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艷蕊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情境教學法,能夠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將學生帶入輕松而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之中。這樣更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建立積極的學習情感;更加利于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更加利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豐富情境;積極情感;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1-00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1.040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所產(chǎn)生的心理與態(tài)度上的反映。沒有情感的學習只能成為學生的負擔,學生不僅不能以學為樂,還會認為學習枯燥而沉重,學習只能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更是無法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只有建立與激起學生對認知對象積極的學習情感,讓學生的內(nèi)心豐滿起來,才能積極參與,獨立思考,學習才能成為自己的主觀意愿。這樣才能高質(zhì)量地完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才能讓學生愛上學科學習。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教師更要重視學生積極情感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積極情感的帶動下全程參與學習,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情感并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而是需要在特定的情境或場合下產(chǎn)生的,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富有情感色彩的情境,營造愉悅而自由的心理氛圍,以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呢?
一、用音樂渲染氛圍
文字是靜止的,而音樂是動態(tài)的,更加富有吸引力與感染力,將音樂引入語文教學中,更能以音樂所特有的藝術(shù)感染力來為學生營造一個立體的情感氛圍,更能刺激學生的感官,引發(fā)學生的想象,讓學生沉醉其中,感受到更多語言交流與文字閱讀所不能表達與傳遞的信息,更能讓學生悟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音樂所特有的感染力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以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我們可以進行配樂朗讀課文,帶給學生全方位的感官沖擊,這樣更能為學生渲染愉悅的教學氛圍,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尤其是一些包含深厚情感的文章,我們可以通過播放與文章感情基調(diào)一致的音樂來渲染氛圍。這樣不用教師進行過多的闡述,就可以用音樂來傳遞出特定的情感,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動性,更加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
二、用畫面烘托氛圍
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獲取信息的渠道主要來自于直觀而形象的事物。生動而直觀的圖片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F(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圖文并茂,插圖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插圖,同時更為重要的是要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依托網(wǎng)絡豐富的信息資源庫,選取與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guān)的圖片、視頻等,創(chuàng)設直觀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身在教室就可以領(lǐng)略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鳥魚蟲、風土人情等等,將學生帶入秀麗的風景與生動的場景之中,這樣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的想象,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閱讀動機。如,在學習《火燒云》一課時,文章描繪的是傍晚火燒云從出現(xiàn)到消失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主動閱讀與積極思考,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火燒云,我們可以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收集大量相關(guān)的圖片與視頻,以此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帶給學生強烈的感官沖擊,將文字所描繪的學生并沒有親眼見過的事物直觀而動態(tài)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將學生帶入優(yōu)美的情境之中,這樣更能激起學生的積極情感,引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激起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閱讀探究。
三、用故事來創(chuàng)設情境
故事生動有趣,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這也正是激發(fā)學生情感的一個重要手段。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故事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這樣就可以將枯燥無味的知識寓于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之中,能夠獲得學生的認同。學生才能改變以往的被動參與消極接收,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最飽滿的學習熱情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如,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這些漢字在學生眼中是枯燥難學的,而教師往往是通過領(lǐng)讀與默寫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記憶,學生只是機械地讀與背,而并未將漢字的音形義用結(jié)合起來理解。為此我們可以運用故事情境,將一個個漢字設計成一個個有人物、有情節(jié)、有場景的故事,讓識字教學更加具有生命的活力。這樣自然也可以激起學生對漢字積極的學習情感,引導學生從音形義用來真正地理解與掌控漢字。如,在學習《猴王出世》時,我們就可以為學生繪聲繪色地來講述富有傳奇色彩的生動而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愉悅輕松狀態(tài)下激起閱讀的主動性。
四、用表演來豐富體驗
學生親身參與所獲取的體驗最為直接,理解更深刻,記憶也更深刻,情感更豐富,這也正是提高學生對文本理解水平,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手段。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善于發(fā)揮學生的表演天賦,為學生提供更多親身體驗的機會,讓學生進入特定的角色、特定的場景。這樣的教學更加真實、更加有趣,不僅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參與熱情,同時更能讓學生從真實的場景中與作者進行直接對話,獲取直觀的感性認知。這樣學生對文本的認知與理解自然也不會只是浮于字面含義,而是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深切的感受。如,學習了《記金華的雙龍洞》,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扮演一個個導游員,為我們來介紹雙龍洞,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會文章的優(yōu)美,景色的壯麗。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對文本的深刻解讀,讓學生在獲取基本閱讀知識的同時豐富情感與體會。
五、用問題來誘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
小學生雖然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但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喜愛追根溯源,這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情感,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的內(nèi)在動力。為此,教師要善于運用提問這個法寶,在文章的重點處,在學生難于理解處、理解膚淺或是錯誤處提出富有探索性的問題,以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誘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以將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集中于問題上,引導學生帶著心中的困惑產(chǎn)生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性活動。如,在學習《翠鳥》一課時,讓學生思考如何來描繪翠鳥,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展開主動的閱讀。
參考文獻:
[1] 王麗.讓課堂激情飛揚——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激發(fā)的策略初探[J].儷人(教師),2014(9):9-9.
[2] 劉阿蘭.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激發(fā)的策略初探[J].未來英才,2015(5):234-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