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摘要】關于高等教育的投入產出問題是根據經濟學而來,主要是把教育當作經濟或者生產活動所展開的研究范疇,同時它也是教育投資中教育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在對高等教育的投入產出效益的分析中我們了解到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投入產出效益還是比較顯著的,但是就其效率來看,是遠遠低于勞動投入效益的,所以,為了將我國高等教育的產出效益提升起來,必須確立老師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建造合理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融資體系等等。
【關鍵詞】高等教育 ?投入產出效益 ?經濟學 ?視角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225-01
一、什么是高等教育投入產出
投入產出效益主要指的是在投資活動中消耗與成果的比例關系,同時還可以被看作是投資活動中產出與投入的比例關系。教育經濟學者普遍認為教育成本投資其實也是一類生產性投資,投入產出是可以被計算出來的。教育領域內的投入產出問題也屬于經濟活動中的一種,同時還是經濟與教育的主要表現。就高等教育投入的定性研究來看,它并沒有太多的爭議性,一般情況下,教育的投入主要包含人力、財力以及物力的投入,人力主要為勞動力,比如老師、后勤人員、教授等,而財力主要為資本,比如學生的學費收入、財政撥款、捐贈、投資等等,物力主要為設備以及固定資產。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人力與財力的投入對教育產出效益的主要影響。
二、我國高等教育在投入產出中的主要特點
1.勞動與資本投入的基本狀況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經濟持續(xù)發(fā)展,而國家政府在財政方面對我國高等教育給予了較大的支持,同時各大高等院校自發(fā)開展的融資渠道幫助高等教育擴大規(guī)模。勞動與資本投入從其總量上來看均有較大的提高,其中勞動投入的總體增幅遠遠低于資本投入的整體增幅。二零零五年之后的四年間我國高等教育的總體經費投入約上升了68.23%,就其年均增幅來看就達到了百分之五十,此數據均高于國內同期生產總會的增長幅度。而勞動投入總量在四年間共增長了39.41萬人,其年均增幅約為百分之六。就國家財政在高等教育的投入比重來說,它正以逐年減少的情況呈現出來,而個人以及社會的投入比重卻有所增加,初步形成了經費投入多元化體系。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我國教育經費正在不斷完善且健全多渠道籌集措施,這也確保了教育經費的增長機制。我國專職老師的總體數量在整個高等教育的從業(yè)人員中占據的比例也在持續(xù)上升,其人員構造的結構比較合理。就現今的模式看,我國高等院校都在向‘全且大的規(guī)模發(fā)展,向社會廣泛地吸收人才,就零五年后的四年統(tǒng)計數據表明,各大高等院校的專職老師占約總體教職人員的百分之六十六,共增長了約四個百分點。
2.教育產出的基本狀況
根據我國高等教育的產出情況顯示,其增幅較大,所產生的效益較好。我們可以說學校的在校生以及畢業(yè)生都屬于高等教育的主要產出,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都在實施擴大招生措施,這導致各大高校的畢業(yè)生以及在校生人數以上升的趨勢呈現。統(tǒng)計2009年我國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的畢業(yè)生人數為568.23萬,而在校生人數為2285.15萬人,比2005年分別增長了242.46萬人與625.52萬人,增幅較大。同時,更高級別的教育產出有較為明顯的增長趨勢,博士生以及碩士生培養(yǎng)的增幅非??欤@表明我國高等教育的高技術含量以及高附加值的產出數量在不斷的增長,且速度較快,多層次以及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已有一定的規(guī)模。
三、如何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投入產出效益
1.創(chuàng)建有效合理的多元化高等教育融資體系的投入
就當前來看,我國的財政力量還比較有限,在此基礎上,高等教育要想增加其投入力度必須采用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進行,在創(chuàng)建經費多元化時,高等教育需要將社會的力量調動起來,特別要將企業(yè)具有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加強企業(yè)與學校的聯(lián)系,讓其參與到辦學中來。而地方高??梢赃x擇開展一些社會的服務活動,以此來增加社會捐贈,讓其成為擴建的增長要點。
2.提升財政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國家財政給予高等教育的投入是整個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所以,政府財政必須提升對教育事業(yè)的在國家戰(zhàn)略性中的認識,將投入水平在高等教育中增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國家可以引進一些績效預算的管理機制,創(chuàng)建一個中介評估機構,根據高等院校所做出的教學質量以及對社會所做出的貢獻當成國家財政撥款的一項評估指標,將高等院校的整體績效指標與財政教育經費掛鉤,以此幫助高等院校對國家政府的財政經費進行合理的利用。
3.創(chuàng)建有效合理的人才使用與培養(yǎng)機制
在高等院校的辦學當中首先要將老師的主體地位確立下來,將其待遇提升起來,為老師們營造一個優(yōu)良的生活與工作環(huán)境,根據高等院校的特點對其教學以及科研的方式進行改革,做出調整措施,對現有的老師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以此來提升各大院校的整體效益水平。
四、結束語
根據上述具體情況下看,我國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長幅度慢于產出的增長幅度,這表示二十一世紀我國的教育已經具有顯著的規(guī)模效益。主要原因是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其次,各大高等院校逐步形成了經費多元化的投入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對各大高等院校發(fā)展的投入做出了一些改善措施。但是根據其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還需要給予相應的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侯廣慶,李暢.經濟學視角下的高等教育投入產出效益研究[J].商業(yè)經濟,2012,08:25-27.
[2]伍宸,洪成文.論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模式的轉型——基于發(fā)展經濟學視角[J].現代教育管理,2013,07:11-16.
[3]李智.語言經濟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育及改革——利用經濟學生產函數的簡要分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1:90-91.
[4]張勝榮.經濟學視角下的高等教育公平問題探析[J].企業(yè)導報,2013,24:28-30.
[5]唐文忠.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投入產出的經濟學分析與對策思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2:15-21+166.
[6]夏慧夷.從教育經濟學視角看高等職業(yè)教育戰(zhàn)略發(fā)展[J].教育與職業(yè),2014,14:5-7.
項目編號:河北省高等學??茖W研究計劃項目,河北省高校高等教育投入產出效率研究,GH13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