為方面產生的變化或者潛在變化的趨勢的評估過程。同時,評價是雙向的,除了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還有對教師教學的評價。而測試,是指將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客觀上進行量化,并通過量化的數據對比來確定學生的學習情況的過程。
2.評價方法單一
主要以一學期的一次卷面成績來確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具有片面性。只關注學生在一個階段的基礎知識(語法詞匯結構)的考察,對英語語用能力不夠重視,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對于學生在一個階段內學生的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思維變化的關注不夠。所有這些已滿足不了大數據時代下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
3.改革措施
針對當前的大學英語評價現狀,逼著結合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的特點,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1)將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測試與學生階段性改變評估進行有機結合。
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即:課堂表現10% 期中20%學生自評10%教師評估10%1期末50%。通過實踐,對學生階段性學習行為和學習態(tài)度等的變化評估對于提高學生語用能力和學習行為有重要作用,提高了教師教學成效。
(2)細化考核內容和標準
英語學習包括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說主要是課前表演環(huán)節(jié),幾分鐘即可??梢哉f話劇,小品,模擬特定場景英語對話等方式。聽主要是讓學生聽慢速VOA,在聽的過程,寫出關鍵詞,上課教師進行考察。讀主要是讓學生背誦作文或英文美文美篇,主要是由教師指定,學期初 教師以Word 文檔發(fā)給學生。譯主要是翻譯所學課文。為了做好記錄,教師為每個學生做了學習檔案。分階段的做好記錄,定期向學生反饋。通過實踐,學生會長久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質量。實現了教與學的有效互動。
四、優(yōu)化英語教學模式
自2007年以來,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學英語教學部經過了多次改革,目前已經形成了基于語言能力,文化素質,職業(yè)能力三個模塊的課程體系。按照學生的高考成績進行分層次教學方法,采用不同教材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英語學習需求。
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的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獲取資源的渠道,使各種信息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下交流,使教學呈現多元開放的特點。使學生有更大的學習主動權,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資源和信息。
五、結束語
基于就業(yè)導向的大學英語教學,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把ESP(專門用途英語)和EGP(公共英語)有機結合,為學生設置合適的教學內容,注重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意識,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學習計劃,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就業(yè)競爭力。
總之,要想真正做到就業(yè)導向下高校英語教育的改革,需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驅動,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熊蕾。就業(yè)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8
[2]韓寶成。語言測試的新進展?;谌蝿盏恼Z言測試[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5}
[3]劉潤清,韓寶成。語言測試與它的方法(修訂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王艷(1965 -1),女 漢,遼寧,碩士研究生,副教授,英語教學,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