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棠/湖南財經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
淺談科研工作對體育教學的促進作用
吳 棠/湖南財經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摘 要】文章分析了本校體育教師的科研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近年來學院大力提升科研水平,下功夫狠抓教研教改以促進教學為基礎,闡明了科研工作對體育教學的促進作用,提出了加強科研工作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科研;體育教學;促進作用
當前,高等院校發(fā)展壓力越來越大,激烈的競爭促使各個院校大刀闊斧的改革,形成了比較良好的公平競爭機制。我院也緊隨這一發(fā)展大潮,全面鋪開內部改革,對教學工作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無論是職稱晉升還是崗位競聘,除了考核個人的教學水平以外,科研也是一個重要指標。體育教師身為學院體育工作的直接實施者,肩負著全院學生健康的體魄以及良好的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等重任,如何促進和協(xié)調教學與科研的發(fā)展,是本文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近年來,體育教師在教育教學和課外運動訓練中都有不凡的表現,在各級各類賽事中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然而,在科研方面的狀況卻不容樂觀,本人對2014年體育教師在科研工作中的成績進行了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4年學院各級課題立項23項,出版教材30本,專著3本,發(fā)表論文272篇,其中獲獎論文35篇,而體育教師在課題立項和專著上均為0,出版教材1本,發(fā)表論文8篇,其中獲獎2篇。從上述統(tǒng)計數據可以看出,體育教師與其他教師特別是專業(yè)教師在科研工作上確實存在較大差距,筆者認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體育教師缺乏對科學研究的重視,對教學和科研的認識仍然是一個誤區(qū),認為只要對課堂教學把握好,科研可有可無。體育教師在科研工作上缺乏科學研究的目標和計劃,科學研究興趣不高,大部分教師科研目的只為了評定職稱或是完成學院的考核目標,研究水平不深,成果也比較少,很少有研究成果真正轉化到教學實踐中的。
2.科研能力較差,缺少“領頭人”。體育教師一貫“重武輕文”,文字工作能力較弱、科研基礎較差,缺乏科研帶頭人和骨干。很多人想寫論文想參與課題研究卻找不到方向,對開展科學研究的方法、科學研究項目以及識別程序等新技術、新方式掌握不夠,發(fā)表文章的方式并不明確,更不要說的各種類型的科學研究基金、專利申請等,科研團隊和科研“領頭人”在這一時候顯得尤為重要。
3.教學任務重,心有余而力不足。初步統(tǒng)計,近年來本校專職體育教師每周教學工作量人均在20節(jié)左右,再加上各類課外運動訓練、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節(jié)運動會賽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以及各類社團的指導工作等,讓體育工作者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從事科研工作,所以體育教師的科研工作很少,水平也難以得到提升。
縱觀體育部教師近幾年在教育教學質量上的突飛猛進以及取得的各項優(yōu)異成績,筆者認為與學院大力倡導科研工作,鼓勵教職員工參與科研、科技研究不無關系。科研對體育教學得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學術水平。近年來,我校體育教師師資隊伍的學術水平明顯提高,現有副教授2人,講師7人,2人通過在職學習獲得研究生學位。學院高度重視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創(chuàng)設條件開展各種學術講座,選送青年骨干教師外出學習,目的只為提高學術水平,更好的服務教學一線??茖W研究也是教師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過程,通過科研工作可以提高知識結構、更新知識體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我們的學術水平。
2.提高教學質量。學院領導在教學講評大會上上曾經講過:“有的老師,一本教材一套教案,用了10年,一成不變……”當然也有人會說“十年磨一劍”,這樣的老師應該對所授課程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我想教學不同于磨劍,因為他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生和變化發(fā)展著的教育理念。所以要想提升教學質量,必須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工作,更好地理解體育在社會經濟和科技發(fā)展中的作用,以便將各種研究項目的材料和研究成果整合到課堂教學和課外訓練中,促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3.提高團隊協(xié)作精神。一個課題、一本教材的完成,往往需要幾個或是全體體育教師的共同參與,知識互補,群策群力,發(fā)揮每個人的特長,集體研究、協(xié)同攻關在進行課題研究或是教材編寫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樣無形中促使大家相互尊重、彼此信任,提高了團隊協(xié)作精神。
1.正確認識教學與科研工作?!敖潭谎袆t淺,研而不教則空”。體育教師要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潛心科研,正確認識科研在教學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增強體育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科研積極性。
2.確立“領頭人”,培養(yǎng)團隊。體育部負責人以及各教研室主任要充分發(fā)揮領袖作用,組織領導好指導全體體育教師開展科研工作,改變單打獨斗的模式,整合資源、培養(yǎng)團隊。找準各體育教師的優(yōu)勢和特長,打造一支科研團隊,以團隊為基礎進行科研和科技開發(fā)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爭取到各類縱、橫向科研項目。同時,團隊互幫互助,幫助和促進體育教師特別是青年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再上臺階。
參考資料:
[1]仇法強.我國高職院校體育科研現狀與對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1.
[2]周廣文.提高體育教師科研能力的“七法”[J].體育師友.2005.
[3]陳芳.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科研能力培養(yǎng)問題的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2.
作者簡介:
吳棠:(1983.4—)女,漢族,湖南益陽,講師,碩士,籃球國家一級裁判員,2005年8月進入湖南財經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工作,主要從事體育教學和課外運動訓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