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應兵
摘要: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其中閱讀教學取得了長足進步。然而,閱讀教學仍然存在效率不高的問題。本文結(jié)合課堂教學實踐,探討了影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因素,并論述了優(yōu)化閱讀教學活動的途徑和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閱讀教學;英語課堂效率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占有主要的地位,是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主要途徑。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英語工作者以及英語學習者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就近年來英語考試趨勢來看,試卷的閱讀量不斷加大,閱讀理解也趨向了多元化,命題既注重語言知識和技能,又側(cè)重學生的學習策略、情感和態(tài)度等相關因素。這就要求廣大英語教師必須轉(zhuǎn)變思想觀念,探究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一、目前英語閱讀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閱讀材料單一。教師教學中使用的閱讀材料除了教材中的閱讀內(nèi)容外,其余的大多來自閱讀練習題。絕大部教師沒有根據(jù)書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個體水平向?qū)W生推薦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所以很少有學生去涉獵那些時事性強的學生英文報,去了解最近發(fā)行的英語刊物和書籍。再者,即使有些學生想讀,也沒有人導讀。絕大部分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主要是閱讀類試題。
2、課本閱讀資源處理不合理。
(1)過多強調(diào)語言知識傳授。不少教師把課文中的所有閱讀材料都作“精讀”來處理。講解生詞、補充詞組、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等成為其教學的主線,把閱讀材料作為傳授語言知識的一種形式。
(2)過分重視細節(jié),而忽視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課篇分析能力得不到訓練。學生在處理閱讀材料過程中,只注重文中的人物、事件或情節(jié),而對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結(jié)構(gòu)及作者的寫作意圖不求甚解。
(3)缺乏對閱讀策略的引導。在閱讀過程中,教師缺乏對學生閱讀策略的指導,致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知道用什么樣的閱讀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礙了他們作出正確的推理和判斷。
3、閱讀時間不夠充裕,閱讀量不足。根據(jù)新《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七年級學生每天課外至少要閱讀100~150詞,八年級學生每天課外至少要閱讀400~500詞。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因忙于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作業(yè),根本沒有時間看課外書,繁重的作業(yè)并沒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做的練習冊一本又一本,試題集一套又一套,做得頭昏眼花,興趣全無,可英語水平并沒有實質(zhì)性提高”(黃源深,2006)。
二、針對在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所提出的解決對策
1、重視課外閱讀材料的補充教學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知識結(jié)構(gòu)、認知能力,不同年齡的閱讀速度、閱讀量的要求,并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中西方文化差異等因素,收集和編輯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具有時代特點、內(nèi)容豐富的閱讀材料,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教學?!队⒄Z課程標準》規(guī)定,初中階段閱讀的生詞率不超過3%。常見的《英語輔導報》《學英語》《21世英語報》《學生雙語報》等就比較適合學生,這些報紙有一些時事新聞、小故事、人物專訪、每日一星等欄目,難度也較適中,便于學生閱讀和培養(yǎng)英語閱讀習慣。此外,還可以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集英語學習網(wǎng)站的資源,分主題或類別整理、印發(fā),指導學生閱讀。
2、合理利用課本閱讀資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F(xiàn)行教材每個單元都安排了適當?shù)摹⒂幸欢ù硪饬x的閱讀材料,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材料,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1)傳授語言知識與培養(yǎng)技能相結(jié)合,“精讀”和“泛讀”相結(jié)合。例如,在八年級下Goforit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兩篇或以上的語言閱讀材料,一般各有側(cè)重,目的各有差異。每個單元中的第一篇閱讀材料應具有核心地位,該文的教學可接近“精讀”,其意義如酵母。通過對它的深入學習,掌握有關語言知識,培養(yǎng)相關技能和能力;其他閱讀材料可作有所側(cè)重的“泛讀”處理,其意義是在精讀的基礎上擴大閱讀實踐、增加語言感悟、內(nèi)化語言知識、提高閱讀技能、體驗閱讀樂趣等。
(2)加強語篇的教學。目前初中英語教材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教師應引導學生從語篇角度出發(fā),了解不同體裁的結(jié)構(gòu)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英語文章一般由三部分組成:篇首段、主體段和結(jié)尾段。篇首段往往起著統(tǒng)領全文、揭示主題的作用;主體段用來闡述文章主題;結(jié)尾段概括全文。整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圍繞中心展開,有一定的邏輯關系,教師可以運用以下方法訓練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①將段落與段落大意配對;②將因果關系配對;③將段落或事件發(fā)生順序打亂,重新編排順序;④填表補充信息。例如,Goforit教材八年級下Unit7Self–check中閱讀文章就可以運用將段落與段落大意配對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
(3)加強對學生閱讀策略的指導和培養(yǎng)。閱讀策略是指對學習者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的策略。Mackey曾列出掃讀、預測、猜詞、利用語篇標志等19種閱讀技巧和策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教材中不同體裁的閱讀材料,采用不同的閱讀策略,有效指導學生進行相應的閱讀訓練,比如略讀、跳讀、精讀、研讀,而不是一成不變地先聽錄音朗讀,后回答問題。初中的閱讀材料以敘事文章為主,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進行略讀、跳讀,輔以適當?shù)男〗M合作學習,理清文章中的時間、空間、事件發(fā)生的順序與關系,再配以一些思考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其抓住主題。
3、保證閱讀時間,培養(yǎng)閱讀習慣。從七年級開始,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僅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資料,還為其安排課外閱讀時間。比如每節(jié)課留出幾分鐘讓學生讀英語課外書,布置英語作業(yè)時有意識地少布置筆頭作業(yè),而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等,使學生有時間讀,有東西讀。同時,每周安排1~2節(jié)自由閱讀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閱讀的條件。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切忌操之過急。興趣是動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前提,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是關鍵,適量的課外補充是必需。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使他們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并結(jié)合課內(nèi)外的閱讀訓練實踐,不斷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海芹.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新方法探討[J].英語廣場(學術(shù)研究).2013(07).
[2] 張方宏.初中英語閱讀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