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阿鳳
【摘要】2016年福建高考已采用全國新課標I卷,這次的高考英語試題對于考生來說,題型雖然有所不同,但是整體難易程度相當,閱讀選題也較豐富。都說“得閱讀者得天下”,如果在詞匯量和語法知識方面有足夠扎實的基礎(chǔ),又熟練掌握相關(guān)的教材背景知識和閱讀解題技巧,勢必能在高考中把閱讀理解這一關(guān)拿下。
【關(guān)鍵詞】閱讀理解 詞匯積累 背景知識 解題技巧
眾所周知,得閱讀者得天下,閱讀已然成為大多數(shù)考生在考試中“逆襲”的一大絕招。如何在閱讀中獲得高分,接下來筆者將結(jié)合此次全國新課標1卷的閱讀試題,嘗試從詞匯語法知識、教材背景知識的理解與拓展和閱讀技巧三個方面提出一些建議。
一、鞏固語法基礎(chǔ),增加詞匯量的積累
縱觀四篇高考閱讀試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題目在詞匯和語法知識相關(guān)方面都對考生有一定的考查。詞匯方面,比如a sense of community(社區(qū)意識)raise awareness of(提高……意識), land...in prison(把……送進監(jiān)獄), kick off(引發(fā)), be noted for(因……而聞名), reject(拒絕), be conscious of(知道、意
識), couldnt...enough(再……也不為過)等,在解題時中對文章和題干的理解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如果沒有充分理解這些詞的意思,會在很大程度影響答題的正確率。語法方面,如A篇中“If it werent for Rachel Carson,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might not exist today.”對if引導(dǎo)的非真實條件句中的虛擬語氣進行考查;B篇中“Today all three generations regard the move to a success, giving them a closer relationship...”對分詞短語當結(jié)果狀語的用法進行考查。在這些句子中,如果沒有扎實的語法基礎(chǔ),如果對虛擬語氣、分詞短語當狀語的用法掌握不夠透徹,就很可能會曲解句子的意思,避開正確選項。
因此,在日常學(xué)習(xí)中,考生一方面要有意識地通過反復(fù)背、寫、聽歌聽廣播(如BBC/VOA)、看電影(如美?。?、看新聞
(如CCTV 9/China Daily)等方式去積累詞匯,除此之外,關(guān)鍵還是要學(xué)會運用,要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另一方面,不管是課內(nèi)課外,考生都應(yīng)當認真學(xué)習(xí)并掌握相關(guān)語法知識。語法雖然有點晦澀難懂,但卻是語言各項技能發(fā)展的有力保障。
二、注重對英語教材相關(guān)背景知識的理解和拓展
此次新課標1卷的四篇閱讀考題,題材各異,考查面廣。A篇的女性名人介紹和D篇的沉默在不同文化群體的不同寓意與高一必修4 Unit1的Women of achievement和Unit 4的Body language所涉及的內(nèi)容和相關(guān)背景知識是相類似的。閱讀A篇分別對Jane Addams、Rachel Carson等四個女性名人的事跡進行簡要介紹,這與Unit 1 的單元主題Women of achievement所涉及的內(nèi)容是一致的。同樣,D篇提到的the meaning of silence varies among cultural groups與Unit4 Body language所提到的不同肢體語言在不同國家文化的不同寓意也是相類似的。因此,如果考生在先前的學(xué)習(xí)中注重對英語教材相關(guān)背景知識的理解和拓展,在高考解題時既可以加快對文章的理解,提高解題正確率,還可以節(jié)省解題時間。
三、學(xué)習(xí)閱讀解題技巧,做到學(xué)以致用
以下筆者簡要介紹三種常用解題策略:
(1)Skimming(略讀)。略讀是指通過快速瀏覽全文獲取篇章大意,常用于選擇篇章段落大意或最佳標題等。例如A篇第24題“What can we infer about the women mentioned in the text?”對文章大意的總結(jié)和D篇第35題“What may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選出最佳標題就可以運用這個解題技巧。
(2)Scanning(跳讀或?qū)ぷx)。尋讀是指通過先看題目鎖定所要查找的關(guān)鍵信息后,快速在文中把時間、地點、人物、原因或與題干考查的生詞或短語等相關(guān)細節(jié)信息找出,例如接下來這兩題:A篇第23題“Who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ivil-rights movement in the US?”在給出關(guān)鍵信息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ivil-rights movement in the US后要求對人物進行鎖定,C篇第29題“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replace the underlined word “courier”in Paragraph17?”要求根據(jù)上下文猜測“courier”的意思。
(3)Careful reading(精讀)。精讀是指通過仔細閱讀某一句話或某一段文章來判斷或推理出文章的事實或細節(jié)。例如B篇第26題“What was the reaction of the public to Mrs. Robinsons decision?”就要求考生能夠運用這個技巧從題干下面的四個選項選出與“two-thirds”相對應(yīng)的答案。
總而言之,考生只有擁有扎實的語言知識功底、豐富的教材背景知識,通過大量閱讀訓(xùn)練,熟練掌握這些解題技巧,才能在考試中沉穩(wěn)應(yīng)對,百戰(zhàn)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