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琴
摘 要:音樂欣賞是音樂課程的重要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提升學生音樂審美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首先分析了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并具體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等幾個方面探討了完善音樂欣賞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音樂教育;欣賞教學;作用;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111-01
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是擴大學生音樂視野,提升音樂審美能力,發(fā)展音樂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途徑。但就現(xiàn)狀來看,音樂欣賞教學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視,尚未發(fā)揮其應有的音樂審美教育作用。分析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探討完善音樂欣賞教學的路徑,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職業(yè)學校音樂教育的主要目標為培養(yǎng)具有一定音樂素質的音樂欣賞者,教學實踐中,我們需重視如何更全面地挖掘音樂潛在教育價值,促進學生發(fā)展。而音樂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實踐活動顯得尤為重要.音樂欣賞作為音樂課程的主要實踐活動,是音樂教育中關鍵的一環(huán)。美國音樂家莫塞爾曾說過:“音樂欣賞一定意義上是音樂活動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發(fā)點和工作點?!币魳沸蕾p為聽覺、感知與聯(lián)想結合的認知過程,學生能夠從音樂中獲取音樂美的享受,同時也可通過音樂學習,提升音樂記憶與鑒別能力,發(fā)展音樂藝術審美評價能力??傮w來看,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而從音樂欣賞教學的作用來看,作為一門重要的音樂科目,欣賞教學不但有利于音樂教育,更利于學生正確觀念的形成。同時,欣賞課程也有助于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音樂欣賞課中,無論是曲調悠揚,或是內涵豐富、意境深遠的音樂,都能夠成為影響學生心理的因素,讓學生在鑒賞的過程中引發(fā)對音樂的興趣。此外,音樂欣賞教學也能夠提升學生音樂審美與創(chuàng)造能力。欣賞教學課堂中,教師通過引導與啟發(fā),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豐富學生思維情感,進而促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同時,基于審美能力的提升,教師可引導學生培養(yǎng)音樂興趣愛好,通過欣賞與積累提升音樂創(chuàng)造力。
二、完善音樂欣賞教學的對策
(一)創(chuàng)設情境,興趣導入
音樂教學實踐中,巧妙的課堂導入方法,更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可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學習,利用畫面、語言、音樂等相關手段,結合直觀感知,創(chuàng)設為學生音樂審美服務的生動情境。例如學習電影、電視劇音樂欣賞內容時,可結合學生喜愛看電影的個性特征,創(chuàng)設以下教學情境:首先向學生提問,平時最喜歡的影視作品與影視音樂是什么?在此基礎上選取一部學生熟悉的電影片段,利用多媒體靜音播放,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理解與想象,自主選取一段音樂作為配樂。第二,引導學生欣賞一些知名影視的配樂,并讓學生思考:配樂在電影中起到了何種作用?最后可讓學生向其他同學講解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影視作品音樂,并說出自身對音樂的理解。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與教學引導,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能夠被充分調動,同時也能激發(fā)其探究欲望與創(chuàng)新意識。
(二)激發(fā)情感,鼓勵參與
教師可鼓勵學生在欣賞課教學中展開多種創(chuàng)造性表演,利用各類表演機會,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設音樂活動,通過活動參與,不斷提升學生音樂體驗與實踐能力。也可讓學生組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音樂的內在情感。同時,教學中可利用互動、比賽、比較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對音樂作品各要素的分析,圍繞音樂情感線路展開想象,實現(xiàn)情感體驗的目標。例如在欣賞民族樂器笛子時,可先讓學生在上課之前收集相關資料,并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積極發(fā)言,介紹其所了解的笛子種類、喜愛的笛子曲目等,有效活躍課堂氛圍。學生發(fā)言完畢,教師可進一步進行總結,再讓學生欣賞《牧民新歌》等笛子獨奏。學生在自主了解與參與討論之后,再進行音樂賞析時,自然能夠更為投入,更加有感觸,激發(fā)內在情感。
(三)延伸課堂,加強體驗
課堂延伸與實踐體驗在音樂教學中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課堂中聽得再多,唱得再好,沒有積極實踐,也無法進一步促進學生掌握知識。因此教師有必要進行課堂延伸,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適當融入歷史、語文等學科的內容,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知識系統(tǒng),也可進一步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例如引導學生欣賞《黃河大合唱》時,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意境,可與學生共同探討此部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當時的歷史情況,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加強情緒體驗,在情緒體驗的帶動下,學生自然能夠更好地把握作品特征,加強對作品的了解。其次,要學好音樂欣賞,除了課堂內的教學,教師還需要合理延伸課堂,從課外多方面啟發(fā)學生感受欣賞音樂。例如可鼓勵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收集同欣賞課程相關的各類音樂資料;引導學生自主錄下各類聲音,結合自身理解,自主解說并制作成音樂片段,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與感悟音樂,豐富音樂認知。
三、結語
總而言之,音樂欣賞教學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在重視欣賞教學重要地位與作用的基礎之上,結合學生特征,制定完善的教學內容與方法,科學合理地利用音樂資源,豐富教學實踐,加強學生體驗,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與審美能力,使學生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瑩.走進欣賞教學感受音樂教育[J].教師,2013(03):98.
[2]周琦.談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審美體驗[J].中國音樂教育,2012(02).
[3]崔麗娟.淺談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欣賞教學[J].中國教師,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