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珍卷
摘要:長期以來學生害怕作文,作文成了他們的學習上的討厭鬼。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不注意指導學生觀察,用自己的筆寫真實的事、寫真實的人、寫真實的情,而是教學生考前背范文,考時搬范文,以至于學生亂套范文,習作的基本功差。本文結(jié)合個人寫作教學實踐,淺談幾點對小學寫作教學的體會和思考。
關(guān)鍵詞:小學生;寫作;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58-01
寫作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本文結(jié)合個人寫作教學實踐,淺談幾點對小學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
1.教學時間的創(chuàng)新利用
鑒于我國的教育評價機制,仍然是以考試作為主要的手段,特別是在高考這根無形的指揮棒指引下,教師還都把眼光緊盯試卷,緊盯考點。在每一個可能考到的字詞句上狠下功夫,生怕不夠全面漏掉了任何一個知識點。有時,為了記住一個考點教師會不遺余力地大講特講,學生當然只能跟著老師大背特背了。這樣下來,一節(jié)課四十分鐘完全就是知識大串講,即便如此,有的老師還甚感四十分鐘太短,一周六節(jié)太少。但是這樣充分利用時間,對學生積累素材,寫好作文有多少幫助呢?學生頭腦中有的只是零碎的知識點和一個個干巴巴的字詞句,這些絲毫無益于學生下筆成文。針對這種情況,本人認為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首先就要在時間的利用上進行創(chuàng)新,把有限的時間擠出一部分來讓學生閱讀、思考、感悟。著名語文特級教師袁衛(wèi)星老師在這方面就進行過大膽嘗試。他從每周五節(jié)的高一語文課中抽出一節(jié)專門用來開設"西方文學中的人文尋思"這么一個專題。盡管該專題看似與語文課相去甚遠,與語文的考點相差萬里。但事實證明袁老師的時間安排非常有效。正是袁老師的這種時間創(chuàng)新利用,才使得一位原本作文十分困難的學生在作文競賽中奇跡般地脫穎而出。本來看似"荒廢"的一節(jié)課卻產(chǎn)生了巨大的效應,這不能不歸功于袁老師在時間利用上的大膽創(chuàng)新。
2.激發(fā)寫作興趣,讓學生通過全景式的觀察與體驗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豐富的多彩生活,為寫話提供了豐富翔實的材料。因此,語文寫作教學要對準生活,讓學生自覺投入到生活中去,開拓視野,讓學生在多彩的生活中不斷增強表達的欲望。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自然而然也會隨之提高。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開辟廣闊的學習天地,創(chuàng)設體驗的實踐載體和平臺,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生活、激發(fā)情感。如,可在寫作前,結(jié)合日常的課外活動,多組織學生搞一些相關(guān)的趣味小游戲,讓學生通過全景式的觀察與體驗,全身心地去體會、感悟、挖掘最熟悉、最能打動心靈的東西。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學會觀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細致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zhì)量。如,要教學生描寫菊花,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視覺,親自去觀察菊花的形狀、顏色;通過嗅覺,親身去聞菊花的花香;通過觸覺,親手去摸菊花的實體;通過味覺,親口去品嘗菊花的滋味。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更加真實,更加洋溢真情實感。
3.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促進學生寫作的興趣
小學生受年齡特點及認識水平的制約,教師教學寫作時過于呆板、無趣味性,就不能吸引學生,學生也就不會樂意去寫.。因此,孩子們的寫作往往需要教師提供一定的情境來以增強學生寫作的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利用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賞來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利用游戲來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利用生動的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還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創(chuàng)設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種方法,教師都有應以能夠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興趣為最終目的。例如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情境。由于是玩游戲,學生的興趣非常高,都積極主動地交談起來,議論活動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參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以是如何做的,以及旁邊的同學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情緒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覺中學生就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內(nèi)容具體,語言也比較生動,學生經(jīng)歷了活動的全過程,真實體驗了其間的樂趣,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當當然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有情可抒,再也不會感到作文是一種痛苦的事。游戲活動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寫作素材,又營造了寬松的氛圍,增加了學生寫作的興趣,減少了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讓學生樂于寫作。
4.重視文字訓練,提倡"以我手寫我心"
中年級的學生,在語言方面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基本上已經(jīng)能簡單清楚地表述一件事。但是這對于寫作來說還是不夠的。因此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還要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文字訓練,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如何對學生進行文字訓練呢?我認為,對學生進行各種詞語運用訓練和對各種句式的運用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在詞語運用訓練時,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如我在教學用近義詞進行詞語訓練是這樣做的:"出示句子'我馬上跑到了體育室觀看比賽。'在橫線處可填多個近義詞,如立刻、趕緊、連忙、飛快……"從不同的詞語中讓學生感受句子的感情色彩,使學生懂得如何靈活地運用詞語。另外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各種句式的運用訓練。同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去說,它所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如陳述句:"他生氣了。"疑問句:"他生氣了嗎?"反問句:"他難道生氣了嗎?"設問句:"他生氣了嗎?沒有。"等等句式。還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種意思。如:"小花貓打碎了花瓶。"變成把字句:"小花貓把花瓶打碎了。"變成被字句:"花瓶被小花貓打碎了。"幾種說法,意思不變,運用在寫作上就會變得靈活生動。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進行文字訓練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寫……"葉圣陶先生的"思"和"感",就是對客觀生活的認識和思考。在作文寫什么的問題上,過去追求"立意要高",人物精神要升華,事件要寫光明,從而導致言非真言,人非真人。我認為,只有淡化主題,提倡寫真,學生筆下的東西才是"個性化的、自然的,是充滿特點的真情和情趣,沉浸著笑語和淚珠"(冰心語)。貼近生活,立意求真,這是我們退出作文程序化教學還小學寫作教學以正道的重要之途。
總之,作文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教給學生寫作技巧的同時,更應注意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qū)懗龀錆M真情實感的好文章。雖然生活在學校的學生,接觸的寫作題材或許要窄一些,但是小學作文教學卻有著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陳云.小學作文教學與評價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
[2]張璐.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D];華中科技大學;2009.
[3]孫建香.小學作文教學中"模擬情境"創(chuàng)設的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