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恩強
【摘要】在新課改形勢下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著更高要求,因此當前的教學模式及方法也有了更廣泛的提升空間。本文基于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探討了當前教學模式的弊端,以此提出增強學生動手能力的相關策略,以期能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化學 課堂教學 探究模式 動手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0-0115-01
初中化學課程是一門以化學實驗為教學基礎的科學學科。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對于學生的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動手操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傳統(tǒng)的初中化學教學模式存在著過于注重教師傳授式教學的弊端,忽略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基于新課改的要求,探討初中化學課堂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策略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這不僅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還能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一、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xù)性推進,初中階段教學目標也在不斷改革和優(yōu)化當中。初中化學課程實質(zhì)上是以化學實驗為教學基礎,以此增強學生的化學知識基礎,提升學生的動手探究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直接影響著化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成果。因此需要立足于新課程標準,探討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教學模式的問題和不足,在此基礎上闡明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以此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
傳統(tǒng)的初中化學課堂往往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以灌輸傳授式教學方法為主要模式。這個過程是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被動式接受過程,而非基于興趣而進行的探究式主動學習過程。這樣的教學方式便于統(tǒng)一管理,但往往會忽略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興趣的個體差異性,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也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因此為了適應新課改的發(fā)展要求,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需要改進當前初中化學課程教學模式的弊端,應用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zhì)量,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目標
初中階段處于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不僅需要實現(xiàn)教育資源的配置公平,同時更要深化新課程的改革進程,推進素質(zhì)教育理念,促使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在這個階段,化學課程教學是科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不僅需要普及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意識,從科學角度認識和分析客觀物質(zhì)世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引導學生運用化學知識探索化學實驗,解決基本化學問題,增強其實踐意識和操作能力。
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目標應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目標,基于探究式教學理念,通過化學基本情境創(chuàng)設、開放性問題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自主投入探究式學習過程之中。
三、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一)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提高學生自主意識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好奇心和探究意識正是萌芽和成長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感官刺激,以問題啟發(fā)式教學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有趣的學習懸念,設計富有感官刺激感染力的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教師可以在傳授化學基本理論知識之前,設計符合教學目標的簡單化學實驗。例如在學習硫酸銅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設計鐵釘浸泡實驗,將一潔凈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器皿之中,便能清晰發(fā)現(xiàn)鐵釘表面會出現(xiàn)紅色物質(zhì)的附著物,另外硫酸銅溶液顏色也會變淺。通過這一直觀變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問題思考,為什么鐵釘表面會出現(xiàn)紅色附著物。讓學生能夠產(chǎn)生探究興趣,并通過自主操作找到相關答案,從而加深書本理論知識的理解。
(二)基于課程教材提高學生探究意識
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往往集中于課堂教學過程中。而課堂教材則是化學知識教學的主要載體。教師應將探究思維的培養(yǎng)融入整個課堂教學體系之中,基于課堂教材,發(fā)揮學生主體的自主能動性,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無論是教材導入型實驗設計,還是課后的習題類型,都是需要加以完善利用的有效學習資源。教師需以課程教材為基礎,設計教學方案,幫助學生了解化學理論知識。同時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延伸化學實驗,驗證化學理論知識,從實踐動手操作過程中加深感官刺激的印象,從而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提升科學素養(yǎng)。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采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認知水平進行相對應的點撥,避免隨意因偏離教材添加過難知識而影響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失去自主動手操作的自主學習熱情。另外,教師也需要在學生實踐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行相應指導,避免學生在動手過程中進入操作不當?shù)恼`區(qū),實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實驗手法及步驟,提醒學生注意相關的注意事項,從而保證學生動手實踐過程的有效性。
(三)小組協(xié)作實驗模式提高學生實踐意識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離不開多樣化的化學實驗,甚至可以說,化學實驗是體現(xiàn)化學理論知識的最佳方式。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都能得到極大的提高。在初中化學課堂,可以利用小組協(xié)作實驗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究式學習。教師可以在化學知識點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主體以小組形式進行相應分配,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小組之間認知水平的平衡分配。在分組完畢之后,教師可以進行開放性問題的探究式教學,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自主進行交流和討論,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在確認實驗基本思想無誤的前提下進行探究實驗的動手操作,從而推導出相應的實驗事實和實驗結果。例如在學習燃燒的化學概念過程中,以小組協(xié)作實驗模式進行相關實驗方案設計,讓學生以最直觀的方式了解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在實踐動手操作中掌握燃燒的化學知識。
四、結束語
化學課程實際上是一門操作性和實踐性都極強的科學。在初中階段,基于新課改的要求,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動手能力都需要得到相應的重視。因此應用探究式學習模式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幫助學生由過往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模式向自主探究方向轉(zhuǎn)變,不僅增強自身的動手能力,還能促進自身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淑清.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與課程標準一致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2]何亞平.新課標修訂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的比較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
[3]王芝.探究式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5.
[4]霍秀敏.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3.
[5]繆徐.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兩類問題[J].化學教學,2013,07: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