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聰
[摘要]口語交際是最基本的交流手段?!缎W語文新課標準》中強調,要加強對小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規(guī)范小學生的口頭語言及語言習慣等。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師對口語交際概念混淆等原因,使得口語交際教學存在諸多問題。為了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加大口語訓練的強度,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情境,拓展口語交際的深度和廣度,加強口語實踐的針對性,重視對口語交際效果的評價。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年級;口語交際;指導策略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課的目的是培養(yǎng)接受能力和發(fā)表能力?!卑l(fā)表能力即口語交際能力。口語交際是簡單、直接、有目的的語言交際活動,是將個人的思想情感傳遞給他人的過程。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時期。中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開展語言交際活動,使學生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增強與人溝通和交往的能力。
一、正確理解口語交際的內涵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是語文教學的根本??谡Z交際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具體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口語交際活動的開展,規(guī)范和發(fā)展學生語言,培養(yǎng)學生包括聽說能力在內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文明交際素養(yǎng)的一種教學過程。也就是說,口語交際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審美價值觀等,并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與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緊密結合。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口語交際是聽與說的互動過程,是一種信息傳遞的雙向活動。交際雙方的信息交流涉及多個方面,要求說者表達清楚,情緒得當,并且根據聽者的接受能力、情緒、狀態(tài)和環(huán)境氛圍等作出相應的言語調整;聽者則需對說者及時作出回應。口語交際是互動的語言實踐,具有情境性、即興性、組合性等特點。在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口語交際的內涵和特點,注重口語交際的實踐性訓練。
二、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
1.教師對口語交際理解膚淺。一些教師對口語交際的內涵缺乏深入理解??谡Z交際不是口頭作文,也不是學生的聽話、說話練習,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并不能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只是鍛煉了傾聽和表達能力而已。
2.缺乏有針對性的口語訓練。日常說話并不能代替口語交際訓練,只有開展有效的訓練才能提高交際能力??谡Z交際訓練缺乏目的性、針對性、強度性,脫離中年級學生的學習實際,是現階段口語交際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3.教學評價欠缺。許多教師認為,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是評價其語言運用的能力,這一認識是片面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僅包含語言運用能力,還包括與人交流等能力。因此,教學評價的側重點也應放在口語交際的效果上。
4.忽略師生間的交流。在口語交際課堂中,一些教師操控整個課堂的進程,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其實,口語交際并非學生或者教師單向的信息傳輸過程,教師不要將口語交際課上成口頭作文課,要重視師生間相互交流的過程。
5.不注重教學技巧。教學中,一些教師過分依賴教材,將口語交際教學當作普通語文教學,不注重教學技巧,缺少情景設定,致使口語交際模式單一化,教學缺乏層次,學生的思維受限,最終使得教師和學生對課程學習失去興趣。
三、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
1.加大口語交際訓練的強度
口語交際訓練應貫徹語文教學的始終,形成完整的訓練體系。可以由日常交際活動入手,如買東西、打電話等等。每周固定的口語教學課時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必要保障。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口語交際課引導學生寫日常話題,適時向學生傳授表達和交際技巧、規(guī)范用語等,將口語交際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的生活,全面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2.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訓練的情境
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才能產生口語,口語交際訓練也要置于特定的情景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不同的生活情境,如買東西、安慰同學、說說家鄉(xiāng)特產等等;創(chuàng)設互動交流的情境,如交流喜歡的明星、談自己的愛好;創(chuàng)設表演的情境,如當小導游、進行角色表演等等。創(chuàng)設情境時可以由多媒體引入,或者由教師用飽含感情的語言進行描述,亦或是通過不同的活動進行設定。特定的情境不僅給學生營造了口語交際的氛圍,而且激發(fā)了學生交流的興趣,有利于全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拓展口語交際訓練的深度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非常必要。教師要重點挖掘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口語交際資源。大量的口語交際資源都隱藏在閱讀材料中,可以結合實際教學的需要將教材中的某些口語交際話題設計成口語交際活動,以此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如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講名人故事”,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神話傳說故事會”,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小小新聞發(fā)布會”等,都可以設計成口語交際活動,并利用某一段時間強化訓練一個口語交際主題,集中訓練某項口語技能。
4.擴展口語交際訓練的廣度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也是一個多層次的動態(tài)結合過程。小學中年級的口語交際教學應注重訓練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指導學生掌握交際的技巧、方法、策略等等,實現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達到互相啟發(fā)、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師也應重視發(fā)揮家庭的作用。家長是教師的好幫手,與家長多一些交流有助于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強化學生的口語訓練。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同,生活是口語交際最好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拓展學生的口語實踐,可以布置一些日常的交際作業(yè),如體驗售貨員的日常生活、飯店服務員的接客點餐服務,或者考察某家文具店的銷售情況等等,以此拓展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的語言實踐。
5.強化口語交際實踐的針對性
口語交際訓練有自己的特殊性和針對性,它與語文思維聯系緊密。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要挑選適宜的話題指導學生進行訓練,教學層次要突出,難度要有梯度,要與生活聯系緊密并具有趣味性。其次,要有計劃地通過多種途徑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如通過口語交際專題訓練使學生系統、快速地掌握口語交際的有關知識,提高交際技能。再次,要鼓勵學生朗讀并背誦精美的篇章、意境優(yōu)美的詩歌散文、名人著作等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將鑒賞和感悟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實現語言的積累。
6.注重對口語交際效果的評價
教師評價是口語交際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教師評價不應局限于語言表達的層面,而應注重對交際效果進行評價。語言能力不等于交際能力,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從語言內容、語言能力方面進行評價,還要置于具體的語境當中,評價學生語言的得體性、表達藝術性、交際能力的發(fā)展狀況、口語交際的實際效果和意圖等等。如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學生是否規(guī)范文明用語,態(tài)度是否端正,是否善于傾聽,是否尊重他人的觀點和看法,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否有技巧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評價不能總是針對個別學生,要觀照全體學生,要平等公正,給予每個學生練習的機會,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在評價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用語文明、學會理解、懂得尊重。這樣既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口語交際潛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口語交際教學要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緊密結合。中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應在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交流、溝通等能力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為人處世、臨場應變、傳情達意等綜合能力和基本素養(yǎng)。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擔當好交流者、組織者、引導者的教學角色,通過不斷優(yōu)化教學策略使口語交際教學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曉虹.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3(1).
[2]王銀梅,張恒河.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及訓練策略[J].學科教學探索,2003(11).
[3]龍運西.如何讓“口語交際”教學落到實處[J].零陵學院學報(教育科學),2003(1).
[4]劉小霞.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教文匯,2007(8).
[5]高梓梅.論語文教學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
[6]張清.語文教學中的口語教學淺探[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4).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