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迪萍
摘要:直觀性教學在地理學科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直觀、形象的理解和掌握,是地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方式。高中地理知識結構復雜,很多內容在日常生活中難以觸及,所以學生在理解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困難。而直觀性教學法恰好可以將地理知識直觀化,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接下來本文將對直觀性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直觀性教學;高中地理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5
地理知識結構豐富、廣泛,而且很多知識與日常生活距離較遠,所以在地理學科授課中,一般需要結合圖片、視頻等形象化的資料,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隨著科技的進步,教學的硬件設施也在不斷完善,為教學提供很多優(yōu)勢,同時教師也不能墨守成規(guī),在教學方式上也要適當的做出改變。直觀性教學是目前地理教學中比較常用而且有效的教學方式,所以教師必須要對直觀性教學進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其應用的優(yōu)勢,并在教學中不斷的實踐和完善。
一、 直觀性教學的優(yōu)勢
高中地理教學涉及到天體的運行、大洋氣流、自然生態(tài)等多方面內容。很多知識都不在我們目所能及的范圍內,如果僅憑教師的理論講解,學生難以在頭腦中形成具體的認知,影響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如果在教學中配以形象的圖片或者視頻資料,教師不僅可以減少講解時間,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 有利于教師的教學
教師職業(yè)是對語言駕馭能力比較強的職業(yè),其在描述性、議論性語言的應用中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但是說明性語言在表達過程中卻存在明顯的劣勢,主要是因為說明性語言中包括原理、原因、狀態(tài)等多領域多方面的內容,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費時費力,而且難以收獲預期的效果[1]。在語言難以獨立支撐教學的情況下,教師必須要采用其他的手段來輔助教學,形象的教學資料成為了教學輔助的首選。教師能夠將圖片、影像、課件、模型等資料靈活的引入到教學中,有利于開拓教師的視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 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高中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已經基本完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抽象和形象思維間的轉換,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高中學生仍然需要形象思維做鋪墊。學生在對理論較強的知識難以理解時,形象的資料往往能夠幫助學生解決難題,這主要是因為形象的資料具有直觀性,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的儲存到學生的頭腦中。學生在思維壓力減輕的情況下,更有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 直觀性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 課前導入直觀性教學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課堂上有好的開頭,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會特別順利。教師在課前導入直觀性教學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跟著教師的思路,不斷的對知識進行深入學習[2]。比如,教師在講授“城市工業(yè)化布局”時,可以在課前先播放一段關于位于溫帶季風性氣候城市將工業(yè)區(qū)設置在上風向位置對居民產生影響的視頻,通過對視頻的觀看,教師就可以順勢為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看到的視頻中工業(yè)區(qū)建設在城市的哪個位置?你們覺得這樣設置的意義是什么?這樣的氣候與工業(yè)區(qū)設置有什么關系?如果你是城市規(guī)劃部門的工作人員,你要怎么對城市進行布局?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設置學生會投入到激烈的討論中,然后教師開始引入教學的正題,開始講解關于城市工業(yè)化的布局有哪些影響因素,通過對這些因素的分析,如何合理的對城市進行布局,我們生活的城市規(guī)劃是否符合城市規(guī)劃標準,如果有不合理的方面要如何改進。通過這樣的導入、設置疑問、解答、應用一系列的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自己討論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印象更深刻,同時這種興趣式的引導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投入。
(二) 課程中引入,提高教學的高效性
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一直以語言為主導進行教學難免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從而影響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以形象的資料作為切入點來引起學生的興趣,或者將形象的資料與理論相結合,邊分析圖邊講解,加強知識的形象化;或者講解完知識后,再輔以圖片或者視頻演示,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3]。比如,在講解“非洲自然帶分布規(guī)律”時,教師就可以播放關于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帶以及熱帶雨林氣候帶的動物種類和活動規(guī)律的視頻。學生通過對視頻的觀看能夠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并將形象化的知識儲存在大腦的資源庫中,在以后的應用中能夠及時的調取。
(三) 利用形象資料的對比,加深學生的印象
對比教學法本身就具備良好的教學作用,再輔以直觀的資料更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節(jié)省教師的語言描述時間,而且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能夠在學生的頭腦上烙下深刻的烙印。比如教師在講授關于地震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汶川地震的震前圖片和震后圖片進行對比,學生在目睹曾經繁榮秀麗的景色頃刻間變?yōu)閺U墟后,會對大自然的力量產生畏懼和好奇。所以在以后學習地震知識時會更加認真,并不斷的自行探索與地震相關的知識,探索其形成原理。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知識過于宏觀,包括天文、水文地質、人文環(huán)境、城市建設等多方面知識,其中很多知識都在我們的視野外,單純的講述很難讓學生能夠完全理解相關的知識,所以教師必須輔以相關的形象性資料,幫助學生去理解地理知識,這種直觀性的教學方法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對形象性資料進行開發(fā)和研究,從而更好的開展直觀性教學。
參考文獻:
[1]吳其敏.高中地理中直觀性教學的應用探析[J].考試周刊,2014(26):146.
[2]李曉虎.直觀性教學在高中地理中的應用例談[J].教育教學論壇,2012(25):122-123.
[3]賴崢.解析高中地理中直觀性教學的應用[J].高考,2014(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