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貴陽市第四十一中學 王小平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貴州省貴陽市第四十一中學 王小平
從本質上講,分層教學法是對全體學生的一種深入了解,自實施新課程標準以來,就一直強調教學中要做到以人為本,要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尤其是數學課堂上表現得尤為充分。分層教學就是以因材施教為根基,教師根據學生現階段的學習能力、知識掌握程度,科學地進行分層教學。近幾年,分層教學在數學教學中廣泛實施,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初中數學;分層授課;分層指導;實踐研究
每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這是客觀存在,無需質疑的,如果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傳統(tǒng)教學的“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必然會造成一些學生“吃不飽”,一些學生“吃不好”,久而久之,會產生厭學的心理。新課程標準提出了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自己的認知中得到最好的發(fā)展,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學生學習狀況的兩極分化。我根據自己多年的初中數學教學經驗談一下自己的做法。
初中每位學生的知識基礎程度不一,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能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學生知識基礎相同的學生歸成一個層次,針對性地去教學,這樣就可以保證分層教學法可以更好地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教學。所謂的分層教學法就是根據教學的總目標以及學生的具體層次,把總目標分成各個不同的分目標來教學。
在實踐教學中要充分理解分層教學法的含義以及要達到的目標。分層教學要做到:學生分層、授課分層、分層指導。教學是項繁雜的活動,把分層教學法實際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實現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把每一項工作都充分做到位,在分層教學中不要急于求成,造成事倍功半。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學要求。
如在教學《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組》這一單元時,我就采用分層教學法來輔助課堂教學。首先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將他們分成A、B、C三個不同的層次,設計三個問題作為本單元不同的切入點,從不同的角度彰顯課堂的全面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時,對于C層次的同學,希望他們能獨立完成下列填空及類似習題:(1)已知:6>4,則:①3 +6____3+4;②6+(-7)____4+(-7);③6·(+2)____4·(+2);④6·(-6)____4·(-6)。對于B層次同學,要求他們能夠根據下面的式子對不等式的基本性質進行歸納總結,并用文字語言進行概括。已知:a>b,則:①a+3____b+3;②a-4____b-4;③a·(+4)____b·(+4);④a·(-5)____ b·(-5)。對于A層次同學,要求他們能夠用數學式子將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表示出來。
教育是與時俱進的,而教學方法也是與時俱進的,在分層教學的課堂上,為了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課題積極性,教師要注意把知識點分解成多個小問題,然后合理地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勇氣搶答問題。課堂上,我一般都是先讓基礎知識比較弱的C層次的學生回答基礎問題,這樣C層次的同學就會有信心學習,積極地聽老師提問深層次的問題,然后提問B層次的學生問題,最后讓A層次的學生來補充問題的知識點。
如“勾股定理”這一課,教師在課前必須了解這一知識點的教學大綱要求:學生需要掌握“勾股定理”的推導過程,并且能夠很好地運用它。教師在上課時先提問C層學生的基礎要點,接著適當延伸提問B層次的學生,然后讓A層次的學生進行補充。B層和C層學生的思維都受到一定的啟發(fā),以活躍他們的思維,更好地促進他們理解公式的推導并學會運用勾股定理。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必須借助分層教學法,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展開針對性的分層教學,開展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該方法講究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性加以引導,以此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實施分層教學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數學教學質量得到一個質的提升。
[1]初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李保梅.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1).
[2]“分層遞進”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嘗試[J].張衛(wèi)華.內江科技,2010(09).
[3]初中數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與措施[J].張麗華.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1(01).
[4]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李志軍.當代教育論壇,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