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從桂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互動生成教學,需要廣大教育者潛心鉆研教學對象、內容與教學方式諸多方面的因素,尤其需要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基礎與思維特點,巧妙搭建合適的學習載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加以引導與點撥,以促進學生沿著新課程既定思維方向進行發(fā)展。在這一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以及學生合作互動討論等方面,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地進一步提升,提高學生數學文化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互動生成 初中數學 有效性 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21-01
隨著素質教育進程的不斷深入與推進,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也得到了飛速發(fā)展,以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為主要導向的教學研究變得勃勃生機。在初中課堂教學中,互動生成教學模式得到了廣泛運用,并得到顯著成效?;由?,顧名思義即是在課堂教學中得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動態(tài)互動生成為主要形式的一種教學方式,“互動”強調的是師生、生生多角度、多層次的進行交流,“生成”主要強調的是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既注重學生學習體驗,又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初中課堂教學中運用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有效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在感悟數學樂趣與魅力的同時達成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
1 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影響初中數學課堂互動生成教學的主要因素之一。現(xiàn)如今,仍有不少教師存在錯誤思想與觀念,認為教師職責應當是知識的傳授者,而非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引導者與促進者,所以,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主導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可以說講授與解釋知識已成為了目前初中課堂教學的主要教學模式。教師教學觀念是落實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基礎,先進的“互動生成”課堂模式應當從教師教學觀念著手,將學習主導權重新歸還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主動學習探究。只有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才能從根本上實施課堂互動生成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教學效率。一名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應當具有先進的教學思想與教育觀念,善于同學生互動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出教育教學效果。這些先進教學觀念都與課堂互動生成教學模式相聯(lián)系,并有許多契合點,可見教師教學觀念是實施課堂互動生成教學模式成功的關鍵。
2 創(chuàng)設互動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
數學講究實事求是,強調客觀實在,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導演與編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唯有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教師務必發(fā)揮好導演與編者的作用,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一是入情,強調教學方法應當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與心理特征;二是入理,即所選擇的教學材料應當服務于教學內容。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課堂互動生成教學模式時,教師應當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實例為情境進行課堂教學的導入,以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與學習激情。例如:在教學平面幾何平行線這一章節(jié)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以學生生活背景為切入點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實現(xiàn)課堂教學生活化與趣味化,如可讓學生自主觀察練習題中的一組平行線,讓其分析這組線位置特點,然后再讓其與相交線進行對比,從而概括總結出平行線定義;在執(zhí)教“圓的概念”這一節(jié)時,教師可通過教學實驗進行教學,讓學生自備一條一定長度的細繩,將其一端固定住,另一端則用鉛筆栓住,拉緊繩索,移動筆尖,并說出所畫圖形的形狀,讓學生在自主實踐與動手操作中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與數學學習能力,達到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與發(fā)展,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出一大批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與建設者。唯有這樣,才能全面落實課堂互動生成教學模式,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率。
3 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加強師生生生互動
互動生成教學強調的是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想要全面觀察互動生成教學模式,就需要建立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這樣不僅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還提供了學生合作探究的機會,同時還有助于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由于學生學習能力各有不同,有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進度快,也會有遇到有困難的合作學習小組,針對這種不均衡狀態(tài),老師應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在監(jiān)督與巡視的過程中應當起到點撥提點的作用,引導學生突破難關、解決難題。這種點撥與引導在于激活學生思維,拓寬學生解題思路,突破教學重難點。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的證明”一課時,教師可以以合作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效仿古代數學家趙爽剪拼方法證明勾股定理,教師參與學生活動中,對其進行幫助與指導,讓學生在展示分割與拼接過程中完成拼圖活動,組員之間相互交流意見,從中受益。通過集體拼圖活動,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教學活動的機會,建立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加深學生對勾股定理的理解,體會數學中的數形結合思想。此外,這種合作探究方法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進取精神,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從而拉近師生距離,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與發(fā)展。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課堂互動生成教學中,教師應當緊扣教材內容逐個擊破,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主動性,活躍學生思維,拓寬學生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深度與廣度,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學習的魅力與樂趣,并加強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從而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金麗麗.動態(tài)生成的初中數學課堂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 吳小兵.初中數學課堂動態(tài)生成式教學的研究[D].魯東大學,2013.
[3] 張華.“互動生成”構建初中數學有效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6:16.
[4] 張少青. 數學概念課互動生成教學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0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