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亞
摘 要:走上教研員這個崗位之后,隨著角色的轉換,聽課、評課成了工作的中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越來越不知道應該怎么評。評課,并不是對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做出甄別,而是以此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改進課堂教學實踐。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及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自主學習成了課堂的亮點,聽課時的目光也由教師身上游移到學生身上。評課時以什么為重點,做聽課記錄時又該記錄哪些內(nèi)容成了一個需要思考的新問題。
關鍵詞:評課;聽課;合作學習;反思
以往的評課活動在評課時需要辨別教師對教材的把握以及對難、重點的確定。但后來想想,這節(jié)課之后,這位教師在短時間內(nèi)還會上同樣的課嗎?課后反思能及時書寫嗎?如果不能,還在每一句話該怎么說等細節(jié)之處抓住不放又有多大的意義呢?
評課,首先要學會聽課,聽課聽什么?怎樣去聽?會聽課,才能有效地評課,聽課不但是相互提供教學信息,同時還要關注到學生的其他信息,如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要想有效地評課,首要前提就是做好聽課記錄,聽課記錄就個人而言需要記錄以下內(nèi)容:聽課時間、執(zhí)教人、講課內(nèi)容、學習目標、重難點、師生雙邊互動情況、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自己的思考等。教學過程可以是簡潔明了,也可以是詳盡的課堂再現(xiàn),但這點很難做到,如果只是記錄下詳盡的課堂再現(xiàn),那又在什么時候進行思考。因此,記錄應結合新課標、前沿性的教育理論,觀察教師教學行為的精妙與失誤,作課教師的精彩語言,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記錄下對某一環(huán)節(jié)的自我思考,記錄自己的感悟與疑問……
對于聽課者而言,首先要了解所聽的這節(jié)課的知識結構、學習目標、重點及難點的突破方法,如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該設計哪些針對性的練習題等。教師應該在聽課之前就做好功課,通過這次的活動解決自己課堂上存在的問題但是沒能解決好的,或者說不知道該怎么解決的,或者是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哪方面還有欠缺,希望能有所幫助的。比如,就目前的課改而言,“小組如何建設,如何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什么時候需要合作學習,什么時候展示等”。當然這些也可以是在課下通過與作課教師交流來
解決。
聽課,要帶著欣賞與學習的心態(tài),而非帶著批判的眼光去吹毛求疵。記得前幾年參與市里觀摩課的一次活動,一位教師出來就說“講的啥呀,連我們學校一般的教師都不如”。教師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所接受的理念、思想也不可能相同,所以說評課時對教師是不能用同樣的要求的。我們需要的是發(fā)現(xiàn)、捕捉教師的創(chuàng)意設計,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性思維。聽評課是參與者相互提供教學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課堂信息,在充分擁有信息的基礎上,圍繞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對話和反思,以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種教研活動。
比如西辛莊小學盧翠妤設計的一節(jié)課的導課:
師:第二列有幾個同學?(學生馬上就數(shù))
生:6個。
師:第二列與第一行共有幾個同學?(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隱藏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重復”)
生:10個。(沒有一絲猶豫)
十幾秒的沉默。(這段時間并沒有出現(xiàn)像往常那樣學生答錯時教師追問“對嗎”)這段時間有學生在用最原始的方法一個一 個地數(shù)著。
生:老師,不對,應該是9個。
師:到底是幾個?
生:9個,因為第二列與第一行交叉處的同學重復了,應該減去1,所以應該是6+4-1=9個。
師:你真是個有思想的孩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有這樣的問題,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重復的數(shù)學問題”。
就我們目前的課改而言,重點是學生的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時機是否恰當,學生之間是否學會了傾聽,是否能夠對他人的觀點加以辨析與補充。嘗試性地讓學生參與評課,也可以說是評教,或者是評價自己的學習狀況。學生評課不是說教師哪些地方的教學不合理,而是指自己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調整以后的課堂教學,以滿足學生的學習與心理需求。學生評課,當然不能像我們教師那樣對教師的教學說出個1、2、3來。因為課堂是學生的,學生學的效果與興趣怎樣,學生是最有發(fā)言權的,哪些地方是自己能夠學會的,哪些內(nèi)容是需要教師引導的、重點解決的,哪些地方還不太理解,需要同學或教師幫助的,整整一節(jié)課教師有沒有關注到自己等。這一點是需要膽量的,也是需要摸索的。
曾經(jīng)有一位老師送我一份萬能評課語言,看過之后,確實好用,但評課效果怎樣?終究是沒敢用。畢竟每一節(jié)執(zhí)教老師的教學風格,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是千差萬別的,這就注定了評課不能模式化。教師還要經(jīng)常做課后反思,反思課堂教學中的精妙之處,反思失誤之筆。做業(yè)務領導和教研員更要反思,反思評課時的導向,反思每一次教研活動后的課堂積淀,反思教師課堂中的共性問題等。聽課、評課過程中還要善于從精彩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問題中發(fā)現(xiàn)亮點,肯定教師的做法,使教師在心理上能夠接受你的建議或者是觀點。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避免類似的錯誤重復性地出現(xiàn),積累教學經(jīng)驗,促使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得到提高,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李蕾.聽評課技術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