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就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隨著初中語文課堂的改革,自主學習方式被教師放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課程改革規(guī)定,我們要提倡自主閱讀,并要重視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沒有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限制了學生自主能力的發(fā)展。本文以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為實踐平臺,對如何根據(jù)初中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做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學習;閱讀
一、對主動閱讀的認識
何為主動性,它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這樣的學習過程是放松的沒有內心負擔的,并且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伴以情感的體悟。在自主的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批注閱讀、強化“閱讀反思”、注重延時評價、設計開放問題,以及給學生自主選擇語言的信息的機會、給學生發(fā)表獨特見解的空間、給學生實現(xiàn)思維互補的平臺。這樣,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獲取知識,這樣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強制灌輸?shù)?,而是可以牢固的記憶知識并加以運用的技能。
二、如何更好的將自主閱讀實踐于課堂教學
1、讓學生掌握閱讀的自主權。在教學工作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自主學習范圍。教學材料是固定的,不論是老師或者學生都無法進行選擇。因此,我們就要為學生提供更為自由的閱讀方式,尊重學生的閱讀意愿。首先,提倡在學生閱讀之前不要給學生提出問題,而是讓學生單純的投入的閱讀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得到自己的感悟。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學生來說是放松的,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各抒己見。其次,在閱讀的過程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閱讀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會不斷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選擇默讀,而還有些學生更傾向于朗讀的方式。讓學生選擇一個更適用于自己的閱讀方式,能夠使其更好的融入到文章中,獲得更好的閱讀感悟。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積極性。筆者葉圣陶先生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最主要的是訓練語感,也即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在教學的過程中推薦使用誦讀法進行訓練。誦讀是將文字傳達給學生的情感感悟,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誦讀更是情感的傳達方式,將優(yōu)美的詩句,意境傳達給學生,增加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學生并不是不喜歡誦讀,而是沒有得到積極的正確的引導。這就要求教師要從自身出發(fā),給學生做好示范工作。根據(jù)文章內容及意境或是鏗鏘有力的誦讀或是低唱慢吟的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置身于誦讀的意境中,激發(fā)情感感悟,得到熏到,培養(yǎng)積極的閱讀學習習慣。
3、在學習中通過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的重要性。在新課程的教學大綱中也提到了合作的學習方法。提倡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互動性,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共同達到學習目的,以團隊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在實踐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想在團隊中得到大家的認可。這就會導致在動機明確的前提下,學生閱讀的更加投入。例如,在《故宮博物院》這篇課文中,從網(wǎng)上剪輯一段“故宮博物院”的視頻,在講完課文后讓學生進行自由結組制作配音說詞。在結組時對于一些上課太過活躍的學生也沒有進行干涉,給以學生充分的信任。然后依次由學生以組為單位為大家表演,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上臺展示自己的機會,從而增強閱讀興趣。又如,學習《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引導學生去感受純真、美好的情感,然后編成小課本劇,分組排練,從最后的表演來看,學生都很用心的進行了編寫,尤其是盲孩子和影子的對話及動作設計得非常好,更是把孩子們的視野引向了課外,引向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充分說明,通過分組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動機,更加明白了閱讀的重要性。
4、通過說、寫訓練表現(xiàn)自主閱讀。閱讀并不只是欣賞文章,更是將“聽、說、讀、寫”更好的結合在一起。閱讀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學生能夠將知識學以致用,同時讓閱讀更好的服務于教學工作。“聽、說、讀、寫”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在《課程標準》中提到了初中生對普通話的運用,要求這一階段的 學生,能夠運用標準的普通話表達中心思想,在特定的場合能夠順暢交流,并且在交流的過程中有條理性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奥?、說、讀、寫”是不可分割的,寫就是學生自己閱讀成果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將誦讀的感悟通過寫表現(xiàn)出來。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這篇課文時,給學生布置一篇作文,內容以“如果我進入桃源生活”這樣的主題,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結合自己的感悟,進行創(chuàng)作。進行這樣的有針對性的訓練,讓閱讀更好的服務于學習中。
三、課內閱讀向課外延伸是自主閱讀永不枯竭的動力
培養(yǎng)自主閱讀習慣必須向課外閱讀延伸,因為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特別強調對課本上文章的精講精讀,結果使學生的閱讀視野狹窄對閱讀失去激情。因此,我們教師要千方百計把閱讀視野引向課外,引向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加大課外閱讀量,鼓勵讀有益的書和各種報刊雜志,鼓勵學生在網(wǎng)上閱讀,學生從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從而提高語文的素養(yǎng)。
四、結語
以上所述僅是筆者教學工作中的一些淺顯認識。在教學工作中充分認識到自主閱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并且作為培養(yǎng)重點對學生進行訓練。在教學中我們更要充分利用好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進行實踐,總結經(jīng)驗,將新的課程理念逐步帶入到實踐中,為教育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使學生能夠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1] 劉青霞.農(nóng)村中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11).
[2] 葛琛靜.試論初中學生自主閱讀調控力的培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2012.
[3] 王靜怡.初中語文閱讀自主學習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