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欣
摘要:實驗教學法是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最常用、最能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本文介紹了實驗教學法的含義與形式,分析了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地位和主要應用,旨在加強與同行的溝通交流,促進我國初中生物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實驗教學法;初中生物;運用
一、實驗教學法概述
1、實驗教學法的定義。實驗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指導學生應用相關的器材、儀器設備,堅持以科學的實驗為依據(jù),來研究相關的生物問題。這種方法通過學生的親眼見證、親自參與或實踐,能夠變間接學習為直接學習,從而提高中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提高生物教學效果。
2、常見實驗形式。
第一, 演示實驗。演示實驗形式最為直觀且常見,其對教師展示生物教材內(nèi)容及課堂講解的能力要求較高。同時,該實驗方式還要求具有較高的成功率,因其是屬于在教學現(xiàn)場組織的,并會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從而讓學生學習到正常知識的一種教學實驗方式。
第二,課堂實驗。課堂實驗方式相對簡單,實驗所需的道具也較為簡單,一般都是隨具體的課堂需要而進行,主要目的是驗證理論結果的對錯,并不需要分析實驗過程以獲得結論。所以,在課堂實驗過程中,廣大生物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學習到蘊涵在簡單實驗結果中的豐富生活道理。
第二,分組實驗。分組實驗方式強調學生的參與性,生物教師通常會把具體的生物實驗按不同的實驗階段并根據(jù)學生能力的不同分成多個實驗小組,從而讓學生學會與同組成員共同合作來獲得實驗結果。
二、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1、實驗教學的地位。
第一,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基本方法。生物學科有其特殊性,一些知識內(nèi)容通過實踐教學后會變得通俗易懂,因此,實驗教學對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有著促進作用,是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方法。
第二,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因為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要求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實驗教學不僅可以通過實驗鞏固所學的知識,還可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實驗教學作為生物課程的基本內(nèi)容是適應新課程改革需要的。
第三,實驗教學也是檢驗生物教學質量的一種手段。新課程改革后的生物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內(nèi)容,還要掌握一些與實驗相關的操作方法,如:制作植物表皮細胞臨時裝片、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分裂等。因此,初中實驗教學不僅是鍛煉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徑,還是檢驗學生操作方法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
2、實驗教學的作用。通過實驗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大大提高了初中生物的教學效率。
第一,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老師講授的實驗探究方法,對實驗進行自主探究,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和其他同學共同完成整個實驗過程。
第二,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觀察能力生物實驗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未知領域,實驗教學就相當于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索,這種“新鮮”事物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對生物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實驗教學改變了課堂教學“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通過自主操作和觀察獲得相關知識,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觀察能力。
三、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1、搞好示范性實驗,加強師生間交流。隨著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成為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實驗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都提倡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去,以幫助學生進行能力的提升。要想搞好生物展示實驗,教師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①做好展示實驗前的準備工作。要想有效地讓學生對展示實驗進行了解,教師在進行實驗之前應向學生安排適當?shù)念A習任務,讓學生對整個生物實驗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且教師在讓學生預習的同時還要向學生提出一些與實驗有關的思考問題,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②加強師生間的課堂交流。在進行課堂生物實驗的展示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原有的實驗方式,加強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提升課堂展示實驗的教學效果。
2、注重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加強學生對生活中問題的思考。初中生物教學在教材的內(nèi)容上相對簡單,其與實際生活有著多方面的聯(lián)系,在進行初中生物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重視生物教材的這一特點,讓學生在進行生物實驗的過程中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幫助學生加深對生物知識的印象。在進行初中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 以生活中常見的材料作為實驗對象,激發(fā)學生對生活中問題的探究。生物實驗與化學實驗不同,其在選材上更加貼近生活,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可以盡量選取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材料作為實驗對象,激發(fā)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興趣,讓其在實際的生活中養(yǎng)成獨立探究、樂于思考的習慣。②將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初中生物實驗有時是為了對某一理論進行驗證,以幫助學生對該理論進行更深層次的認識。但是經(jīng)過長期的教學研究證明,這種學術性的驗證方法并不能充分發(fā)揮出生物實驗應有的作用,因此在進行生物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把生物實驗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讓學生明白其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
3、進行團隊實驗教學,促進學生團結協(xié)作。生物實驗教學,一般會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生物實驗的操作。這樣,不僅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學資源,更重要的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可以有效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符合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后的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分組的過程中,初中生物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小組內(nèi)學生的整體能力問題。班級內(nèi)由于學生的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的不同,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到小組內(nèi)學生的整體能力問題,在進行分組的過程中進行合理的搭配,以保障實驗的順利進行并力求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實驗中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