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敏
摘 要: 閱讀能力是初中生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如何更好地讓學生提升閱讀能力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學本課堂這一教學方式正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作者認為教師可以借鑒這一模式通過課堂實例進行閱讀能力訓練,并將教學過程擴展到課外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guān)鍵詞: 中語文 學本課堂 閱讀能力
學本課堂,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習者學習為本的課堂。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學習者不單純指學生,而指教師、學生和其他參與者。也就是說,在學本課堂中,沒有純粹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是以學生的身份加入學習的。而這正和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切合。為達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初中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的要求,教師有必要引入這一新穎的教學方式。如何使閱讀在學本課堂展開過程中更具策略性呢?筆者認為可分為以下幾步執(zhí)行:
一、提升自身素質(zhì),營造閱讀氛圍
在學本課堂中教師作為教學的參與者加入學習,因此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飽讀詩書,用豐富的語言藝術(shù)感染學生,使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樂趣。教師選取文章時一定要使課內(nèi)學習的文章與課外展開的文章之間存在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度,通過課內(nèi)學習的文章打好學生閱讀的基礎(chǔ),通過課外文章增強學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應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營造學本課堂的氛圍,教師應該更多地了解學生,成為他們的朋友。
如筆者在開展初中人教版《論語十則》這一部分教學時,就參照綜藝節(jié)目中完成任務的形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搜集一則喜歡的論語句子集一分,讓學生在課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再給予學生一定的分數(shù)鼓勵。在分享時,每一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也把喜歡的句子在課上和學生分享,和大家學習。這樣就能使學生享受課堂學習的樂趣,教師在學習時可以通過學生積攢的分數(shù)認可學生。
二、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主動閱讀
新課改明確說明學習的主體是學生。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shè)計時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閱讀材料必須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作品。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想辦法提升學生的興趣。針對這一點,筆者認為在執(zhí)行過程中可有多種辦法,首先要將多種閱讀方式相結(jié)合,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同時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時,抓住學生的心理,讓學生在學本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享受閱讀,自發(fā)地進行閱讀學習。
如筆者在進行學本課堂教學設(shè)計時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當”老師,在每一周的閱讀課上讓每一個學生輪流將自己所閱讀的文章或者所掌握的閱讀技巧介紹給學生及教師,教師和學生一起在下面聆聽和提問,從而真正使學生成為學本課堂的主體。
三、采取多種方法,展開閱讀策略
在學本課堂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帶領(lǐng)學生掌握閱讀學習的策略。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教學方法是細節(jié)學習法。這種學習方法使得教師與學生通過學習文章的細節(jié)一起進入學習狀態(tài),提升閱讀能力。
例如,針對朱自清先生所寫的《背影》中對于父親背影的描寫,細節(jié)之處是充滿張力。筆者在和學生一起學習的過程中,就引導學生一起找出文章中出現(xiàn)的“背影”,然后進行比對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感受作者情感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基本的感悟,然后再和學生一起對文章的高潮部分:“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進行探究,再讓學生體會“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這一部分作者情感的變化,逐步引導學生領(lǐng)悟文章中重點字詞的含義,形成認知上的突破口,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文章的感染力,從而產(chǎn)生共鳴。
四、舉辦多種活動,使閱讀更有趣
閱讀是一項有意思的學習,學本課堂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他們享受閱讀。為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基礎(chǔ)能力以后,可以舉行一定的活動,以展示每一個學生閱讀的成果,進而激勵他們更努力地學習。為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組織了以下活動:
如“我讀你猜”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一定的小組,舉辦類似于中央一套“漢字聽寫大會”一樣的活動,在班級內(nèi)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組成參賽隊伍,教師作為主持人給學生讀若干文章,讓學生猜所寫的景物等,這樣學生聽起課來會更認真,在訓練的過程中也能增強自身的寫作能力。
五、結(jié)語
學本課堂是閱讀教學的新形式,其更關(guān)注學生本身,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開展文本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傳授其閱讀的方法。這樣學生閱讀的時候就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在教師的陪伴下提升自身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蔣軍晶.語文課上更重要的事——關(guān)于單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
[2]金坤榮,徐新穎.讓閱讀課堂質(zhì)樸厚實起來——以《變色龍》中的閱讀教學為例[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