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春
摘 要:初中生物具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也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在生物教學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實驗,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有助于學生的生物學習,其中對學生進行分組,采用分層合作的教學方法,也充分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分析了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分層合作教學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分層合作教學;應用
分層合作,顧名思義就是按照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學習能力、個性特征等為劃分依據(jù),對學生各方面的層次進行檢驗,之后再按結果對學生進行分組,通過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來實現(xiàn)生物分組教學的目標,這個過程既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比普通的實驗教學方式達到的效果要更好。分組實驗中分層合作主要是小組成員的劃分以及實驗中的分組合作內容。
在進行分組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采用分層合作的學習方法,因此對于學生的分層就很重要,要將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等作為分層的依據(jù),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根據(jù)學生不同方面的差異進行小組的劃分。通過組內成員相互間的合作,完成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一般一個組內會由5~7名學生組成,組內的成員在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在給學生進行分組的時候,老師要充分考慮差異性,且差異要在合理的情況下,組內學生的平衡性要掌握好,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這個相對公平的環(huán)境下,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水平,通過競爭、吸取別人的長處等來實現(xiàn)自己能力的提高,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初中生物老師在分組時,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在分層合作學習時老師要注意觀察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的實驗能力,依據(jù)學生的實驗能力進行分層,老師再進行小組教學。一般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學生的學習水平較好,本學科的大部分知識學生都已經掌握的,具備堅固的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對新鮮事物具有好奇心以及接受能力,能夠很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實驗時又要具備很好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能力,熱愛生物實驗的學習。第二個層次就是對本學科的知識掌握水平一般,對于拔高的知識不知道,只有常規(guī)和基礎的知識掌握得較好,在實驗中缺乏很好的動手操作和觀察能力,表現(xiàn)一般,但是學生本人的學習態(tài)度非常好,能夠認真、努力地學習。第三個層次就是學生對本學科的知識掌握水平較差,在實驗時能力也比較差,不認真、努力學習的學生。按照這樣的分層標準,老師在分組時,一個組內要確保這三個層次每個層次水平的學生都有,保持分層的平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分組合作進行實驗和學習。
比如,初中生物中“觀察細胞(種子)的結構”中,在做實驗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玉米種子,使用放大鏡觀察其結構,以這個實驗為例,下面是具體的教學方法:首先,依據(jù)學生的分層,老師也要將教學目標定為三個層次,其中最基礎第一層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方法以及實驗的步驟。實驗中觀察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對于這方面的訓練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使用放大鏡觀察事物來實現(xiàn)。第二層的教學目標屬于對學生進行提高的,需要通過訓練讓學生掌握實驗的技能,老師要讓學生使用放大鏡,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第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在掌握了基礎知識后對其進行拔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老師可以讓學生對用放大鏡觀察玉米種子結構的這個實驗是否可行做出自己的評價,并能夠對觀察出來的玉米種子的結構自己做出總結。其次,對于實驗中所使用的實驗材料也需要在實驗過程中進行分層處理,在選擇玉米種子時,首先要確保其質量優(yōu)良,減少其本身對于實驗的影響,確保實驗結果是準確、有效的。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分層合作教學在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的重要性,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通過分層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組內吸取別人的長處,通過合作學習、解決問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可以調動學生對生物實驗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另外,通過分層的教學目標設定,能夠有針對性地提高每個層次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實驗水平,通過組員的不斷努力,不斷促進分層合作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滿足新課改對學科教學以及學生能力的要求,讓學生生物學習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韓檬檬.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分層合作教學的運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4(8).
[2]劉敏.分層合作教學在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的實踐[J].教學與管理,2014(8).
[3]秦義勇.探究分層合作教學在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的相關對策[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