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碧
【摘要】新課標指導下的高中語文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鍛煉學生語言技能,還要重視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品位、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和素質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語文教學;情感教學;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是一門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特點的基礎學科,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情感元素,是開展情感教育的沃土。本文以高中語文教學為例,探討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挖掘教材內容,尋找情感教學的切入點
教材是高中語文“教”與“學”的重要依據(jù)。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教材研究,對于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與仔細剖析,從教材內容中探尋情感教學的切入點,從而豐富情感教學材料、提高情感教學效率。例如,《金岳霖先生》這篇文章,從文章表面來看,只是敘述了金岳霖先生在教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的一些趣事。然而,教師應該以此為基礎,深挖教材內容和文章內涵,給學生補充金岳霖先生的生平簡介和學術貢獻,使學生透過文章內容,體會金岳霖先生對待學術嚴謹認真、對待朋友真誠寬容、對待生活不拘小節(jié)等美好品質,并以此為切入點,對學生開展情感教學。
二、開展課堂活動,尋找情感教學的結合點
新課標要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然、真實、有趣的情境中促進學生思考、討論與探究。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活動中融入情感教學因素,實現(xiàn)課堂活動與情感教學的結合與滲透。目前,高中語文教學中比較常見的課堂活動包括個人演講、小組討論、知識競賽、角色扮演等,這些活動都具備較為鮮明的趣味性、開放性和參與性的特點,適合情感教學的植入與滲透。例如,在學習《登泰山記》的時候,教師采用“集體作畫”的小組游戲開展教學,讓每個小組成員按照自己對于文章內容和意境的理解,到小組對應的畫板上進行作畫,每人作畫時間為1分鐘。全體成員輪流作畫,當畫作完成后,每個人輪流講解自己的作畫理念及靈感。通過這種游戲的方式,不僅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也提高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和鑒賞能力,同時,使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體會到以泰山為代表的大自然的美感,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情懷。
三、創(chuàng)新習題講練,尋找情感教學的滲透點
習作講練,作為知識復習、鞏固與應用的重要途徑,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在習題講練環(huán)節(jié)往往將關注的重點都放在對于學生基礎知識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上,忽視情感教學。在新課標指導下的高中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奪回習題講練這塊情感教學的“重地”,尋找情感教學的滲透點,積極開展情感教學。例如,在《紀念劉和珍君》的習題講練環(huán)節(jié),有如下一道習題:
下列魯迅的詩詞中,哪一句能夠準確概括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這一個段落的主要含義?
A.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B.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fā)春華。
C.心事浩渺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如果教師只是簡單的翻譯選項并公布答案,就只能起到知識訓練的目的。相反,如果教師對于每個選項的含義及背景進行簡單介紹,則能夠使學生透過每個選項,體會魯迅對待敵人英勇不屈、對待人民甘于奉獻、對待祖國赤膽忠心、對待革命充滿希望的信念和情懷,從而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四、優(yōu)化寫作訓練,尋找情感教學的宣泄點
寫作,是學生的基本語言技能之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開展情感教學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對寫作教學與訓練進行優(yōu)化與改革,使學生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學會體會情感和抒發(fā)情感,接受情感教育。例如,在學習完《古都的秋》之后,教師要求學生模仿課文的語言風格和結構特點,以《家鄉(xiāng)四季》為題,寫一篇寫景散文。在素材積累環(huán)節(jié),教師沒有采取主動灌輸?shù)姆绞浇o學生提供寫作材料,而是讓學生展開小組競賽,每個小組針對家鄉(xiāng)各個季節(jié)的景色、氣候、人文等特點進行搶答,使學生在競賽的氛圍中體會到家鄉(xiāng)四季的真、善和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情感,對學生實施情感教學。
五、鼓勵課外閱讀,尋找情感教學的延伸點
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教師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組織和開展課外閱讀教學,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知識、開闊眼界、陶冶情操。因此,教師應該抓住課外閱讀教學的機會,開展情感教學,實現(xiàn)情感教學的延伸與拓展。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每月主題閱讀”活動,每個月的月初給學生推薦5篇相同主題的文章,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體系的開展自主閱讀活動。比如,第一個月的閱讀主題是“珍惜友情”,第二個月的閱讀主題是“感受親情”,第三個月的主題是“熱愛科學 ”……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受到“正能量”的感染和“正三觀”的熏陶,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六、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和特點。新課標指導下的高中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開展教學,這就要求我們既要重視知識講解和能力訓練,也要重視情感教學,促使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在高中語文教學實際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的途徑和手段還有很多,希望本文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發(fā)廣大同行對于“情感教學”這一話題的研究和討論,大家交流溝通,共同提高情感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會冉.高中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學周刊,2015.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