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方貴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本文認真分析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課堂教學;自主學習;方法策略
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開展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
一、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語文是一門涉及多方面的學科,從多方面的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對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有很大的好處
然而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卻存在諸多的問題,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語文教學效果停步不前,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使人們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是多么重要。為了能夠改善這一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教學中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具體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受我國教育大背景的影響,學校開展的教學活動都帶有或多或少的功利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整體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認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既緩慢又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因而教師對學生的習慣培養(yǎng)沒有給予充足的重視。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無法激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置身在課堂氛圍不活躍的環(huán)境下,難以調(diào)動主觀能動性,使得教師的教學進度變慢,從而不能有效完成教學任務,也就沒有多余時間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3.學生認識層面上出現(xiàn)偏差,過于注重自己所得的成績,對于教師所要求的培養(yǎng)書寫習慣、使用正確的文具工具等方面,都沒有給予重視,從而使得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不能有效完成。
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自主學習積極性
新課改著重強調(diào)語文課堂教學是學生在老師積極指導下開展切合學情的自主學習。但是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大多老師都希望學生是聽話的孩子,“學生為主體”的先進理念根本無法落實。要想使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體驗、發(fā)現(xiàn)和探索知識,我們就必須貫徹新課改精神,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氛圍,把課堂的主宰權還給同學們,讓大家敢想、敢說,愿意想、愿意說。語文本身的特點也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漢語言有很多抽象概念和模糊表達方式,這就決定了經(jīng)典作品中存在的多義性和豐富性。同篇文章常常提供給不同讀者不同的理解角度和方式,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科學地指導同學們學會閱讀、積累和運用,而不是把自己的觀點塞給學生。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真正體現(xiàn)新課改所倡導的“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價值觀、揚學生所長的教育過程觀、發(fā)展性為主的教育評價觀、循序漸進的教育教學觀”,最終提高課堂效率。
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良好教學氛圍,通過教師講、學生評,學生講、教師評和學生講、學生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愉悅,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教師可以積極組織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和辯論賽,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愿意學習、喜歡學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1)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并及時做出評價。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小組討論或師生討論,通過討論,可以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營造民主的氛圍。而且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的發(fā)言多種多樣、觀點不一,有利于促進不同層次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而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互相評價,學生可以得到不同的啟發(fā),加上語文教師的點撥,學生就能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鼓勵學生提問和創(chuàng)新。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在教師的點撥下重新進行思考。同時,對于教師的講解,如果學生認為有不足之處,可以大膽地提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當學生的想法與教師的想法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時,教師要耐心傾聽學生的具體想法,不將自己的想法直接強加給學生。對于一些學生思考不夠深入的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進一步的探究,直至找到最合理的答案。
3.授人以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知識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學會學習”已不僅僅是一句空話。教會學生學習是當前語文教學中教師的重要職責,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現(xiàn)實要求。很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高,究其根源就是沒有掌握學習的方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教給學生具體的學習方法如:字詞學習法、語言積累與運用法、閱讀的方法等。學生的學習方法多了,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提高了,由此可見,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
4.搭建平臺,給學生創(chuàng)施展才能的空間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讓學生根據(jù)明確的目標導向來學習,更要善于創(chuàng)設條件,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我們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機會,讓學生相互協(xié)作,共同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更多體驗互相幫助、共同分享的快樂;讓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個體與群體中,自主地探索,獲得知識。在教學中,我采用小組合作式教學,在開展小組合作時,我認真編設學習小組,按座位就近四人一組,按學習能力有機組合,指定組長負責本組學習討論活動的開展,發(fā)揮?小能手?作用。集體交流時,以小組為單位,小組四名成員先后分別匯報發(fā)言,也可以先由組長主要發(fā)言,其他成員補充。這樣,學生展示才能的機會更多了。
三、結語
在任何學科的教學中都要把學生學習需要放在第一位,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努力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陳麗華.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D].上海師范大學,2011.
[2]張素珍.學校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