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烈
【摘 要】美術對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興趣,是每一位美術教育工作者都應關心的問題。本文通過自己對中學生美術課的工作實際,從中學生特點出發(fā),就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在教學方法上作一些總結。
【關鍵詞】美術興趣 培養(yǎng) 學生特點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7-0244-02
贊可夫認為:“興趣是開發(fā)智力的催化劑。”作為美術教育第一線的初中美術教師,對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比較了解,很多學生愿意學美術并不是單純對美術學科本身的興趣,而是因為美術是一門不用考試、不用費腦筋、比較輕松的學科。因此,如何在這一階段繼續(xù)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和策略激發(fā)學生的美術興趣,是擺在美術教師面前的一個課題。我就近階段的美術教育的實踐,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審美意識
因為農村教學條件的限制和教師水平的差異,使農村的美術教育參差不齊,美術教師的個人意識也有差異。我們的美術課并不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畫家、美術家,也不是為了應付一節(jié)課或者認為是簡單地哄孩子玩。學生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xiàn)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象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yōu)橹庇X與理解的再現(xiàn),才有可能變?yōu)橹鲃拥脑賱?chuàng)作。要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不能以太高的準則來評價學生,而是看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xiàn)。要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少用居高臨下的指責。觀念的轉變是教學的指導思想,首先教師不能有副科意識、美術是不重要的課程等意識。美術聯(lián)系其他各學科,滲透各學科,體現(xiàn)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師要轉變觀念,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識和意識,才能達到美育的目的。
二、充分了解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就得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fā)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如:在八年級某課中,我要求學生臨摹一幅書中的國畫作品,有的同學就特別要求畫竹子,有的要求畫荷花,我沒有猶豫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因為我知道如果這時候我很強硬的拒絕他們,硬要他們統(tǒng)一作業(yè),雖然他們會按我的要求完成作業(yè),但他們可能就因此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喪失了一些對美術的興趣,自然也不會體驗到美術學習過程中的愉悅。還有部分同學握著毛筆手就發(fā)抖,不敢動筆,于是我鼓勵他大膽運筆,從最簡單的開始,重在體驗筆墨的情趣,不在于畫的好壞。一節(jié)課下來,全班同學都很愉快地交了作業(yè),盡管作業(yè)的質量不一,但我很高興,因為我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體驗了國畫的情趣。
三、靈活運用方法,引發(fā)學習興趣
美術教學方法很多,在教學中應注重一個原則,那就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從自身做起,轉變教學觀念,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對學生進行美育的同時,又對學生進行德育和智育的培養(yǎng)。例如欣賞課教學,讓學生欣賞中外名畫,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接觸到的美術知識很少,哪怕是很淺顯的兒童畫也沒有見過幾幅,他們又以怎樣的心態(tài)和感情去欣賞呢?這時就需要教師利用一幅作品進行講授。比如利用一幅中國山水畫教給學生欣賞知識,同時將其中蘊含的背景故事講給學生,讓故事情節(jié)吸引學生,牽著學生走。之后也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師生之間進行交流。有的學生可能會問到,中國的山水畫為什么不叫風景畫。教師可以這樣去講:首先講我國情感習慣,許多詩歌里“山水”“山河”“江山”就代表著祖國,這些詞是“祖國”的同義詞,因此山水畫也是愛國主義精神在中國藝術的反應;其次講山水畫的畫家將自己的情感、思想、精神融入了作品中,是畫家藝術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而風景畫是西畫的稱謂,它是寫實性作品,是自然的客觀表現(xiàn),與中國山水畫是不能相提并論的。這樣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
四、倡導積極評價,提升學習興趣
農村的孩子繪畫基礎大部分較差,我經常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我走到他身邊的時候,他總是用手把作業(yè)擋住,不讓我看。原來,他的作業(yè)畫得不好,有時還遭同學的嘲笑。所以在美術方面他失出了自信心。其實,哪個孩子不想表現(xiàn)自己、展示自我,享受成功,這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讓他們欣賞“凡高的自畫像”。告訴他“畫”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我告訴學生:畢加索曾說過:‘我曾經像拉斐爾那樣作畫,但我卻花費了終生去學習孩子那樣畫畫。這些大師們都在模仿兒童美術,以兒童的方式從事美術創(chuàng)作。學生們聽了,信心大增。由此看來評價應以鼓勵為主,要尋找一切機會,表揚鼓勵全體學生,這樣才能使他們自信心不斷增強。同時,要保護他們自尊心,盡可能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內光點。我讓各組同學帶著發(fā)散性思維學習分析;評論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從孩子特有的角度促使審美能力的提高,情境的升華。我積極探索評價方法,設計了“學生發(fā)展性評價表”,只要積極準備工具、搜集材料、認真完成作業(yè)就加分,這樣克服以前單純用繪畫水平評價學生缺陷,大部分同學都能得高分。學生信心大增,以往學生不帶學習工具,上課紀律不好等老問題解決了,學生學習熱情空前高漲。采用這種激勵性、常識性的評價方式充分肯定學生的表現(xiàn),讓他們在美術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使每一個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只有竭盡全力、絞盡腦汁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才能解決教師不好教,學生不好學的難題,只有請來學生們喜歡的那一位興趣老師,才是真正的治學之道。
參考文獻:
[1]楊林;;初中美術教學方法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年09期
[2]鄭建智;; 西方美術理論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張建軍.;;中國畫論史[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
[4]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M].南京: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2005.