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芬
摘 要: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課教學實現(xiàn)課堂生活化顯得非常重要,這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生物又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生物老師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主要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的實施策略、實現(xiàn)生物課堂生活化的意義等方面進行了探討研究。
關鍵詞: 初中生物教學 課堂生活化 教學模式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實現(xiàn)課堂生活化顯得非常重要,這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生物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生物老師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一、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初中生物是一門綜合自然學科,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就是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聽,教學模式非常單一,學生參與不到老師的講課內容中,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影響了學生對生物課的學習樂趣,失去了生物課教學的應該具有的意義。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學內容單一:教學內容集中是教學大綱上的教材,限制了學生學習的范圍;其次,教學模式傳統(tǒng):采取灌輸式教學、填鴨式教學,這樣學生只是一味地聽和學,老師和學生缺乏交流;再次,表現(xiàn)在課后作業(yè)上:老師留的作業(yè)大多的課本的課后練習,這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符合教學目標和任務,容易使學生產生排斥心理,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很容易導致學生相互抄襲。
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為了強化初中生物課的教學效果,完成生物課的教學任務,實現(xiàn)生物教學目標,必須實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1.教學情境生活化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憑借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生物的遺傳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觀察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異同處,這樣既活躍課堂氣氛,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生活化的課堂教學,肯定會使學生對“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等這樣的俗語理解得更透徹。這樣的教學氛圍,不僅能夠打開學生的思路,使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還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增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強化教學效果。
2.教學內容生活化
能夠拉近學生與生物課之間距離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這樣能有效消除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陌生感,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及時運用生物知識。老師可以設計一些生活化的實驗,比如講到無土栽培時,可以讓學生觀察無土栽培和有土栽培的區(qū)別,通過實驗得出哪個方法栽培出的植物質量高。生活中的細節(jié),往往被學生所忽略,老師可以通過生物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引起學生的注意,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學習生物知識找到相關的答案,這樣在無形中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生活中找到生物知識的使用價值。
3.練習與課后作業(yè)生活化
老師通過布置生活化的作業(yè),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的奧秘,從而使理論通過實際活動更科學化、理論化。針對生物這門學科的特殊性,老師在布置作業(yè)時,一定不能搞題海戰(zhàn),否則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排斥心理,完不成作業(yè),為了逃避懲罰,就會相互抄襲,達不到布置作業(yè)的最終目的。老師可以布置一起學生感興趣的作業(yè),比如在學習昆蟲這一章節(jié)時,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寫觀察日記,這樣通過學生自己觀察昆蟲的成長情況,每天做記錄,這樣的作業(yè)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好興趣,這樣生活化的作業(yè)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施意義
初中生物課中的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其中很多知識在人們的生活中都是隨處可以運用的,教育目的就是將學習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即理論聯(lián)系實際,知識指導實際生活,又通過實際生活豐富知識。在初中生物課堂上進行生活化教學,一方面能夠拉近學生對生物知識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陌生感,使學生對生物課更感興趣,另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從生物實驗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課堂有生活化的元素加入,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初中生物課堂上實行生活化教學,老師有意識地融入生活化元素,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語
在新課改形勢下,對生物課的教學有更高的要求,這更符合教育教學要求,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老師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氛圍;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解答生活中的生物問題;老師通過布置生活化的作業(yè),使學生親身實踐,學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解釋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渴望程度,更扎實地掌握知識,從而更親近自然、認識社會、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陸平安.如何實現(xiàn)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J].讀與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07):109.
[2]曹廣忠.讓生物學教學植根于學生的生活世界例談[J].生物學教學,2012,(2):31-32.
[3]張文,高玉柏.生物生活化教學與實踐[J].基礎教育研究,2005,(1):35-36.
[4]馮武軍.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生活化[J].中學教學參考,2010,(8):26-27.
[5]馬燕.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