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是況
【摘要】國考背景下,對幼師化學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化學授課的過程中對課程的難度進行劃分,創(chuàng)新教學的模式,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和動機,致力于提高幼師化學教學的質量,來適應國考考試的要求。本文基于國考的視角,探究幼師化學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關鍵詞】幼師 化學教學 國考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68-02
一、國考背景下幼師化學教學現(xiàn)狀
(一)幼師化學教學目標
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教師是中等幼兒師范學校教學的目的。國考背景下幼師化學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工作和生活當中能夠充分的運用這些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瘜W與環(huán)境、健康、能源領域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當前,幼師化學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等掌握自我學習的能力,同時又培養(yǎng)他們科學的世界觀。在一些實際情景中,運用化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此來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課程內容
在現(xiàn)有的化學教學體系中,化學的教學內容包括了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基本計算和化學實驗四部分。
(三)課程設置
當前,人教版的幼師化學使用的教材有上下兩冊,雖然分為兩個學期對幼兒進行教學,但是實際教學的時間只有一學期,而且每周只有一個課時。
二、國考背景下幼師化學教學問題
(一)學生的基礎低
國考主要針對的是大專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對于作為中專院校的幼師來說,化學基礎較為薄弱的中專生與大專生在國考中博弈缺乏一定的競爭力。
學生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認知這幾個主要的方面。化學學習能讓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技能,尤其是在意志品質的鍛煉上。根據(jù)相關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中職幼師學生文化的基礎與意志品質等基本素質呈現(xiàn)了下降的趨勢。幼師缺乏基本的科學能力,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不夠。這對學生的學習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這種情形下,學生的觀察、理解、思維、動手等科學探究能力一直不能提高。因此,導致了學生學習化學的基礎十分的薄弱。制約了化學教學的質量,它與國考背景下化學教學的改革不相符,不僅影響了教師化學教學質量,而且對學生的化學學習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二)課程教學時間短
國考背景下,在化學教學中主要是考學生學習化學實踐能力,在幼師的化學教學中,教材中已經為此安排了一章內容和一些選作實驗來供學生練習,但由于課時緊張、學生基礎差等種種原因,大多數(shù)教師舍棄了這些內容。導致幼兒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中,學習化學的知識結構和內容不夠深入,理論學習的內容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縮減,當前的化學課程的設置仍然處于基本概念原理教授學習的過程中,這些學習的內容零散,不利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并且掌握知識來解決化學問題。
(三)教材和教學理論有待豐富
化學是幼師文化課教學的基礎課程,當前,我國的化學教材特色不鮮明,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讓大多數(shù)的教師素質無法達到國考背景下化學學習的要求。我國教育大綱對化學教師專業(yè)技能的要求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絕大部分的教師專業(yè)技能十分的缺乏,我國幼師的專業(yè)化水平起步較晚,在經濟迅速發(fā)展的當下來說,新時期的幼師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還不夠深入。在化學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實驗設計、評價標準上沒有準確的界定。導致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無法提升,也讓他們很難在國考中脫穎而出。
三、國考背景下幼師化學教學改革思路
(一)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
1.堅持教學目標多元化
教學目標是教學雙方積極活動的準繩,是衡量教學質量的尺度。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對教師教的方式以及學生學的方式起著決定和制約作用。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要讓學生認識到知識學習的重要性,結合化學學習,將它與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注重學生化學學習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教學發(fā)展觀。對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設計要體現(xiàn)出科學的目標,積極落實各項教學實施的具體情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要根據(jù)學生學習反饋的效果而定。例如,以《鹵族元素》為例,首先制定出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氟、溴、碘的性質和用途。其次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對比鹵素性質,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并且能根據(jù)此現(xiàn)象總結。
2.堅持教學過程的科學化
運用最小的時間和精力來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是體現(xiàn)教學過程科學化的具體體現(xiàn)。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按時把課堂劃分為三個時間段,課前、課中、課尾。在課前的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的目標和任務,讓學生積極的準備。課中要積極的完成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學習知識。課尾要讓學生對課上的學習進行歸納、總結,達到知識消化的目的。問題的設計對化學教學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將對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教師在教授醋的用途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就提出問題: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會怎樣?發(fā)生什么變化?然后在課中講解的過程中結合具體化學實驗讓學生了解現(xiàn)象形成的過程,最后通過討論交流得出結論。讓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內在動力系統(tǒng)
1.激發(fā)化學的學習興趣
一是,通過實驗的教學模式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每一節(jié)課堂上抽出部分的時間讓學生上臺做實驗,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如在《甲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展示的不是由實驗員為學生準備的甲烷氣體,而是每個同學用自家的有機垃圾經過細菌分解出來的沼氣,盡管氣味難聞,但學生們仍樂在其中,情景真實而過程深刻,足以讓學生一生難忘。
二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生活的事物出發(fā),讓學生對化學改變人們的生活案例進行分析,化學和水源、健康、環(huán)保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化學知識,為社會科學的發(fā)展的做貢獻與國考的主題相一致。
三是,借助高科技的信息技術手段來豐富化學教學的內容,在化學的教學中引入幻燈投影、錄像、化學圖表、模型、實物標本為學生學習化學創(chuàng)設信息化的教學情境。多渠道,多形式,多側面?zhèn)鬏斬S富多彩的感性的知識,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tǒng)。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讓學生覺得學習化學情趣橫溢。
這一系列做法的結果是,大多數(shù)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喜歡上我的化學課,學生在上課時的積極性、主動性、與教師交流時的狀態(tài)、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會有很大的轉變。有的學生,特別是一些化學成績差的學生也取得了較大進步。
2.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情感
在化學的學習中,情感的認知能夠讓學生對學習的行為產生內心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制約了學生學習的行為。學習內在的情感體驗具體的表現(xiàn)是對于學習化學事物喜歡和討厭的心理感受。積極的情感體驗對學習化學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反之,這不利于化學的知識的學習與積累。化學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同時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為社會的發(fā)展提供了高素質的人才。積極情感的作用在這些科學家的身上已有了淋淋盡致的體現(xiàn),例如侯德榜與侯氏制堿法、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舍勒與氯氣的發(fā)現(xiàn)、凱庫勒與苯結構的發(fā)現(xiàn)、居里夫人與鐳的發(fā)現(xiàn)、諾貝爾貢獻與諾貝爾獎的由來、我國化學家合成牛胰島素等。通過這些科學家研究化學的成功經驗,對學生積極的引導和講解,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激發(fā)學習化學學習的內在的動力。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積極情感的營造促進了學生內心情感的轉化。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條件和機會,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教學相長因勢利導
掌握化學的教學方法,對化學實踐的教學活動十分的重要,在化學的教學中要積極的利用一些常見的教學方法,例如:化學史或化學故事引入。如在《蛋白質》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把雞蛋、黃豆等食品帶進課堂,開始了別開生面的探究,首先是巧取蛋清,然后分別加入食鹽和高濃度酒精,可以發(fā)現(xiàn)蛋清都變渾了,加水后一份變澄清而另一份卻繼續(xù)維持渾濁。如此神奇的變化吸引著躍躍欲試的學生,整個實驗室馬上變得熱鬧非凡,這樣蛋白質的鹽析和變性現(xiàn)象就自然而然地深入人心了。這樣學生學習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瘜W是一門實驗型的化學,化學教師運用這些形式教學方法來設計教學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化學學習中能夠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充分貫徹國考背景下教學相長因勢利導。
(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化學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學生可以通過課外實驗課關心自然,關心社會,關心生活,關心科技發(fā)展,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鞏固并應用所學習的知識,形成科學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比如在對“氨氣”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筆者并沒有以教材安排的順序為根據(jù)進行教學,而是首先在學生面前展示了一個噴泉實驗,然后告訴學生這種氣體就是氨氣,讓學生對為什么能夠形成噴泉進行思考,從而將學生探究的欲望以及好奇心激發(fā)出來。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地查找資料,自己動手進行實驗,并且將自己的見解發(fā)表出來,把最終將形成噴泉的幾個要素尋找出來,并且對氨氣的性質進行了初步的解釋。這時候筆者再引導學生“你能變一變噴泉的顏色嗎?”通過這種引導和點撥,可以使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積極主動,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而且對學生的探索精神還進行了有效的培養(yǎng)。
結論:
面臨國考的挑戰(zhàn),幼師的化學教學不應該墨守成規(guī),應該銳意進取,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本文通過對國考背景下幼師化學教學的學生特點和課程設置的分析,圍繞國考的命題精神,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進度、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強化等方面提出一些新方法、新手段、新思路,以此來增強幼師學生的化學學習的能力、在國考中的競爭力,為他們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翠航,朱旭東.教師資格“國考”研究熱點、問題與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5(09):97-102.
[2]古麗娜拉·哈德力別克.談實驗在幼師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38):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