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錦秋
【摘要】倘若將閱讀比作一種吸收方式,那么寫作則可以看做一種表達方式。初中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語文知識庫,使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得以啟發(fā),寫作教學則能夠幫助學生從該知識庫中提煉相應的素材,進行深入的創(chuàng)作加工。閱讀與寫作本身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兩者之間存在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通過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鑒于此,本文主要基于新形勢下新課程改革的有關要求,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整合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旨在為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提供相應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整合 閱讀教學 寫作教學
新課程改革提出,廣大語文教師需要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作為教學目標,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效的設計,全面提升語文教學的指導性。作為初中乃至于整個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兩個部分,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存在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閱讀教學可以為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思維與素材,使得學生寫作能力得以提升,而寫作能力的提升,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閱讀、理解,兩者之間存在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1]。所以,新形勢下如何整合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就成為初中語文教學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以學生為主體,合理整合教學模式
因為教師本身在年齡、認知水平以及社會閱歷方面與學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如果教師參考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設計,學生往往難以有效的理解相關內(nèi)容。因此,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綜合初中生認知能力、個性特征以及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整個教學過程中應當符合初中生認知水平與心理特征,在進行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整合的過程中需要彰顯重點,解放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共同提升。例如,在《威尼斯商人》教學進程中,教師應當綜合參考學生對威尼斯的認知情況,提前安排學生在課前熟悉相關內(nèi)容,在課堂中先安排學生開展創(chuàng)作型的閱讀,先后挑選班級中的學生開展個性化的閱讀,在學生閱讀的進程中讓學生去思考文章中不同人物對應的心理活動[2]。在上述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根據(jù)自己各個人物心理活動的理解來進行再次閱讀,然后讓學生將自己代入文章中的某個角色,用自己的理解來寫出自己在該情境中的心理活動。當學生寫完以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文章中的內(nèi)容進行比較,對比文章中所采用的描寫方法。在上述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前讓學生去理解威尼斯相關情況,為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發(fā)散,通過對比自己的隨筆與文章內(nèi)容,能夠進一步掌握文章作者的寫作技巧,真正實現(xiàn)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共同提升的目標,可謂一舉兩得。
二、以閱讀促寫作,深入挖掘?qū)懽魉夭?/p>
雖然廣大語文教師都明白閱讀教學可以為學生寫作提供眾多素材,但在實際教學進程中,教師通常都是基于閱讀教學的層面來開展教學,教學過程中僅僅是針對閱讀文章。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本身的社會閱歷相對較為有限,要想有效促進學生閱歷與知識儲備的增長,閱讀是最為主要的途徑。這就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把學生作為主體,主動為學生營造愉快、和諧的閱讀環(huán)境,在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引導學生主動感受、欣賞以及評價文章,更為深入的挖掘?qū)懽魉夭?,促進學生寫作素材的不斷積累。比如,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范讀、多媒體課件等模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聆聽與感悟,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能夠主動投入到閱讀教學過程中來。然后基于學生對閱讀的真實感受與實際體驗,引導學生去聯(lián)系生活、認知社會,讓學生有感而發(f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用筆來記錄內(nèi)心的所感、所想。除此之外,課余時間,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愛好與興趣,向?qū)W生推薦一些知名的課外讀物,使得學生逐漸涉獵國內(nèi)外優(yōu)秀名著、報刊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教學過程中,只要學生有所想,教師就需要鼓勵學生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情,只要這些文筆感情真摯、發(fā)自肺腑,教師就需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與鼓勵。
三、以寫作促閱讀,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
通過拓展閱讀的范圍,能夠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寫出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反之,通過寫作則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兩者之間存在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聯(lián)系。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不僅需要主要以閱讀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還應當以寫作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真正實現(xiàn)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升的目標。例如,教師在進行《背影》教學以前,先引導學生去了解該種類型的文章,并嘗試模仿寫作,然后教師再針對學生作文進行系統(tǒng)的指導,提出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學生的親自嘗試與教師的指導,能夠讓學生清楚的意識到自身在寫作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教師再指導學生學習《背影》,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去審視朱自清所采用的敘事結構與抒情手法。動作描述屬于《背影》一文的經(jīng)典部分,文章中父親越過月臺為兒子買橘子的動作成為經(jīng)典,這一內(nèi)容讓多數(shù)讀者潸然淚下,如此真實感人、催人淚下的情感是如何表述出來的?讓學生分析父親買橘子時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這位父親對遠行兒子的擔憂,臨行之前也要為兒子做點事的內(nèi)心活動。在了解上述問題以后,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學生在學習文章以后能夠意識到該種類型作文的寫作需要構思想要表現(xiàn)人物是什么性格及內(nèi)心活動,并為自己設計的人物安排恰當?shù)某鰣霏h(huán)境,明確主要動作后認真審詞,直至所用詞語可以準確表達人物的某個行為或動作為止[3]。在實際寫作進程中,學生可以對《背影》文章中所采用的各類抒情方法、主體結構進行更為深入的領悟,并逐漸應用于閱讀過程中,使得未來更為關注文章的細節(jié),在長時間的閱讀、寫作過程中,促進自身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兩個不可分割的主體。對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應當意識到兩者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積極通過多方面措施,針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修永.探究新時期初中階段語文閱讀方面教育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9:104.
[2]蘇亞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23+18.
[3]黃曉山.課外閱讀與拓展訓練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